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自然界中全息现象存在的的普遍性为指导,以客观存在的地质现象为依据,从全息的角度来对地质现象进行认识,认为局部的地质单元中能够包含其所在的整体的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信息,或局部地质单元与其所在整体地质环境在多个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对应性,这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的对应性可以作为地质领域中局部和整体之间某些信息相互预测的依据和手段。这里的“地质单元”包括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和地质活动的频率两个方面。地质领域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可见到地质全息现象,包括空间上的地质体三维形态和时间上的地质活动频率,分别称为地质空间全息和地质时间全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张颖清提出的生物全息律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生物全息律揭示了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模式上与整体相同,在结构形态上也是整体的缩影,即局部包含着整体的全部要素和全部信息。全息现象也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地球、地壳和各种地质体中。例如,某些具有特殊结构构造的岩石、矿物、化石标本,就包含着大量地史信息,这些  相似文献   

3.
全息论说明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根据地质体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和对应性,该文将全息论引入到地质学领域中,从研究与地质体宏观现象有关的微观现象入手,达到推测宏观地质体特征的目的。全息论为研究地质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新余铁矿田同期大小褶皱形态、空间定向的相似性以及含铁岩系地层多层次物质系统铁质的规律性分布。应用地质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通过小构造的精细研究来解释和推测大型构造并对隐伏矿体进行预测,如何回归分析找出全铁品位和磁性铁品位的协变关系,并据此计算出磁性铁品位。笔者旨在以地质系统律和地质全息律为理论依据为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相关地质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质全息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息”一词来源于英国电气工程师D.Gabor(1948)所创建的一种能够拍摄立体照片的技术,这种拍摄技术在记录被摄物体反射光强度的同时记录其光波的相位状态,因此能够记录被摄物体的立体信息,即全息照相。利用全息技术拍摄的照片不仅能够真实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形象,而且这种照片破损后可以用残缺的局部来还原出整体。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质异常的"5P"找矿地段的定量圈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其规模,地质异常被划分为全球性地质异常、区域地质异常、局部地质异常和显微地质异常.不同尺度的地质异常对不同等级的矿产资源域(体)具有对应控制关系.即全球性地质异常控制洲际成矿域的分布,区域地质异常控制成矿省的分布,局部地质异常控制矿田、矿床和矿体的分布,查明这种对应控制关系是地质异常矿体定位的前提;显微地质异常是矿体空间定位的标志.基于地质异常致矿理论提出的"5P"找矿地段是成矿可能地段(Probableore-formingarea)、找矿可行地段(Permissiveore-findingarea)、找矿有利地段(Preferableore-findingarea)、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Potentialmineralresourcearea)和矿体远景地段(Perspectiveorebodyarea)."5P"找矿地段概念及其定量圈定与评价方法是对矿产勘查全过程的系统概括.以山东省鲁西隆起区金矿系统定量勘查评价为例阐明了上述地段的定量圈定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果树立体剖面分析研究,从物、能流角度揭示了果树地下背景特征对果树的非均衡全息作用。研究表明,在一定气候区域内果树态势是土壤以多种性质集合方式表现的反馈信息流与果树需求信息流对应匹配的结果;岩土系统以物、能流表征的全息作用效应显著,其中个别元素的物、能流始态,特别是果树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常影响果树果实品质。果树立体全息分析显示,川中丘陵区果园一般以侏罗系沙溪庙组紫色土区为佳,侏罗系遂宁组和白垩系紫色土区的果园次之。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三维地质建模的意义以及应用GO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的原理和方法,以本溪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为例,对本溪地区的地层、构造、岩体进行分析并建立三维模型.每个地质三维模型都能更好地反映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也可以根据研究目标不同,建立所需的目标地质体的三维形态.深部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除了依靠地表信息外,还要靠钻孔、地球物理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约束来不断修正、完善模型,共同建立一个符合地质规律、能真正反映客观地质现象的三维模型,为以后地质技术人员认识地质现象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霍.  ВГ 《贵金属地质》1999,8(2):121-128
以地质和成矿学论点为依据,内岛弧、大陆边缘及内大陆构造域的火山深成岩带的形成作用具有其共同性;矿石-岩浆系可划分数个级别。金-银矿化的矿物-地球化学特点与局部或整体矿石-岩浆系中含矿岩浆岩岩石化学特点之间存在有可比性。通过含矿脉体-交代岩带的形态、构造、结构特点、物质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产出在单独的矿石-岩浆系,特别是高温温线部位的矿床,其垂向成矿规模最大。在地球物理、地质学、岩石学、物理化学和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云南石林岩溶形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李玉辉 《中国岩溶》2002,21(3):165-172
基于云南石林县的石林分布特点与研究现状,按照岩溶形态组合研究其环境的思路,对400km2的石林形态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石林形态的系统类型。石林组合形态可分为四个层次,石柱表面溶蚀形态30种以上,分割石柱体的溶蚀沟形态3种;石柱形态6种,其中的4种可称之为石林;石林地貌组合有7种。云南石林形态系统反映了石林多样性,其内含的信息(岩溶地质信息、区域环境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值得深入研究,以深化石林地质遗迹景观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全息理论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先梅  牛新喜 《地球科学》1990,15(5):581-588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模拟构造型式的新技术——全息术,着重讨论了用全息干涉测量的技术模拟褶皱构造的方法和原理,并通过雁行式、涡轮状和歹字型褶皱构造的模拟,说明全息术在模拟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激光全息干涉法研究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观石  胡世丽 《江苏地质》2005,29(4):242-245
将实时激光全息于涉试验系统与静态承压装置相结合,在单轴连续静态荷载作用下分别对不同混凝土试块连续进行激光实时全息于涉试验动态观测,同时测量受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通过数码摄像机将全息于涉条纹图传输至计算机,获取实时全息于涉条纹图。根据于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及其路径,直观地再现了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过程,描述了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演化断裂特征。为混凝土结构损伤分析与诊断的深入研究探索出了有效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理论的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和分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倩  陈建平 《地质通报》2009,28(203):285-288
分形理论研究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广泛存在的无序(无规则)而有自相似性的系统。在地球系统中,许多地学现象的空间展布具有分形结构。蚀变作为一种地质记录,其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同时蚀变也是一种异常,而分维与异常又往往具有一定的关系。利用分形理论的求和法(即像元亮度-面积模式)进行遥感蚀变异常的提取和分级较为有效,可以弥补传统的门限化方法和利用灰度直方图目视确定突变点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单孔波速测试技术,对上海越江隧道工程场地作稳定性地质调查与评价。剪切波测试成果表明,工程场地属软弱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Ⅳ类;不需要考虑土层的液化现象;Ⅶ度地震烈度条件下,工程场地不会发生震陷问题;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为0.60~0.81s。  相似文献   

16.
赵增玉  潘懋  潘赟  张志虎 《地质论评》2010,56(2):299-304
本文以内生金属矿床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为基础,以分级预测体制的思想为指导,认为在成矿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各级预测体制对应的宏观地质标志是连接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与GIS成矿信息的纽带,并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触发机制和金属大规模堆积三方面,分别说明了各级预测体制及可能利用的宏观地质标志,最后通过研究目前广泛使用的GIS评价方法,初步建立起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应用于宏观地质标志矿产预测的GIS预测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10—2014年在崤山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系统总结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取得的区域地质、地球物探、地球化探和遥感解译等成果,运用相似类比理论、综合成矿信息及成矿模型理论,建立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并根据找矿模型对该成矿远景区进行了预测,圈定了6个有利找矿靶区,其中A级靶区2个,B级靶区2个,C级靶区2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岩金矿床品位-吨位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床品位-吨位模型研究属于学科前沿领域, 它是系统勘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1997年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资料, 对全国680个岩金矿床建立了地质模型、品位模型、吨位模型、吨-品位联合模型, 以及中国石英脉型金矿床吨位序列模型.模型类型包括频率直方图、累积频率分布图及双对数坐标表示的理论分布模型.分别总结了我国岩金矿床的品位及吨位分布的典型数学地质特征, 并探讨了吨位序列模型在资源预测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