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国土资源》2009,(3):34-34,56
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Land Subsidence,EISOLS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  相似文献   

2.
吕君昌 《地球学报》2010,31(Z1):49-51
本文回顾了中国翼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在辽宁省西部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大量的翼龙化石,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翼龙化石产地之一,尤其是对研究陆相沉积中的翼龙,物种分异和古生物学的重要性可以与德国的Solnhofen Limestone和巴西的Santana Formation 相媲美。目前中国发现有隶属12个科的34个属的翼龙。既包括原始的喙嘴龙类,进步的翼手龙类,也包括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达尔文翼龙类以及胚胎蛋化石。  相似文献   

3.
<正>由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古生物学会、东北亚生物演化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黑龙江嘉荫白垩纪生物群及K--Pg界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嘉荫化石保护论坛"于2019年8月18日至21日在黑龙江省嘉荫市召开,为期4天的学术会议和野外考察取得圆满成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孙革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古生物学与地层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进展》2011,(5):462+575
2010年9月9~10日,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世界气象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甘肃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ACS-3)"在甘肃兰州召开。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进展》2011,(4):352+465
2010年9月9~10日,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世界气象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甘肃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ACS-3)"在甘肃兰州召开。  相似文献   

6.
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Land Subsidence,EISOLS 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地面沉降,开发自然资源引发的灾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IGCP591项目暨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奥陶系分会与志留系分会2014野外工作会议将于2014年8月12~21日在昆明云南大学召开。埃迪卡拉系划分对比和成冰系冰期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6月11~15日在宜昌、16~18日在武汉、19~22日在贵阳—桂林召开。第三届地球生物学国际研讨会——过去和现代结合,将于2014年6月16~18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举行。2014中英地球环境与生命协同演化夏季短期课程将于6月5~11日在南京举办。  相似文献   

8.
<正>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Subsidence,EISOLS 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地面沉降,开发自然资源引发的灾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03,22(2):161-162
20 0 3年 5月 11- 18日 ,在法国南部地中海岸蒙彼利埃(Montpellier)市举行了第三届岩溶记录 -气候变化的国际研讨会。第一届国际研讨会 ,于 1996年在挪威卑尔根 (Bergen)市举行 ,李彬博士参加了这届研讨会。第二届国际研讨会 ,于2 0 0 0年在波兰克拉科夫 (Krakow)市召开。出席第三届会议的有法国、德国、美国、英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波兰、以色列、新西兰等 2 5个国家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代表达 12 0余人 ,其中有国际著名学者 D.Ford,P.Williams,A.Baker,D.Genty,S.E.L auriten和 B.Onac等人。会议共提交论文摘要 10 0余篇 (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古神翼龙类的特征,尤其是对中国发现的没有牙齿的翼龙类(包括古神翼龙类、朝阳翼龙类及神龙翼龙类)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对比,把中国的古神翼龙类建立两个新的亚科:中国翼龙亚科及华夏翼龙亚科。从古神翼龙类头骨形态变化来看,其演化趋势是头骨由低长向短高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其食性变化有关。根据在辽西凌源四合当九佛堂组发现的一几乎完整的化石骨架建立了中国翼龙新种:凌源中国翼龙(新种),它具有以下特征:鼻眶前孔的长度与高度之比率为3.20;吻部指数为3.03;股骨与胫骨长度之比率约为0.66以及第2翼指骨与第1翼指骨长度之比率为0.85。根据发现于辽西朝阳九佛堂组的另一个体较小的古神翼龙类化石骨架,建立华夏翼龙属一新种:返祖华夏翼龙(新种)。虽然它个体较小,但是它具有华夏翼龙类似的头骨脊,然而它的第2和第3翼指骨的后面具有原始喙嘴龙类翼龙的沟状结构,以区别于其它的华夏翼龙类。返祖华夏翼龙的翼指骨后部沟状结构的出现,应为返祖现象的体现。而这一现象,在翼手龙类中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