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珠江口盆地荔湾3-1气田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已钻井取芯段岩相分析,从荔湾3-1气田珠江组深水扇沉积体系中划分出巨厚层和厚层块状砂岩相、厚层正粒序砂岩相、厚层逆粒序砂岩相、平行—板状斜层理砂岩相、滑塌变形砂岩相、薄层砂岩夹层相、薄层(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相、厚层粉砂岩相、厚层泥岩相和层状深水灰岩相等10种岩相类型和识别出砂岩相组合、泥岩相组合、(粉)砂岩与泥岩互...  相似文献   

2.
新疆奇台地区下石炭统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奇台地区下石炭统地层中发现一套冲积扇进积到湖泊中而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层序完整,清楚地显示出湖退又湖进的沉积序列;其中,扇三角洲平原部分主要以泥石流成因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扇面河道沉积的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透镜体及中薄层状漫流沉积;扇三角洲前缘以碎屑流沉积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砂岩透镜体。前三角洲以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沉积体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3.
通过沉积岩石学、岩相学、粒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维美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及演化提出新的认识和探讨。晚侏罗世维美组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物质沉积,沉积期共经历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的岩石组合大致为含砾石英砂岩-中、粗粒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由底到顶粒度变细,层厚减薄。识别出6种岩相类别: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薄层页岩-泥岩互层;发现平行层理、水平层理、粒序层理和重荷模等沉积构造;识别出陆棚、滨岸和陆棚下切河道3类沉积相,其中陆棚相包括内陆棚和外陆棚亚相,滨岸相包括近滨上部和近滨下部亚相;陆棚下切河道充填结构大致为:下部河道砂砾岩层,中部不等粒长石砂岩、杂砂岩层,上部细粒石英砂岩、泥岩层。综合来看,维美组沉积环境为位于克拉通边缘上浅海环境,沉积物质及沉积序列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影响显著,主要形成于全球海平面下降之后上升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湖南邵阳市邵阳大道两侧出露的龙潭组下段(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发育一套地质特征典型、沉积序列明显的重力流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块状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为主,砂岩底面发育有重荷模、槽模、工具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砂岩内部有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包卷层理及粒序层理,互层的泥岩中见类似于古网迹的痕迹化石。可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浊流与滑塌沉积。剖面下部含泥砾块状砂岩发育,剖面中上部以发育薄到中厚层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为特点。根据重力流沉积物特征及其垂向序列特征,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将海底扇划分出内扇、中扇与外扇。通过与附近的短陂桥矿区的龙潭组下段沉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华南地区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位于华南盆地范围的邵阳地区,在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龙潭组下段)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意味着华南盆地在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的深大断裂在中二叠世末期曾经发生拉张,形成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5.
湖南邵阳市邵阳大道两侧出露的龙潭组下段(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发育一套地质特征典型、沉积序列明显的重力流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块状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为主,砂岩底面发育有重荷模、槽模、工具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砂岩内部有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包卷层理及粒序层理,互层的泥岩中见类似于古网迹的痕迹化石。可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浊流与滑塌沉积。剖面下部含泥砾块状砂岩发育,剖面中上部以发育薄到中厚层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为特点。根据重力流沉积物特征及其垂向序列特征,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将海底扇划分出内扇、中扇与外扇。通过与附近的短陂桥矿区的龙潭组下段沉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华南地区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位于华南盆地范围的邵阳地区,在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龙潭组下段)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意味着华南盆地在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的深大断裂在中二叠世末期曾经发生拉张,形成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6.
山东灵山岛滑塌体内部沉积及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灵山岛修船厂剖面下白垩统地层中发育良好的滑塌变形体。野外观察可见滑塌体岩性单元主要由厚层砂岩及砂页岩互层组成,其中厚层砂岩根据其沉积构造及成因机制可分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两类;砂页岩互层段砂岩层可见底模构造及粒序层理,为静水环境下远端浊流沉积。滑塌体内部构造主要可分为软褶皱变形、同生断层、透镜状砂质团块三种类型。其中,软褶皱变形根据岩性可分为砂岩软褶皱、砂页岩互层软褶皱及页岩软褶皱,随着变形强度增加,软褶皱枢纽逐渐平行于滑移方向,形成曲脊软褶皱或软鞘褶皱(soft sheath folds);同生断层出现在砂岩层中,根据力学性质分为正断层及逆断层,正断层为剪切拉伸所致,逆断层为软褶皱逆冲所致;透镜状砂质团块包括同沉积布丁构造和同沉积断块。根据滑塌体内部滑移面识别出三期滑塌,完整的滑塌体由底部拆离滑移面、下部厚层砂体、中部砂页岩互层及上部砂页岩互层未变形体组成,其组成特征及各部分接触关系反映了滑塌体中下部沿底部拆离滑移面发生滑塌变形,且于活动末期在相对静水条件下被上部砂页岩互层覆盖这一形成过程。根据滑塌体内部组成特征的有序性、相似性及滑塌体内部沉积构造特征,推测其触发机制可能为沉积物快速沉积所引发的重力滑塌成因。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中上奥陶统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的中、上奥陶统钻遇厚度为1 462 m。它是一套巨厚的深灰色泥岩、页岩与灰色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少量灰岩的地层。其中深灰色泥岩、页岩最多;砂岩和粉砂岩主要分布于上部和下部,中部砂岩和粉砂岩较少;鲕粒灰岩数量少,主要夹于深灰色泥页岩中。这些砂岩和鲕粒灰岩既可单独成层,但更常见它们与深灰色泥页岩组合成薄互层。薄互层中发育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并普遍发育交错层理和双向交错纹理。这些特征表明砂岩和鲕粒灰岩为深水斜坡上的内潮汐沉积的产物。这些内潮汐沉积进一步划分为4种类型:双向交错纹理细砂岩型、单向交错层和双向交错纹理中-细砂岩型、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型和鲕粒灰岩型。它们具有5种垂向沉积层序,在剖面上常形成多旋回韵律性沉积组合。  相似文献   

8.
徐梦瑶  程日辉  蒋飞 《世界地质》2017,36(1):155-165
以精细小层划分对比为基础,根据取芯井/段岩芯,识别主要岩石类型和沉积微相类型,建立测井微相识别模式,并应用于非取芯井/段,分析单层的沉积体系与沉积微相展布。伊通盆地鹿乡断陷C区块双二段岩石类型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4类。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及扇三角洲平原2种亚相,细分为14种沉积微相,并建立了各种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对本区37口井进行沉积微相识别。C区块Ⅳ4单层沉积微相类型与沉积体系分析结果显示该层为东部近物源沉积,河道由东向西延伸,且河道常发生叠置或改道。  相似文献   

9.
惠民凹陷孔店组末端扇沉积及其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民凹陷孔店组为末端扇沉积,中部亚相是其沉积砂体的主体.根据岩芯观察并结合地震资料,将末端扇中部亚相划分为分流河道、河道漫溢和泥滩三种沉积微相.孔店组砂岩类型主要为中细粒的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末端扇储层中发生了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主要的自生矿物包括黏土矿物、碳酸盐、石英和长石等.孔店组砂岩主要受到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期完成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在澜沧地区南段组(DCn)三个岩性段不同类型砂岩中采集了27件粒度分析样品,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分属三角洲、海岸带、大陆斜坡浊流环境,主要为海进层序。三角洲环境砂岩具三角洲上前滨、河流中之边滩、支流河口砂坝特征。海岸带砂岩具三角洲支流河道中之主河道、邻近天然堤浅水支流河道特征。大陆斜坡浊流环境砂岩与浊流沉积中之哈德孙海下扇相似,更好地反映了古特提斯昌宁-孟连盆地形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煤层顶板稳定性做出合理的评价,从沉积环境入手,通过顶板岩层精细划分对比、岩心精细描述、各类岩石样品的系统采集及测试分析,结合地球物理测井(包括水文测井)、抽水试验、矿井生产资料等,研究顶板沉积环境及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顶板的沉积环境为曲流河沉积,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沉积微相,零星的发育决口扇、点砂坝沉积微相。泛滥平原顶板岩石稳定性差,点砂坝、决口扇顶板稳定性中等。顶板直接含水层主要形成于延安组曲流河中的决口扇、点砂坝沉积微相形成的中-厚层状透镜状砂岩中;直罗组底部的砂岩含水层形成于多期河道砂岩纵向叠置形成的巨厚层状砂岩中。沉积环境不仅影响煤层顶板工程地质特征而且影响煤层顶板含水层的分布、富水性、导水裂隙带的高度等水文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辽西凌源地区牛营子盆地邓杖子组地层剖面测制,结合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及相序叠置关系等因素分析研究,认为邓杖子组沉积环境为冲积扇相.邓杖子组下部岩性为灰色厚层—巨厚层中—粗粒石灰岩质砾岩,沉积环境为扇根亚相,由筛积物沉积、泥石流沉积组成;中部主要为灰绿色薄层中细粒长石砂岩、细粒钙质砂岩,夹灰色石灰岩质砾岩、含砂质灰岩等,由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组成;上部岩性为灰色中厚层—厚层夹厚层—巨厚层石灰岩质砾岩,沉积环境可识别出扇中亚相和扇根亚相,二亚相均由河道沉积和漫流沉积组成.  相似文献   

13.
九曲湾砂岩铜矿位于江南地轴西南缘,为一套中新生代山间坳陷盆地沉积.矿区出露白垩系,由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细砂岩(深色层)与灰紫-灰绿-灰白-浅灰色含砾中、粗砂岩和细砂岩(浅色层)互层组成.深色层多为厚层状,浅色层多为薄层状.两色岩层组成含矿岩系,平均厚567米,自南而北急剧变薄.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或扁豆状赋存于浅色层中.在百余条浅色层中,已发现矿体近40条,空间上呈北北东向展布,边幕式排列(图1).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完成"河北1/5万新杖子、承德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选取了更具代表性的承德县上谷乡杏石口组剖面进行了实测和研究,并将其细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砾岩夹少量砂岩透镜体;二段主体为一套细碎屑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发育1-2层煤线)。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泥石流沉积、辫状河道沉积、筛状沉积、漫流沉积、河道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共7种沉积成因类型,进而归纳出杏石口组一段属于冲积扇沉积相,包括扇根、扇中和扇缘3个沉积亚相;杏石口组二段为河流沉积相;晚期局部沼泽化,形成河沼相沉积。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杏石口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砂岩是沉积岩中一种主要的岩石,在煤田勘探中经常会遇到。按砂岩的岩石级别来说,除部分含燧石结核者外,一般在4级-7级之间,但由于其本身的摩擦性很高,所以在钻进过程中很快就磨钝切削具。同时这种岩石经常与煤系地层中比较软的地层,如页岩等,以及直接与煤一同沉积,形成砂页岩、煤的频繁互层,这就阻碍了采用一般硬岩层钻进方法,也即钢粒铁砂混合钻进的方法来钻进。所以在勘探煤田时,砂岩就成为一种最讨厌的岩层,并成为影响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柴北缘东段石炭系克鲁克组为一套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其中泥页岩较为发育。通过野外剖面踏勘和实测对克鲁克组泥页岩纵向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克鲁克组一段泥页岩累计厚度为60 m,泥地比达92.6%,是泥页岩发育最好的层段。通过精细岩心观察描述、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及物性分析等,对泥页岩矿物组成、岩相、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黑色纹层状泥质中粉砂岩相、灰黑色条带状泥质粗粉砂岩相、灰黑色条带状含灰灰质泥质粗粉砂岩相和黑色纹层状含生物碎屑泥质中粉砂岩相为主要的岩相类型;储集空间主要发育顺层裂缝、溶蚀孔隙、黏土矿物晶间孔、有机质粒内孔隙及生物碎屑粒内孔;孔隙度在1%~3%,渗透率分布在0.01~1 mD。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环境、矿物组成和成岩作用的影响,黑色纹层状泥质中粉砂岩相和灰黑色条带状泥质粗粉砂岩相由于沉积厚度大、碳酸盐胶结作用弱、脆性指数较高、储集性能良好,有利于泥页岩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湖相页岩油地质特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页岩油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利用地球化学、测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湖相页岩层十分发育,根据岩性组合、地球化学等特征可以将长7页岩划分为"砂岩-页岩互层"、"厚层状Ⅰ类页岩"与"厚层状Ⅱ类页岩"等三种类型。长7湖相页岩层分布范围广且厚度较大,提供了页岩油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岩石中脆性矿物含量高,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必要条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且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奠定了页岩油聚集成藏的物质基础;虽然长7页岩十分致密,但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微米级裂隙,并且湖盆中部等地区发育物性相对较好的薄砂岩夹层,提供了页岩油的储集空间。分析测试资料显示,长7页岩含油性较好,并具有一定的含气量;薄砂岩夹层油源充足,紫外光下具有较强的荧光显示。综合地质条件及含油气性研究,"砂岩-页岩互层"分布区被评价为最有利的页岩油勘探目标区,"Ⅰ类页岩"较"Ⅱ类页岩"生烃条件更好,脆性更强,微米级裂缝更为发育,含油气性较好,为第二类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8.
细粒沉积作用决定着页岩储集层的物质基础,对优质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以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露头、薄片、地震资料等分析,对该套黑色页岩的沉积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页岩段发育粉砂岩与页岩互层,见生物扰动、交错纹层、波状纹层、粒序纹层、泥砾定向排列、底部侵蚀面等沉积构造,具明显的浅水沉积特征;(2)黑色页岩内部发育多期受波浪作用影响而形成的页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反粒序沉积旋回,显示出波浪作用对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风暴作用对于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在不规则侵蚀面之上形成粉砂岩—黑色页岩正粒序沉积旋回;(4)从地震剖面以及连井剖面对比可以看出,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页岩总体上具有向古隆起边缘不断超覆迁移的特征。推测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形成于水体较浅且受限的沉积环境,易受波浪以及风暴作用的影响,具有随着海平面上升而不断超覆迁移的特征。研究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的浅水超覆模式对于上扬子地区富有机质页岩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东北部铁力地区沉积相研究薄弱。通过对铁力地区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姚家组的沉积相类型、沉积期次、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对铁力地区扇三角洲体系内有利成矿砂体的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研究区内姚家组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并识别出泥石流、辫状河道、洪泛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扇三角洲泥等7种微相;姚家组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自底到顶可分出3个沉积期次,总体具有不断向西南(盆内)迁移的趋势;姚家组扇三角洲体系内的辫状河道砂体可作为寻找潜水氧化砂岩型铀矿的重点类型,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作为寻找层间氧化砂岩型铀矿的主攻类型。该研究可为铁力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库车坳陷中生界三种类型三角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库车坳陷中生代呈北陡南缓的箕状,其内连续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碎屑沉积体。湖缘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它们的特征清楚、区别明显:(1) 扇三角洲为突发的、瞬时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沉积与间灾变期正常牵引流沉积交替进行,并以重力流沉积占主导地位:其平原亚相类似于冲积扇沉积,河道砂体呈透镜状,厚度小、变化大。(2) 辫状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通常受到湍急洪水控制,为季节性沉积作用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辫状河沉积;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3) 曲流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沉积物输入量为相对连续的终年河流的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曲流河沉积:河道砂体呈层状,交错层发育,类型丰富。当然,这三种类型三角洲之间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不仅同一时期内可以并存,而且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