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地质遗迹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地学服务于社会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成为地质公园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实践中3者并未和谐统一,使地质公园出现保护范围不当、各利益主体矛盾重重、和当地发展目标冲突、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厘定地质公园的目标属性,并以其指导地质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活动,才能避免上述问题出现,实现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是突出地质公园的主题、统一各保护区、重视居民的需求、坚持保护和开发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溪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详细的说明了本溪地区存在的地质遗迹,并进一步论述了本溪地质遗迹的特征及保护现状,提出了开发建设本溪地质公园的设想,这对本溪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及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地质公园资源又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市场拓展的重要品牌,是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与世界同步,发展速度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回顾这段发展历史,在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缺乏规划、地质旅游的整体性差、对地质遗迹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及从业导游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等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全国地质公园建设规划、确定地质公园评定的量化标准、重视地质旅游线路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导游员岗前和临岗培训.  相似文献   

5.
6.
世界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4年6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发表了关于保护世界地质遗迹的《地质遗迹保护——北京宣言》.兴建地质公园成了许多有重要地质遗迹的国家和地区的举措,本文在界定国家公园、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基本慨念的基础上,阐述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状况.并借鉴田外的经验为我国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质遗迹集中度的地质公园边界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公园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边界划分随意、公园面积过大等问题,表明地质公园建设理论较薄弱.该文提出地质遗迹集中度的概念,可表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并具有计算简便、易于操作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封开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可有效控制地质公园面积过大的倾向,并使地质公园空间结构紧凑、主题突出.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基础和条件入手,以适度利用地质遗迹景观,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适应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为目标,开发核心旅游产品,并对旅游产品保障要素进行了剖释.  相似文献   

9.
10.
邓明红 《地理教学》2011,(16):62-64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更好地保护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在进行多次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推覆构造是地质公园最典型、珍贵的地质遗迹,也是必须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包括:典型的推(滑)覆构造体、与推覆构造相伴形成的区域性大型断裂及典型的构造和地层剖面、在区域上具有特殊性或者较为典型的其它类型的地质遗迹、“冰川漂砾”学说的学者所确认的有关重要地质遗迹等。还对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进行保护级别和范围的规划,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丰富。2012年8月―2013年1月,对境内进行了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在该地区共发现野生脊椎动物109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63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1种。物种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调查发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即蟒蛇(Python moluru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包括穿山甲(Manis pentadatyla)、鸢(Miluus Korschun)、游隼(Falco peregrinus)、红隼(F. peregrinus)、燕隼(F. tinnunculus)、雀鹰(Accipiter nisus)、褐翅鸦鹃(Polophilus sinensis)、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领鸺鹠(G. brodiei)、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la)和虎纹蛙(Haplobatrachus rugulosus)等。同时获得部分重要物种如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该物种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境内首次发现。最后对该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物种认定、栖息地保护、制定相应的恢复计划、合作保护和宣传教育等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景系统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大量以石寨、石墙、巷谷、峰林、石峰、石柱、石崖、巷谷、一线天、造型石等景观类型,它们形成于晚白垩系龟峰群,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之一.其形成不仅与红层、构造及流水等外营力等构成了丹霞地貌的成景系统因素有关,而且也与它们在信江盆地内的空间位置相关,共同制约着不同位置上丹霞地貌的演化进程及其景观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Geopark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major objective of protecting significant geoheritage features and reinforcing geoconservation ideas and support through educating visitors. Understanding visitors' perception of geoheritage can inform educational and conservation endeavors. This study used the 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 (VEP) method to unravel visitor perception of geoheritage and associated natur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in the recently designated Hong Kong Global Geopark of China (HKGP).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take photographs of scenes with an effect on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HKGP and to elaborate in a logbook the chosen subject, reason of choice, and effect on their travel experience. Aimed at capturing real-time and organic experiences, it was found that geoheritage plays a major role in HKGP visits. Visitors develop strong emotional connections with nature through appreciat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ominent features of both small and landscape scales. However, a mismatch was found between visitor belief or incorrect geological or geomorphological knowledge with inherently strong enthusiasm in deciphering the science behind geoheritage. The findings permit development of a new approach of geopark interpretation, commencing with aesthetic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s with geoheritage features. Modification of fixed on-site provisions and guiding services directed at visitor interests can better spread geoheritage knowledge and reinforce geoconservation ideas. Modeling after overseas practices, a park ranger system, audio guide devices and smart phone applications are essential to achieve meritorious geopark management,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相似文献   

15.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发育于信江盆地中生代红层中,以发育老年早期孤峰、峰林、残丘类地貌景观为特征,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断裂切割、岩性差异、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是造成丹霞地貌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所处盆地内位置、出露的红层性质以及构造发育特征的不同,也影响地貌发育的特色。目前国内所发现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由于它们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地壳活动特征、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丹霞地貌的成因机制也不相同。阐述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其特色,并着重研究丹霞地貌景观的成因机制,以及与其他地质公园、遗产地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文章在介绍了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两个基本名词后,阐述了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念及其特点。然后。从旅游价值的角度,对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将其分为科学价值主导型、美学观赏主导型及主导性不明显型共3个类别。之后,文章从旅游的开发定位、开发原则及其开发策略几个方面,对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仁杰  路紫  李继峰 《地理学报》2011,66(2):244-256
将景观感知倾向性、景观美学与质量评价等研究成果和旅游者感知评价结合,通过定量描 述可以感知的生态景观,反向描述旅游者的景观感知程度,提出了景观感知敏感度概念,建立了 观光线路景观感知敏感度模型和基于栅格数据的景观感知敏感度计算方法。在充分考虑影响 生态旅游者心理感知共性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景观可视状态、最佳观赏距离、最佳观赏方位3 个 视域感知影响因子,和景观类型、资源等级、沉浸式生态景观3 个生态感知影响因子,对感知敏感 度进行定量描述,反映旅游者的景观感知程度及其空间分异。以数字高程模型和高分辨率卫星 影像为基础,生成虚拟三维景观,选择视域分析、空间叠置、缓冲区等方法,设计了基于山岳型风 景区的观光线路景观感知敏感度计算流程,并选择河北省邯郸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奇峡谷景区进行实验,以验证计算方法和流程的可行性。景观感知敏感度为生态旅游地尤其是山岳型风景区 规划中识别旅游者的景观感知强度和空间分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