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PS和GLONASS集成的定位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红建 《测绘通报》1996,(5):3-6,1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实时,连续,全天候,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以用于导航定位。目前有两个卫星导航系统可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集成这两个系统将会大大提高定位性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GNSS导航定位系统,是将美国GPS系统与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定位设备合二为一,并使之兼容两种卫星信号的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可解决GPS系统目前应用中所遇到的难题。本文介绍了GNSS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组合GPS/GIONASS单点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GPS系统和GONASS系统之间的差别,以及GPS/GLONASS双星系统的单点定位原理,分别处理了利用GNSS-300双星系统接收机测得的GPS、GLONASS和GPS/GLONASS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新一代BDS-3卫星发射,需要对BD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进行评估。选取 4个中国沿海GNSS业务观测站,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设计了BDS-2、BDS-3和BDS-2/3等3种数据处理方案, 开展岸基BDS水汽反演试验,并以GPS PWV和ECMWF提供的ERA5产品作为参考值,对BDS PWV进行精度分 析。结果表明,利用新一代BDS-3卫星反演的BDS-3PWV和BDS-2/3PWV与GPS PWV和ERA5PWV参考值均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平均偏差分别为0.6mm和0.2mm,均方根误差分别优于1.0mm和1.6mm,具有较高的精 度,从而验证了新一代BDS-3卫星对BDS水汽反演精度提升的贡献;BDS-2/3PWV的精度略优于BDS-3PWV,在 一定程度上验证了BDS混合星座对水汽反演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GPS+GLONASS组合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人们开始讨论把GPS和GLONASS组合起来以扩大测量应用的可行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对这两种卫星系统的数据组合起来时会遇到技术上的挑战。本文将向您表明GPS+GLONASS技术能够为测量带来显著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大大增加卫星可用性和定位可靠性,而且提高作业效率又不降低精度,并能获得与当前GPS系统相同的精度。William Martin等用该设备采集了数据并给出了实际结果。说明单频GPS+GLO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GPS和GLONASS系统不同点后,论述GPS+GLONASS兼容机的技术优势。精度高、抗障碍性好、并有抗美方垄断的可能性,对民用用户十分有利,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Ashtech厂GG24接收机是世界上第一台较完善的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兼容机。文章评述了它的功用和性能。结论指出兼容机将是未来卫星定位接收机的主要发展方向,将对卫星定位技术应用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BDS载波动态差分的最新定位性能,文中选择在巴西、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境内共8个IGS站构 成的基线长度在30km以下的4条基线,基于2021-10-08—2021-08-14BDS,GPS以及BDS+GPS观测数据进行载 波动态差分定位,统计并分析可见卫星数目、ENU 时间序列和定位精度,获得了BDS最新的载波动态差分定位性 能。结果表明,BDS可见卫星数明显多于GPS;BDS与GPS载波动态差分定位结果稳定性基本相同;BDS与GPS载 波动态差分定位精度在E,N,U方向均能达到cm级精度,且在E和N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cm。与单系统相比, BDS与GPS的组合系统能较好地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SA对GPS静态相对定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在GPS卫星上实施“选择用户”(SA)对南加州常设GPS大地测量阵(PGGA)测站的日常相对定位的影响,已进行了实验检测。PGGA于1990年2月开始工作。日常数据采集由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SIO)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从设置在JPL,SIO和PinonFlat观测站的三台Rogue SNR-8接收机,以及设置在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和佛罗里达的CIGNET踊跟踪站的上的三台Min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的GIS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地理实体为中心加空间数据结构模型-面向对象的GIS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用规范关系存贮GIS中的各种基本数据,以及用NF2(Non-FirstNormal-Form)的嵌套结构描述和构造面向对象的几何数据,从而实现了面向对象的GIS结构设计与管理,提高了GIS系统的生命力,简化了系统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0.
GPS和GLONASS数据联合处理所提供的48星座组合定位系统,可以使用户获得更精确,更具可靠性和连续性的定位服务。本文在介绍GLONASS系统的组成及其运行状况,并与GPS系统进行简单比较的基础上,主要讨论GPS/GLONASS组合定位系统在城市测量及山谷地区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GPS/GLONASS伪距差分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GPS/GLONASS伪距差分定位的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着重分析和比较了GPS,GLONASS和GPS/GLONASS差分定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GLONASS卫星坐标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严密推导出根据卫星广播星历,在地固坐标系中,用轨道积分方法,精确计算GLONASS卫星坐标的公式。通过实际计算结果验证了公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畅毅 《测绘科技通讯》1994,17(2):1-4,14
本文通过对陕甘宁盆地NO1及NO2两探区GPS网的布网方法,数据处理及坐标转换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GPS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继多普勒子午卫星系统后研制的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它是利用设置在地面上的专用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实现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的,它以其全天候,连续实时,无须通视,高精度和全球性的四维信息(三维位置,一维时间)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  相似文献   

14.
姚连璧 《测绘学报》1998,27(2):185-185
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在高等级道路勘测中的应用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ANDITSAPPLICATIONTOHIGH-GRADEROADRECONNAISSANCESURVEY姚连璧(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相似文献   

15.
GPS/GLONASS组成定位系统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GLONASS的组成及其运行状况,并与GPS进行了比较。为了检验GPS/GLONASS组合定位系统的灵敏度及其定位精度,在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GPS、GLLNASS、GPS/GLONASS三种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6.
GPS/GLONASS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讨论了GPS、GLONASS及GPS/GLONASS信惮 定位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定位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卫星导航系统及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卫星导航系统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从卫星导航的重要性论述到产业市场的规模预测,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卫星导航三大转折趋势代表了系统和产业的发展总方向。揭示了产业的四大特点和所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四大现实,以及创新思维;同时系统地阐述了卫星导航市场及其关联产业,并进行了前景预测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指出自1994年1月31日开始,美国在GPS卫星上实施了永久性的AS政策,接着阐述了Z-12接收机的抗AS功能,并用较大篇幅介绍美国FGCS对AshtechZ-12GPS接收机的检验结果,从静态,动态,快速静态等项目的检验成果得知,即使在AS起作用的条件下Z-12仍能获得高质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NOAA AVHRR数据的高精度导航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NOAAAVHRR数据的导航定位中,一般只进行卫星轨道根数调整和卫星时间漂移校正,而未考虑卫星姿态系统偏差的影响。该文在定量分析影响导航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导航算法。该导航算法不仅对卫星时间漂移、卫星轨道根数进行约束最优调整,而且通过估算卫星姿态偏差将其融入到导航定位中加以校正。同时,将导航算法和卫星轨道计算、地面扫描点地理经纬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参考图像的高精度配准等结合起来考虑,利用具有足够定位精度的1∶100 万数字地图数据和高分辨率Landsat TM图像,提取地面控制点,使AVHRR数据导航定位精度在整条轨道大范围内提高到1 个像元,在星下点附近小于1 个像元。  相似文献   

2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进展及建设CORS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GPS和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对GPS现代化的三个步骤作了简要介绍,对它和GLONASS的技术差异作了简评,对Galileo和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前景作了讨论。指出导航卫星系统将进入一个多系统近百颗卫星同时并存的新局面,用户将面临多系统导航卫星信号使用方面的组合、选用和最优化问题。讨论了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及其服务系统的构成和作用,及其在国内各地区各系统建设的概况。指出当前缺乏在国家级层面对全球导航卫星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的统一规划、设计、规范和标准。建议明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全球导航卫星的国家级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制定全球导航卫星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的国家级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它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