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态矢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地震等灾变的发生之前,会出现一定的前兆现象。中通过实验方法对这些前兆现象之一的态矢量的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使用声发射技术(Acoustic Emission),对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试件内部微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进行了记录。实验结果表明在岩石试件最终破坏之前,表征态矢量的相关参量都发生了异常明显的变化,这表明态矢量的异常变化可以被用作为岩石等脆性材料灾变的前兆,使用态矢量方法可以对脆性材料的破坏乃至地震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张小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S1):492-493
<正>1研究背景态矢量概念来源于统计物理学,是一种对连续场进行粗粒化描述的方法,适合用于研究复杂系统问题。尹祥础等(2004)引入态矢量方法对几个著名震例(如唐山、海城等地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地震前态矢量参数有显著变化,认为态矢量的特征变化可能是一种地震前兆;余怀忠等(2004)利用岩石力学实验对态矢量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态矢量的异常变化可以被用作岩石等脆性材料灾变的前兆,使用态矢量方法可以对脆性材料的破坏乃至地震作出预测。鉴于态矢量有较好的物理意义,吴永加等(2006)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部分显著地震进行了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震例发生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态矢量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态矢量是一种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通常在大地震发生之前,态矢量时间序列会发生明显的异常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根据震前应力场分布,提高态矢量的地震临界敏感性,震前库仑应力分布采用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将滑移量反向滑移的方法计算,2008年汶川地震震前的态矢量研究表明,采用库仑应力算法得到的时间序列前兆变化更明显,对目标地震... 相似文献
4.
5.
华东地区视应力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记录到的地震资料,运用视应力的定义,对华东地区视应力大小进行了估计,并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12次地震进行了分析,总结震前视应力场的变化情况,为我们地震危险区的判定及地震趋势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25次6.8级以上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态矢量方法对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25次6.8级以上地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19次地震前3年内态矢量出现明显异常, 其中10次地震发生前60天内态矢量有明显的变化, 只有6次地震前态矢量变化不明显。 由此认为态矢量方法对强震具有一定的中期和短临预测能力。 研究结果还表明, 相对于态矢量增量的模、 态矢量方向的改变等参量, 态矢量的模在震前的变化更为敏感, 此外, 对于相同震级的地震, 最佳扫描区域尺度大小不一, 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利用概率统计方法 ,对华东地区 1 999~ 2 0 0 5年发生不同震级的地震概率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 ,该地区仍处于地震活跃时段 ,发生 5级地震的概率不断增加 ,到 2 0 0 0年发生 5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概率为 0 .5左右 ,但近 1~ 2年内发生 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发震概率仅为0 .1 5。 相似文献
8.
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序列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系统分析1970年以来华东地区MS5.0以上中强震序列,结合华东地区域特征,根据最大地震与次大震震级差,将地震序列划发为弧立型、接近孤立型主余型,主余型和震群型4类。用0.5、1天、2天、3天、5天和7天等几个时段的余震样本来研究序列类型的早期判断,结果较为满意,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分析余震持续时间,认为某区域有一个地震活动背影景值,当余震衰减这到个背景值时,则余震活动基本结束,用此方法总结了华 相似文献
9.
对华东地区Ms≥5地震活动时间特征研究可知,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为群集(丛集)型地震活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拟合和预测,认为目前该区地震处于活动,将持续20多年;又以Ms≥5地震平静时间超过3年为异常背景,提出了该区Ms≥5.5地震发生前的定量预测指标,认为华东地区Ms≥5地震持续平静,对该区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区地震前兆短期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14次5级以上地震的研究表明:无论以异常开始时间判断的异常还是以异常结束时间(或转折时间)判断的异常,其空间分布与震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关系,并且前兆异常存在不同特征的三阶段性。以前兆的开始时间作为判断标准,异常频次反映出地震孕育的中期阶段信息。以异常的转折(或结束)时间作为异常判断标准,其异常频度具有短期信息。从而提出了异常转折率TAR,研究表明,强震前TAR超过均值的高值异常具有短期信息。通过理论分析后,提出了华东地区中期向短期过渡的综合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限元方法, 研究了台湾地震发生所产生的应力变化对华东南地区应力场调整的影响, 给出了这些地区地震发生后所产生的扰动应力场分布特征, 解释了台湾地震活动与大陆地震活动同步的问题。 研究结果认为, 台湾东部地震带地震发生所产生的应力扰动主要影响福建至广东和广西沿海地区的应力场; 如果地震发生在台湾东南角, 其扰动应力会影响到华东沿海地区; 台湾北部地震带地震发生所产生的扰动应力场除影响福建至广东沿海外, 还会影响到华东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华东地区1990年以来5次中强以上地震震前异常变化的综合分析,探讨了b值,Ds,Dt,C(n)值,YH值,Σ(t)值震前异常形态,并归纳出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发生前测震学中短期异常的综合判据:YH值高值异常(主要出现在震前3年前后)—b值低值异常(平均出现在震前2年前后)—C(n)、YH值低值异常(大体出现在震前1~2年前后)—Ds,Dt值低值异常、Σ(t)值低值异常、b值高值异常(主要出现在震前1年内或稍长)—发震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较详细分析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中等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活动条带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中等地震活动具有由西向东的整体性迁移特征,其迁移速率约25 km/a,可能起源于地幔应力波.对华东地区而言,目前东部的北西向条带北部,是未来最有可能出现"关门"地震的区域.该项研究为地震趋势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系统介绍了我国历次地震预报攻关研究中综合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同时还对今后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应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活动性和历史海啸事件记载的分析,本文对日本南海海槽发生MW9.1罕遇地震情况下的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可引发初始波幅约10 m的海啸,6个小时后传至浙江沿海,近岸各处波幅为1—2 m;8个小时后靠近上海海岸线,最大波幅约2 m,受地形影响局地爬高至近3 m;11个小时后抵达苏北黄海沿岸,预计波幅普遍在1 m左右.海啸的上岸高度与海岸附近的海深和海岸线的形态密切相关.我国近岸海域地形变化复杂,海湾众多,对海啸波有放大作用,该模拟结果可能比实际传播到近岸时偏小,因此综合评估日本海啸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规模m可达1—2级左右.一旦日本南海发生罕遇地震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遇上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叠加,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海啸灾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对华东地区、郯庐断裂带100km范围、2007年度划定为地震危险区的苏鲁皖交界地区及安徽地区,以地震活动性参数群体异常变化项目数为参量,进行相应的均值之差与标准差统计分析,提取其变化率R(李永莉等,2003),即通过统计计算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观察R值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华东地区、安徽地区中强震前R值异常表现为中短期异常特征,郯庐断裂带100km范围内及本年度划定为危险区的苏鲁皖交界地区,R值异常表现为中长期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华东中强震的构造分类及地震活动图像中、 短期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在相似外加载荷作用下结构相似的构造可表现出类似的破裂图像及前兆演化特征的实验室研究结果, 对华东地区现代中强地震进行了初步构造分类,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19次震例前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的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 ① 大多数震例前具有2~3年尺度的地震学异常, 图像以“条带”和“增强”为主; ② 多数地震在条带异常后有1~2年的中期平静, 震前0.5~1年左右在中期平静背景上出现“集中、 收缩”图像; ③ 震前3个月左右的较短时间内, 多数震例震中附近以短期“平静”为主; ④ 部分震例前短时间内震中附近有“显著性地震”事件发生; ⑤ 不同构造类型震例前, 地震异常图像可能存在差异; ⑥ 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可能更多是属于沿原存断裂继承性破裂导致的地震, 震源力学性质多为拉张型。 拉张与挤压型地震的异常特点也可能存在差异。 但由于震例较少, 其确定性和成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