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个正压的数值模式研究风应力、黑潮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环流的影响,结果为:(1)以风应力为驱动机制时其流态特别是在台湾海峡的流动具有季节性,但未反映南海黑潮分支的存在;在冬季也未见有南海暖流出现,但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终年存在着1个气旋涡;(2)以黑潮为驱动机制时,黑潮通过巴士海峡侵入南海海域,并导致东沙群岛附近气旋性涡旋的形成。另外,模式体现黑潮南海分支、南海暖流及台湾暖流的存在,并表明广东沿岸大陆架坡折区底形效应的重要性;(3)以风应力及黑潮入流作为联合驱动机制时,模式的结果似为第1,2种情形结果的叠加。 相似文献
2.
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环流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个正压的数值模式研究风应力、黑潮对南海东北及台湾海峡环流的影响。结果为:(1)以风应力为驱动机制时其流态特别是在台湾海峡的流动具有季节性,但未反映南海黑潮分支的存在,在冬季也未见有南海暖流出现,但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终年存在着1个气旋涡;(2)以黑潮为驱同制时,黑潮通过巴士海峡侵入南海海域,并导致东沙群岛附近气旋性涡旋的形成,另外,模式体现黑潮东海分支,南海暖流及台湾暖流的存在,并表明广东沿岸 相似文献
3.
4.
利用一个耦合的数值模式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的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多种可能的动力机制,对该海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风应力、黑潮作为驱动机制时,该模式的计算结果大致与正压模式的计算结果桢,风应力促使研究海区流场的结构和强度发生变化,而黑潮才可能是该海区动力机制的主要因子,黑潮入流,入射角及海区层结程度等因素对该海区流态变化的影响较大;文章同时指出摩擦效应对于流场结构产生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7.
自5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上对普里兹湾区海洋过程的调査研究不断加强(Zverev,1959,1963; Izvekov,1959),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由于在现场考察中采用了CTD系统和浮标测流系统,人们对该区海洋过程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该海区的热盐结构有非常显著的时空变化(Kornilov,1971; Smith et al.,1984; Middleton and Hamphries,1989;乐肯堂等,1996,1997),因而对该海区水团和环流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例如环流子午向分布向题,底层水形成问题,热盐结构时空变化间题等,仍缺乏足够的了解。
在乐肯堂等(1996,1997)的文章中,我们主要根据中国第六次(CNARE-Ⅵ,1989-1990)和第七次(CNARE-Ⅶ,1990-1991)南极考察中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普里兹湾区的热盐结构、环流性质和混合过程。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分析中国第八次(CNARE-Ⅷ,1991-1992)和第九次(CNARE-Ⅸ,1992-1993)南极考察中的CTD资料,并结合CNARE-Ⅵ,Ⅶ的资料,对该区的水团和环流的时空变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于CNARE-Ⅵ和 CNARE-Ⅶ的资料概况可见乐肯堂等(1996),不再重述。CNARE-Ⅷ的CTD断面设置与 CNARE-Ⅶ相同[参见乐肯堂等(1996)];但观测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1年12月31日至1992年1月5日,完成了从78°E至108°E共6个断面的测站;第二阶段,从1992年1月23日至25日,完成了68°E和73°E两个断面的测站。CNARE-Ⅸ的CTD断面如图1所示;观测工作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1月11日至1月15日,完成了I、Ⅱ、Ⅲ3个断面的测站;第二阶段从1993年1月29日至2月5日,进行了IV、V、Ⅵ3个断面的观测。这两次考察的CTD观测,每次均分为两个航次,而两个航次之间又都相隔二十余天,因而资料的同步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主要根据近几年来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调查结果,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对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认识为:(1)南黄海环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冬、夏季环流的基本形态有着较大的差别。(2)黄海暖流的路径和强度均有一定的年际变化。分析显示,1997年冬季,暖流路径明显偏于槽的西侧;而1986年冬,暖流的主流路径则沿槽北上。(3)黄海暖流并非对马暖流的直接分支。黄海暖流水是对马暖流水和陆架水混合而成。而且,它主要是在济州岛西侧海域,从锋区中衍生出来的。(4)夏季黄海表、底层环流大致皆是由一大的道时针向流系构成。但在其表层海盐尺度的气旋式环流内部还存在小的气旋和反气旋流环。分析亦表明,不论表层或底层,皆无高盐暖水从济州岛邻近海域进入黄海东部的明显迹象。 相似文献
9.
10.
台湾海峡波浪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台湾海峡是一个大风频繁的区域,台风侵袭年平均可达5次左右。台风时20m/s以上的东北大风可在海峡产生十余米波高,这对船舶航行、海洋工程设施等,均有巨大威胁。由于历史原因,观测条件限制,该海域的波浪调查及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慢,研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湾沿岸19个测站1982年1,7两个月风的自记记录为依据,对杭州湾沿岸海陆风环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若干特征:(1)海风强而维持时间短;陆风弱而维持时间长。(2)海陆风相互转换的时间在海岸线附近最早。门)海陆风向内陆伸展的范围一般在50km左右。(4)陆风(海风)盛行时,在桐庐、绍兴、杭州湾中部和舟山群岛南部一带,存在一条辐合(辐散)线,主要辐合(辐散)中心也都在这一带。(5)杭州湾北岸海陆风比南岸弱。(6)海陆风相互转换时间北岸均比南岸迟6~8个小时。(7)南北两岸海陆风维持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在Wajsowicz(1993)多岛环流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摩擦-地形阻力作用的参数化方案,并应用于南海域际环流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阻力时理论结果在海水输运方向上与实测一致,但在输运量的量值上与实测差别很大;考虑了摩擦-地形阻力作用后计算所得的各通道的流量与实测结果不但在方向上完全一致,在数值上也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而在考虑了摩擦-地形阻力作用后,基于Sverdrup环流理论的多岛环流理论能够很好解释南海域际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采用1948—2014年NCEP逐年风应力资料计算结果表明,各海峡流量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其中吕宋海峡和民都洛海峡更为明显。相关分析显示,吕宋、民都洛和卡里马塔海峡的流量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而与望加锡海峡流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El Nio正位相期间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加强而望加锡海峡流量减弱。计算结果还表明,吕宋海峡、民都洛海峡的西、南向流量在1948—2014年期间都存在明显的增强趋势,而卡里马塔海峡基本上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两岸高等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海峡两岸高等植物有116种,其中东岸有99种,西岸92种,海峡两岸物种相似性为78.5%。据海岸基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砂生、盐生、基岩及海岸林和广生境4个生态类群。热带海岸植物木榄、海漆、露兜树等的分布北缘在厦门以南,台湾海峡两岸植物与日本、印度较相似;各种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较少,分别占总属娄物89.9%和10.1%;台湾海峡两岸植物区系中,热带及亚热带成分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演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海峡位于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之间。能反映台湾海峡基底的是居于海峡中部澎湖群岛中的花屿,系由变质岩和酸性火山岩所组成,它的岩性颇与福建东部的基底岩系和中生代火山岩相似。基底上复盖着较厚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则与台湾西部可以对比,而福建东部却缺失上第三系。因此可以认为,台湾海峡在中生代晚期是福建古陆的一部分;到了新第三纪,它与台湾西部平原有着相同的地质发展过程。鉴于台湾浅滩和海峡海底有中新世大陆动物化石,而且海峡中普遍有上新世沉积,台湾海峡的形成时代是在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初。从海峡两侧和海峡中排布着几条NNE向的断裂看,大致可以认为,台湾海峡的形成是断裂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峡西岸第四纪有孔虫与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台湾海峡西岸的第四纪地质工作,解放前,只是在地质矿产调查,土壤调查时涉及到一些。而第四纪有孔虫的研究工作更是空白。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着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相当数量的钻孔和地表资料,出现了系统地研究第四纪地质的新局面。1977—1980年,我们与福建省水文工程地质队协作,对福建沿海一些钻孔中的有孔虫等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根据五个钻孔(图1)岩心中的有孔虫、硅藻等化石群特征,参考有关资料,就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州盆地、闽江口和厦门筼筜港地区的第四纪地层的划分、第四纪海侵层的沉积环境和第四纪地层发育史,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