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铁路交通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水害、雪害、雷暴和风害,建立了气候灾害对铁路交通的影响概念模型,提出防、减铁路交通气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气候与铁路交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影响铁路交通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水害、雪害、雷暴和风害,建立了气候灾害对铁路交通的影响概念模型,提出防、减铁路交通气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公路运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公路湿滑与雪害等气象条件监测预报的方法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精—伊—霍铁路沿线雪害严重区域的气象条件,推算了对铁路工程设计和运营极为重要的最大风速设计极值和最大积雪深度设计值。  相似文献   

5.
1942年12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中学时就读于杭州二初、四中,毕业后于1960年考人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天气动力专业。徐羹慧是品学兼优的学生。1965年7月大学毕业后,志愿到边疆工作,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地理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徐羹慧以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干劲,参加了新疆军区下达的0503线雪害的防治研究工作。负责雪崩气象站的建站、雪崩气象条件分析、雪崩预报研究;曾任气象组组长、风吹雪防治组组长。因此项研究工作对防治公路雪害有明显效益,其成果《天山国防公路雪崩防治研究》获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徐…  相似文献   

6.
<正>交通气象服务向精细化和风险预警转变,跟踪服务公众出行。研发改进高速公路交通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指导产品对试点省份、试点高速公路运行一天两次的精细化路段预报。开发并应用全国公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基于地面交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利用3D-GIS构建国家级交通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实时显示平台,应用于导航、物流在内的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利用华东各省交通气象信息数据,对共享产品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定义和约束,并基于GeoServer和Tomcat平台,运用Java Servlet构建了交通气象专用的地图服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组合由系统提供的地图资源,从而满足用户需求的地图服务聚合应用。通过对交通气象产品拼图算法、核心GIS处理、XML解析等功能模块的研究与实现,最终完成了基于GIS的交通气象信息共享业务系统。该系统满足了交通气象的业务需求,为交通气象监测、分析、预报服务产品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99年1月~2002年7月4年的气象、交通资料,对长春市近4年共1310天的577多个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这些事故和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初步研究。从而总结出交通事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通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9.
游直方 《气象》1985,11(1):11-12
一、冬冷雪大的危害 雪灾(俗称白灾)对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极为严重。如1977年10月底,在内蒙古高原锡林郭勒草原上,降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雪化为水,水冻为冰,雨中夹雪,雪中带雨,冰压雪,雪盖冰,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哇。雨雪持续了三天,冰雪厚度足有一尺,浩瀚草原被冰雪覆盖,交通中断,人畜被困。这场雪灾牧人称为“铁灾”(指积雪厚而硬如铁),持续至次年2月底结束。致使全盟纯减牲畜达三百多万头,个别旗县百分之九十的牲畜死亡。 雪害是不易被人们遗忘的,然而冬季寒冷的危害,还常常不引人关注。实际上“冬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交通气象服务的特点,研究开展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思路和技术方法。通过研究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网组网原则及站点选择规则,建成交通气象观测网。采用降水、能见度、路面温度、大风等高影响气象因子,建立高速公路通行气象条件模型,根据基础地理数据、气象监测实况数据、精细化模式集成预报数据、灾情调查等数据,利用Flex Builder 4. 6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eb GIS技术的以精细化预报为核心的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高速公路的实况天气监测、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三大功能,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的精细化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服务信息,为公众交通出行提供了及时的气象服务。研发的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已正式对外服务,并在春运期间为公众用户便捷、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7日中国气象局和交通部联合签署了《共同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备忘录》。随着该《备忘录》的签署,深圳市气象局积极响应,着手研究交通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并于2006年9月28日正式开展了深圳市长途交通专题天气预报。为了达到交通预报制作图文并茂且节省人力的目的,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对原C/S结构的交通预报制作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升级,该系统使用PHP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并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驱动。升级后的系统平台具有简洁、易于操作、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较高和维护和升级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交通气象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河南省交通气象业务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建立交通气象服务业务的重要性,从高速公路天气监测网络子系统、道路天气预报预警制作子系统、实况与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子系统三方面探讨河南省交通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任务.最后,针对未来河南交通气象业务的发展提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气象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气象服务系统。通过对用户定位信息与天气现象、能见度、温度、降水、风力等精细化格点数据进行融合,提供了一系列基于位置的创新性交通气象服务:道路前方高影响天气路段语音提醒及气象信息自动化语言表达、基于WebGIS服务的交通气象服务信息展示和基于精细化格点预报数据的智能导航。与传统网页单向式的信息交互方式不同,交通气象服务系统绝大部分数据存储及处理工作在服务端完成,通过Web服务实现了与客户端的双向信息传递,向用户提供精准的基于位置的信息推送。本系统已经在浙江省气象局智慧气象手机客户端中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学》2007,27(6):F0003
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于2005年7月20日经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成立,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从事交通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与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2006年12月,中国气象局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在此成立“区域交通气象业务中心”,负责指导华东区域交通气象业务工作。研究所与交通部门长期合作,自行研制了可适应多种环境的AMW型交通气象自动监测站,主持编制了我国首个交通气象行业标准,建立了交通气象示范基地,研制了交通气象决策支援系统,参与了国内数十座大型桥梁的设计论证。为交通部门在提高交通安全系数、减少无效封路时间、提高运行效率等运营管理中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为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学》2007,27(B12):F0003-F0003
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于2005年7月20日经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成立,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从事交通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与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2006年12月,中国气象局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在此成立“区域交通气象业务中心”,负责指导华东区域交通气象业务工作。研究所与交通部门长期合作,自行研制了可适应多种环境的AMW型交通气象自动监测站,主持编制了我国首个交通气象行业标准,建立了交通气象示范基地,研制了交通气象决策支援系统,参与了国内数十座大型桥梁的设计论证,为交通部门在提高交通安全系数、减少无效封路时间、提高运行效率等运营管理中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为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交通部门在中长期具有很高的碳排放增长潜力,对我国低碳转型有重要影响。构建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及其交通模块,设置未来交通发展的基准、NDC和低碳3个情景,深入分析交通需求背后的驱动因子及发展趋势,制定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我国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NDC情景下,交通部门有望在2038年左右达峰。在低碳情景下,我国交通部门2050年CO2排放将从基准情景30亿t降低为6亿t,并在2030年左右达峰,为我国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贡献17.5%的累计减排量。2016—2050年低碳交通固定投资需求为15.7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中长期低碳投资总需求的53%。通过提高燃油经济性、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及发挥城市公共出行最大潜力,交通部门能够以技术可行的方式实现低碳转型,并对我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迅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交通数据,而交通数据采集技术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会不可避免地混入异常数据,降低数据的有效性,从而可能引起系统应用性能的降低.本文针对基于无线射频技术(RFID)的交通数据,设计了一套交通数据评价指标,并根据交通数据评价指标的特点,综合评价权重向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建立了基于IOWA(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的交通数据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实际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RFID交通数据进行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设计开发实时气象报文数据入库程序,二是对开源ZedGraph制图控件的修改和重新封装使用,并以Oracle10g大型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最终构建成由实时气象数据入库的程序和数据提取展示程序组成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海量气象数据的存储备份,而且其监控展示功能可以更高效地为交通气象的监测预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具体应用,证明了该系统在减少气象灾害对交通的影响方面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需求,以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服务技术为指导,综合考虑高速公路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度、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因子,构建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C/S体系架构,综合运用多源数据接入与可视化、基于GIS技术的产品自动加工制作方法等技术,研发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系统。系统具备气象实况监测告警、灾害预警分析、产品自动加工制作、人机交互订正、服务产品交互制作、数据接入与综合显示、地图管理与操作等功能。系统在交通气象服务业务使用过程中,突显出较好的业务应用能力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加强研发统计、遥感、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相结合的作物产量集成预报与服务。发展环境气象服务。建立并完善环境气象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加强霾、沙尘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以及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气象中期预报和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发展交通气象服务。开展高影响天气交通气象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逐步实现以"点段线"为特征的高分辨率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