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盆地的干旱分为春、夏、伏旱三种,出现范围分为单站和区域(四川省属四川盆地和四川盆地)。本文用已在四川盆地广泛使用多年的单站日降水量滑动总量法标准,计算单站和区域各类干旱的指数,根据其值的大小确定单站和区域干旱的强度等级,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监测诊断和评估四川盆地单站及区域各类干旱的动态服务系统,它能作到快速、准确、定量(旱情等级定量)地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可靠的旱情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在过去干旱服务中快速不定量、定量速度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高阳华  冉荣生  唐云辉  李轲 《贵州气象》2001,25(6):16-18,30
根据四川盆地气候的特殊性和过去的习惯性划分方法,依据干旱发生的时间,将干旱划分为春、夏、伏、秋、冬5种旱。较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各类干旱的单站、区域指标及干旱空间分布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卫星遥感对干旱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OS/MODIS卫星资料反演对地表覆盖的植被信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信息,通过建立温度植被旱情指数,对研究区域进行旱情实时监测,并应用GIS对旱情变化动态进行监测和预警,初步建立了干旱遥感监测与预警实时系统,能够快速反应各地区旱情发生发展情况,在业务和服务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气象干旱监测指数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小利 《气象》2007,33(8):90-96
为了更有效地监测西北地区干旱,综合西北地区广泛应用的Z指数方法和帕默尔气象干旱指数基本原理的优点,选取西北地区138个代表站1961—2000年40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分东、西两片分别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的单站气象干旱监测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干旱指数,确定了区域旱涝等级的划分标准。以计算得到的干旱指数与历史旱情记录进行了对比验证,并对计算结果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指数对西北地区旱情的反映符合历史实际;西北地区东部近几十年来干旱发生的次数和强度较西部更重;从长期演变趋势看,西北地区东部干旱发生频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1990年代中期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而西北地区西部则呈现下降趋势;西北地区东部3、4、5、6月份的区域干旱均具有5~10年的周期,而西北地区西部区域干旱的周期性不明显。这些指数的建立,将为更好地开展西北地区的干旱监测、诊断业务提供气象意义明显且应用简便的气象干旱指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会在某些情况下指示旱情等级不合理变化的问题,采用线性递减权重方案代替等权方案计算30 d、90 d降水和可能蒸散,得到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_(new);从气候统计特征、旱情等级变化、干旱频率和典型干旱过程演变4个方面与CI进行比较,讨论CI_(new)在云南保山市的应用效果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1)CI_(new)基本保持了CI反映的干旱频率分布特征,但干旱次数和中旱频率增加。(2)CI_(new)明显地改善了CI指数"指示旱情等级不合理加剧"现象;在无明显降水时段指数下降较缓慢,没有CI指数有时会出现的"指示旱情缓解"现象。(3)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_(new)对干旱的演变描述更客观合理,适用于保山市气象干旱监测和评估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1961—2021年江西省93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修订后的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进行干旱过程识别,分别对江西省单站、区域干旱过程的频次和累积强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江西省单站干旱过程发生频次范围为0.57—2.08 次/a,干旱过程年均累积强度范围为-171.9—-35.2,整体空间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南强北弱”的特征,赣南地区干旱频次高、强度强,赣北南部的干旱发生频次和强度则较少较弱。2) 夏、秋季是江西省干旱发生最频繁、累积强度最强和中旱、重旱及以上等级的累积强度最强的季节,春季其次,冬季最次,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差异。3) 1961—2021年江西省区域干旱过程的发生频次(范围为0—4 次/a)随年份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年干旱过程累积强度(范围为-260.9—0)出现显著增强趋势,增加速率为3.9 (10 a)-1,但均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夏季川渝高温干旱的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留喜  钱拴  侯英雨  李朝生 《气象》2007,33(3):83-88
为了客观定量地监测与评估2006年夏季发生在我国川渝地区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所创建的基于植被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的生态气象评价指数(EMI)模型,计算分析了6-8月川渝地区的生态气象评价指数及其等级。结果表明,川渝地区生态气象评价指数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四川33%、重庆43%的地区生态气象等级较差或很差。两地6月与8月生态气象等级较差的范围大,7月较小。各生态系统中,城镇等生态气象等级很差;农田、草灌等明显偏差;林地生态气象等级正常稍差。干旱造成的生态影响多数是可逆的,气象条件得到改善后可以恢复。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恢复各类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应用FY-2地表蒸散产品监测西南特大干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元元 《气象》2011,37(8):999-1005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卫星遥感地表蒸散产品具有清晰明确的物理含义,广泛地应用于遥感干旱监测领域。本研究以中国能量与水平衡监测系统(CEWBMS)和近11年的静止卫星遥感数据集为基础,利用FY-2/VISSR数据生成相对蒸散距平百分率(Percentage of Relative Evapotranspiration Anomaly,PRETA)产品,应用于全国范围的旱情连续监测。与极轨卫星同类产品相比,基于FY-2的PRETA产品在监测范围和频次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距平百分率的引入,PRETA干旱指数等级划分不再与季节和地域气候类型等因素相关。针对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西南大旱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表明PRETA干旱指数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旱情时空变化,面平均的PRETA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PRETA与10 cm土壤相对湿度有较高的相关性。本研究为实时、大范围、高分辨率、定量和动态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农田干旱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应用1995-2000年NOAA卫星资料,结合广西贵港市的数字化土地利用信息,通过时序分析方法找出典型作物代表区,并计算各典型代表区的平均、最大、最小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植被供水指数)特征值,归纳分析水田和旱地的干旱指标,继而根据典型代表区的平均VSWI值划分旱情等级,生成农田旱情遥感图像,评估干旱情况。试验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农田干旱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0.
从乐山地区各类干旱的出现频率和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干旱年份进行相关性统计,得出乐山市各类干旱常现区的面积(干旱县数)及其各类干旱的区域干旱指标,为解决乐山市干旱强度的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雨淞与2003年1月6日飘雪过程其强度都是近20年少见的,通过对两次过程的环流形势、气象要素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影响系统及演变过程相同点:都要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及伴有液态降水。不同点:飘雪要求由500hPa—地面均有<0℃的深厚冷层。雨凇预报着重700hPa的增温和850hPa的降温。  相似文献   

12.
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学恭  孙永刚  沈建国 《气象》2001,27(1):25-30
利用MM5非静力模式成功地模拟了1998年8月8-9日一次东北冷涡切变型暴雨过程。发现本次过程中,低涡西北象限的强降水中心的产生是由于高层形成的强辐散,切变降水的产生由于偏南急流与偏东急流的交汇,切变带上升运动层明显低于低涡。同时,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偏南急流是本次过程主要水汽输送带。且对切变降水影响较大。偏南急流区水汽的减弱对系统(低涡、切变)的降水强弱有直接影响;西路冷空气加强主要使大气斜压作用增强导致低涡强度及降水增强;东路冷空气主要通过阻挡偏南气流形成抬升从而主要影响切变强度和降水。阻高则通过对上游低值系统的阻挡影响其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过程降水。  相似文献   

13.
吴厚勇 《贵州气象》2007,31(5):38-39,41
通过对现代建筑物防雷接地类型及接地网建设的探讨,分析了各种接地的重要性和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Lightning and climate: A review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esearch on regional and global lightning activity and the global electrical circuit is summarized. This area of activity has greatly expanded through observations of lightning by satellite and through increased use of the natural (Schumann) resonances of the Earth–ionosphere cavity. The global electrical circuit provides a natural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 global change on many time scales. Lightning is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on many time scales, but the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ppears to diminish at the longer time scales.  相似文献   

15.
16.
李肖霞  马舒庆  吴可军  张雪芬  杜波  卓问 《气象》2012,38(4):501-507
文章介绍了一套结露自动化观测装置,由CCD图像传感器、露采集器和处理器构成。露采集器由三层带有磨砂区域的玻璃片组成,CCD图像传感器获取玻璃片的图像传送给处理器,结露时磨砂区域与未磨砂区域亮度差值发生变化,处理器自动提取亮度差值及变化信息,识别结露是否发生,从而实现对结露的自动化观测。为了定量分析自动化结露观测装置的性能,设计了观测试验,利用温湿度计观测露采集器附近的温湿度,分析研究湿度与亮度差值及结露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大于97.9%时开始结露,玻片亮度归一化差值迅速降低。结露的信息获取率百分之百,结露自动识别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17.
A portable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ical data-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is described which employs a small tethered balloon and a programmable calculator. The system is capable of measuring pressure, wet- and dry-bulb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as a function of height and time. Other quantities,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se, can also be made available in real time. All quantities,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can be printed, plotted, and stored on magnetic tape in the field, during the data-acquisition phase of an experiment.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is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the authors introduce a new bogus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imension-reduced projection 4-DVar,which can resolve the cost function directly in low-dimensional space.The authors also try a new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amples,which are the base of dimension-reduced space projection bogus data assimilation (DRP-BDA).By running a number of numerical weather models with different model parameterization combinations on the typhoon Sinlaku,the authors obtained two groups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preads and similarities.After DRP-BDA,the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runs,the simulated typhoon center pressure can be deepened by more than 20 hPa to 30 hPa and that the intensity can last as long as 60 hours.The mean track error is improved after DRP-BDA,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yphoon is also improved.The wind near the typhoon center is enhanced dramatically,while the warm core is moderate.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