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力状态的叠加问题:联合构造应力场研究(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胶西北红布金矿地质特征及构造解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胶西北红布金矿在焦家金矿田独具特色,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发育在断裂带两侧花岗(闪长)质岩石中受密集节理裂隙带控制的细脉,网脉状金矿,构造解析表明红布金矿体主要形成于主断裂发生右行走滑的构造应力环境,基信压应力方位大致为SWW-NEE,主压应力轴近水平,含矿裂隙表现为张剪性质。  相似文献   

3.
4.
湘南区域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方林  陈德兴 《地球科学》1996,21(5):536-540
在系统统计湘南地区出露地层各类岩石成矿元素丰度,总体平均含量,浓度克拉克值和叠加强度参数基础上,结合湘南地区成矿特点,分析了W,Sn,Pb,Zn,Sb等元素的成矿作用,初步认为湘南地区仅沉积作用,海底火山作用及热卤水作用难以形成上述元素的大型矿床,但通过沉积改造,热液叠加作用有可能形成层控型铅,锌矿床和锑矿床。  相似文献   

5.
湘南科学深钻位于钦杭结合带中段桂阳县宝山矿区,终孔孔深3008.93 m。文章在岩芯地质-地球化学精细编录、测井等工作基础上,建立了岩性、构造、矿化蚀变、地球化学、岩石物性等精细剖面。科学深钻揭露构造行迹自上至下可分为3个构造层:① 上部(韧)脆性构造层,构造样式以脆性断裂为主,层间滑动为次,间夹塑性变形;② 中部脆韧性构造层,构造样式主要为顺层曲面劈理;③ 下部韧性构造层,构造样式以塑性变形为主,层间滑动为次,具塑性剪切特征。结合区域深部构造特征研究显示,该区处于北东向炎陵-郴州-临武深断裂带中,燕山期强烈活动诱发岩浆上侵至深断裂的上盘(深断裂北西侧),形成宝山-大坊花岗闪长斑岩脉带及其相关的铜铅锌银金矿、黄沙坪石英斑岩岩枝群及其相关的铅锌银矿、黄沙坪花岗斑岩岩枝群及其相关的钨锡钼铅锌矿。矿石硫化物δ34S同位素研究表明,矽卡岩型铜铅锌矿中的硫来源于岩浆,脉状铅锌银金矿除岩浆热液硫外,有地层硫的加入。综合深部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地球物理信息,文章提出:宝山中区-1350 m以深矽卡岩型铜矿找矿靶区、宝山至大坊之间的米筛井一带北东向脉状铅锌银金找矿靶区、黄沙寺矿区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花岗闪长斑岩及花岗斑岩,是寻找钨锡钼铋铜铅锌矿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以地质构造特征和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依据,对湘南地区内生锡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划分.认为湘南内生锡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属于造山带型中酸性-酸性岩浆成矿建造,其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为陆内板块拼贴带亲氧型、亲铁-亲硫型和走滑断裂带亲硫-亲氧型.  相似文献   

7.
哀牢山构造带是滇东、滇西重要的地质分界线,在我国西部大陆地壳的形成演化中具有特殊位置。该带呈北西向展布,南宽北窄。长达400Km。北东侧以红河断裂为界,南西侧为九甲断裂所截,其间以哀牢山断裂为界。可划分为深、浅两个变质岩带,深带的变质原岩为元古界,浅带的变质原岩主要为古生界。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块西南缘格林威尔期区域构造解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从构造变形的角度入手,通过观察华南地块西南缘前震旦纪各岩石单元野外露头上的变形特征,运用构造解析方法,识别出不同期次变形构造的形态和位态特征及其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划分变形构造的世代,结合近年来年代学研究成果,确定不同期次变形构造形成时代。研究表明,在华南地块西缘基底岩石单元中,发育格林威尔期的变形构造,其构造形迹东西向展布,该期构造变形的强度,在康滇地区各岩石单元中具有不均匀性,在野外露头上见到的格林威尔期小型紧闭、倒转褶皱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周边的基底岩石单元中,而其南部的滇中地区,同期的褶皱构造相对较弱。根据格林威尔期构造位态特征,推断形成该期变形构造的构造运动方向为南北向的挤压运动。  相似文献   

9.
炎陵—蓝山断裂是湘南地区内的一条活动时间长、规模大的深断裂构造带,对湘南区域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着炎陵-蓝山NE向钨、锡、铅、锌多金属亚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控制了湘南区内80%之多的大中型有色多金属矿床(田)产出,该断裂既是一条控矿断裂,同时也参入了造矿以及对矿床的后期改造活动。在分析研究该断裂构造带的地球物理背景、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岩相建造、构造岩浆作用等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特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湘南地区横向上两大找矿区域和纵向上开辟深部第二找矿空间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0.
湘南骑田岭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具有断裂构造异常发育,存在多期次岩浆活动、多类型矿床和矿种组合的特点。为了揭示深部地壳结构对区域成矿特征的制约,本文布置了穿越黄沙坪铅锌矿床和骑田岭花岗岩体的人工地震剖面,数据采集采用了直线多次叠加的技术方法,采取大炮和小炮相结合的激发方式进行实验工作,共完成物理点651个。实验结果表明,骑田岭矿集区深、中、浅部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震构造波组,莫霍面深度约为33~38km;在骑田岭岩体深部存在明显的莫霍面不连续性,呈现出类似于"逆断层"的构造特征和无反射波组或弱波组异常;反射速度反演结果也表明骑田岭岩体深部存在着下凹状低速度异常。这些深部构造特征说明区域存在幔源物质上涌和参与成岩成矿作用的通道,该构造通道可对应于茶陵-郴州-临武深大断裂带,暗示地幔物质的混入可能是湘南骑田岭矿集区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内在原因之一。而且,莫霍面"逆断层"构造特征显示区域上曾遭受较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是区域中生代多次构造挤压作用的体现。这种构造挤压作用致使岩石圈增厚,发生较大规模的拆沉作用和深部岩浆上侵活动,为区域成矿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湘南地区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系统、同位素地球化学体系的研究,分析湘南地区特殊大地构造背景下的特殊成矿物质来源和特殊的成矿作用;探索湘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仍然是一个构造活动带,为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对龙门山进行深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作者通过龙门山南段的怀远和雅安两条实测构造地质剖面,应用传统的构造解析法,结合构造带的分带讨论思想,对野外实测的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构造变形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各构造带的变形和应力序列。中央断裂带构造变形次数达10次以上,其中以NW-SE向逆冲最多,部分为左旋逆冲或右旋逆冲。滑覆体构造变形序列达5次左右。前山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序列较少,约5次以上。  相似文献   

13.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新发现的一大型矿床, 主要由印支期矽卡岩型矿石和燕山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所组成, 且以前者为主体。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 将区内印支期成矿分为三个成矿阶段(I-含锡矽卡岩阶段; II-硫化物阶段; III-石英-方解石阶段), 燕山期成矿分为两个阶段(I-锡石-硫化物阶段; II-方解石阶段)。对不同期石英、绿柱石、方解石等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 荷花坪矿床包裹体类型主要为H2O-NaCl型、H2O-NaCl-CO2型和少量纯CO2型。显微实验结果显示, 印支期成矿流体主要为低盐度(ω(NaCleq)=3%~10%)的H2O-NaCl和H2O-NaCl-CO2以及少量富CO2流体。三个成矿阶段的完全均一温度分别为290~390℃、190~260℃和140~180℃。成矿早阶段流体中含较多CO2, 晚阶段CO2含量减少, 主要为H2O-NaCl, 且Ca2+、Mg2+含量增高。燕山期成矿流体亦为低盐度(ω(NaCleq)=2%~10%)H2O-NaCl和H2O-NaCl-CO2, 二个成矿阶段的完全均一温度分别为190~340℃和130~170℃, 成矿早阶段流体中含较多CO2, 晚阶段CO2含量减少, 主要为NaCl-H2O。两期成矿从早到晚都呈现出盐度降低、密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区内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和地下水热液, 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流体为主, 晚阶段以地下水为主。区内锡成矿主要与含CO2的流体以及流体的沸腾作用有关, 铅锌矿化主要与盐-H2O溶液流体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张羽光 《贵州地质》2003,20(2):99-102
六枝煤矿区属于威宁—郎岱褶皱束的一部分,NW向构造占据主要地位。地史上该区有多次升降运动,二叠纪的东吴运动,伴随基性岩浆活动;侏罗、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使本区构造复杂化。形成NE向扭性断层;构造复合的基本方式是横跨和限制。构造分析表明,NE向构造形成较早,NW向构造形成较晚。  相似文献   

15.
湘南姑婆山岩体北西侧侵入接触带构造控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湖南南部的姑婆山岩体北西侧侵入接触带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表现复杂多样,是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根据接触带不同成矿区段的空间展布特点、构造变形和矿化蚀变特征,认为该区接触带构造是岩体侵位和区域应力双重作用的结果,并首次将该侵入接触带构造划分为3种类型,即侵入接触-断裂复合型、双侵入接触-断裂复合型以及捕虏体接触-断裂复合型.明确提出了侵入接触带构造控矿的观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成矿及控矿作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华北盆地构造格局及构造样式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南华北盆地的形成与发展受控于其南部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华北盆地内部的断裂主要由NWW至近EW向、NE-NNE向、NS向断裂等3组断裂系组成.NWW至近EW向、NE-NNE向控制了南华北盆地内部次一级坳陷的形成,而NS向断裂起走滑调节作用.盆地内部的构造样式主要为:冲断、盆岭、走滑-花状以及反转等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7.
湘南荷花坪地区王仙岭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仙岭岩体由两期花岗岩组成,早期花岗岩发生钨锡矿化,晚期花岗岩无矿化显示。本文对两期花岗岩主量、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形成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成矿花岗岩与不成矿花岗岩主要区别在于早期花岗岩富含电气石,B、F、Cs含量高,其岩浆分异演化程度高,电气石中Fe含量约占8.99%,F含量约占2.10%,而晚期花岗岩不含电气石或电气石含量很少,岩浆演化程度相对低。深层原因为王仙岭早期花岗岩形成软流圈地幔上涌峰期,壳-幔作用强烈,深源流体丰富,而王仙岭晚期花岗岩形成软流圈地幔上涌峰期之后,壳-幔作用较弱,成矿作用强度可能与壳-幔作用强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燕山运动是我国东部的一次强烈而重要的构造变动,在河南南部形成了一系列坳陷、断陷,堆积了一套特殊的类磨拉石沉积建造,发育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并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蕴含了丰富的矿产。燕山运动可分早、晚两期5幕,各幕强弱表现不同。早期Ⅰ、Ⅱ幕主要发生在大别山一带,以隆升与小规模岩浆侵入活动为主;晚期Ⅲ幕以火山活动局部发育岩浆侵入活动为特征;Ⅳ幕为断裂、岩浆活动发育,是重要的成矿期;Ⅴ幕使盆地由断陷转入坳陷发育阶段,造成白垩系与三叠系之间普遍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分析认为,燕山期发生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及印度板块对中国的推挤,使中国东部始终处于一种以挤压为主局部拉伸的构造应力场中。  相似文献   

19.
湘东北地区冷家溪群大药菇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湖南冷家溪群主要分布在湘东北地区,大药菇组为其顶部层位,1:20万蒲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建组,现在沿用并重新定义为整合于小木坪组之上、不整合于板溪群“宝林冲组”或横路冲组之下的一套浅变质含砾杂砂岩、岩屑杂砂岩与砂质板岩、板岩构成的多个层序并夹砾岩的岩石组合体,厚度〉730.2m。通过剖面研究,可以划分出三个由粗到细的岩性旋回;砂岩主要属杂砂岩类;砾岩中砾石以内源成份为主。依据岩石结构序列,结合粒度参数的统计分析,认为大药菇组属于沉积盆地进入萎缩期、构造活动增强的沉积响应,反映的水动力条件是阵发性的快速流动机制,属于海底扇浊流体系沉积。  相似文献   

20.
The gigantic fold-thrust fracture belt that ex-tends for 900 kmto the NWin the southern NorthChina plate strides across three provinces : Shaanxi ,Henan and Anhui .It is 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structural deformatio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e .Along this structural belt a series of i mportantcoalfields occur ( e . g. Pingdingshan, Queshan,Huainan) inthe southernmost edge of the North Chi-na coal-concentrating basin. Consequently ,this beltis not only of key value for research on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