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东部地区(41°—51°N,115°—125°E)近几年来地震活动性增强,中强地震比较活跃。2009年,辽蒙交界和牙克石-扎兰屯地区的地震形势更加紧迫。基于内蒙古东部的地震形势分析,根据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台站分布、断裂构造及地震空间分布特点等,划分出4个分区;在2003年到2009年的时段内,筛选出符合计算要求的地震事件482个。根据多台和达法,分别计算各个分区的平均波速比值,通过对波速比曲线进行近均值滑动滤波,分析波速比在中强地震前的变化规律,认为可以把震前波速比异常作为中强地震发生的中短期指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01年1月~2014年10月ML≥2.0地震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山西地区波速比,并结合2010年3次MS≥4.5地震探讨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3次地震前远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较早,为震前6个月至1年;而近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为震前10天至2个月不等,因此可通过远台、近台所围限的范围来缩小地震预测地点。东山台计算结果表明,发震时刻残差大小会影响波速比变化细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首先确定每个台站发震时刻的残差阈值,以确保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级以上强地震。本文选取2001年以来该地区的ML≥1.0地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地震空间分布和研究区域的台网布局,划分出4个子区域,分别计算了各个子区域的平均波速比,并对比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各个子区域的平均波速比曲线随时间流逝的变化幅度相差较大,且呼和浩特地区的平均波速比明显低于其他3个地区的平均波速比,初步推断与呼和浩特地区的断裂构造分布及地下介质性质有关。震例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托克托县ML4.6地震前震中区波速比变化过程为"下降—持续低值—回升发震"。 相似文献
4.
1.资料及方法1992年1月23日05时41分,在南黄海北部(35°17′N,121°12′E)发生了M_(?)5.3级地震。震后我们根据山东省地震台网及江苏省北部赣榆、连云港等台的观测资料,对33°50′—36°10′N,120°—124°E范围内1984年至1992年1月发生的59次3级(M_L)左右小震,利用和达法作图选出与和达线符合较好的台的纵波到时t_(?)与纵横波到时差t_(?)-t_(?),用最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包头地区平均波速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级以上强地震。本文选取该地区做为研究对象,根据2001年1月1日~2010年4月30日ML≥1.0地震的空间分布和研究区域的台网布局,划分出2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控制在3°×2°的空间范围内,分别计算了各个子区域的平均波速比,并对比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各个子区域的平均波速比曲线随时间而变化的幅度相差不大,基本维持在2.5%~2.584%之间;呼和浩特地区的平均波速比为1.722,明显低于包头地区的平均波速比1.733,初步推断与呼和浩特地区的断裂构造分布及地下介质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以滇西腾冲台,洱源台为例,研究了滇西地区1982-1990年近十次中强震在地震前的波速变化,对提取该地区孕震的前兆信息作了初步的探讨。文中给出并讨论了这些中强震前的单台波速比异常的共同特征,以及单台波速比变化的时间进程和波速比异常的平面图象,得出:1.单台波速比的异常幅度一般在0.04-0.11之间;2.异常时间与震级大小有关;3.中强地震多发生在波速比异常区的边缘。 相似文献
7.
方禹心顾强强荆涛包秀敏 《防灾减灾学报》2018,(4):59-62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和沈阳地震台数字化地震记录,计算了沈阳台记录到的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辽宁地区M_L3.0级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同时将辽宁地区(38~44°N,119~125°E)以沈阳台为中心划分为四个象限分区进行分析讨论各区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对应第三象限的分区中发生的中强地震波速比急剧下降,这和辽宁地区的中强度地震有着紧密的联系。经过对比地震波速比的数值以及地震等级,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两者之间与地震险情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对波速比变化的研究对未来地震趋势的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单台多震和达法研究山西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01年1月~2014年10月ML≥2.0地震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山西地区波速比,并结合2010年3次MS≥4.5地震探讨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3次地震前远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较早,为震前6个月至1年;而近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为震前10天至2个月不等,因此可通过远台、近台所围限的范围来缩小地震预测地点。东山台计算结果表明,发震时刻残差大小会影响波速比变化细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首先确定每个台站发震时刻的残差阈值,以确保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苏鲁交界及南黄海地区地震波速比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应用多台波速比和单台波速比的方法,计算了苏鲁交界及南黄海(北纬35°35′至36°00′,东经117°00′至121°00′)范围内,1984到1991年7月发生在该区域的163次ML≥1.7地震的波速比值,并对波速比结果进行t检验和模糊数学分析识别。分析结果发现,1985年1月至11月出现了不连续的波速比低值异常时段,模糊数学识别的异常从属函数在这段时间也呈现高值。异常恢复后,1987年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发展了一整套利用小震、波到时资料从计算到绘制波速比时空变化平面分布图的监测程序。并以北京台网记录的1985—1988年的539个地震(1.0≤M_L≤5.0)资料为例,计算了京津唐张地区波速比的平面分布值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7个5级以上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一个地震前后无波速比异常现象,有两个其异常不是十分明显,其余4个都有较大的异常。另外也讨论了3个4级以上的北京附近地区的地震,其前后均有较明显的波速比异常。异常边界随震级的增大而清晰分明,异常持续时间除唐山附近的5.0、5.1级地震外,均与震级成正比,异常下降幅度与震级无关。可知,波速比的变化作为预报5级左右地震的一个参量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选取福建地震台网"十五"观测系统2009—2015年记录的748个M_L≥1.0地震事件,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福建区域波速比值和泊松比值,并绘制二者空间等值线图,分析其分布特征,讨论波速比值高低与震级大小和震源深度的关系,结果发现,波速比大小与二者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强震发生前孕震区的波速比及S波分裂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孕震过程中,随着应力的局部集中,岩体发生扩容,引起裂隙的增生及定向排列,从而使孕震区产生各向异性,引起波速比的变化及S波分裂现象,在不同阶段,穿过同一路径的地震射线其波速比和S波分裂特征不同;在同一时刻,沿不同路径传播的地震射线其波速比及S波分裂也不同。总体看来,平行于孕震断层传播的地震波速比变化比垂直于其波速比及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根据汕头传输台网测定的96次地震走时数据,用联合测定法计算了该区地壳波速比,得到地壳平均波速比为1.707±0.005。此值较华南区域平均波速比1.692略高。因研究时段区内无M≥5级地震,故1.707±0.005应视为该区地壳波速比正常背景值。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北部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历史上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基于河北数字地震台网震相到时报告数据,使用和达法,计算2006年1月至2015年10月河北省北部地区平均波速比,分析部分地震前波速比时序变化特征,发现震前波速比数值呈现正常—低值异常—恢复—发震的异常演变特征,为地震波速比变化与地震前兆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
菏泽-濮阳及附近地区震源深度及波速比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发生在濮阳及附近地区(35.5°~36.0°N,115.1°~115.7°E)地震的波速比,并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2001~2008年发生的41次ML≥2.6级地震波速比值属于正常变化。通过1970~2008年菏泽—濮阳及附近地区(35.1°~36.0°N,115.1°~115.7°E)发生的ML≥3级地震震源深度分析,发现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研究区内震源深度变化大(-h=19 km),而5.9级地震后至2008年震源深度浅(-h=13 km)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