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举  刘兴春 《甘肃地质》1998,7(2):87-92
利用1994年度《甘青交界祁连山西段水文地质工作空白区1∶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结合空白区外以往资料,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排泄量统计法等方法,对祁连山西段地下水天然资源进行了概算。结果是祁连山西段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16.93亿m3/a,其中山地11.68亿m3/a,盆地5.25亿m3/a(已扣除重复量)。  相似文献   

2.
谢厥琼 《广东地质》1998,13(3):39-43
广东省已勘查评价的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有80%属偏硅酸类型,其水质类型以重碳酸钙钠型为主,具低矿化度,低钠的特点,偏硅酸质量浓度达25~50mg/L的占55%,岩石的SiO2含量和水理性质是形成偏硅矿泉水的主要条件,有热力变质溶滤,风化水解及介质两者之间的三种形成模式,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为主,富水性弱一中等,已探明的C级允许开采量约为2000万m^3/a,单井(或单泉)涌水量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水源  相似文献   

3.
济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地下水资源概况济南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南部为泰山背斜北翼 ,富含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含松散岩类孔隙水 ,局部含裂隙水。经计算 ,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资源补给量为 13 396× 10 8m3 a ,其中岩溶水补给量为 5 795× 10 8m3 a ,孔隙水 7 531×10 8m3 a ,多年平均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13 32×10 8m3 a ,其中岩溶水 5 76× 10 8m3 a ,孔隙水 7 55×10 8m3 a。岩溶水主要赋存于泰山背斜北翼山前地带。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山前倾斜平原及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资源量随时间变化 ,主要受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4.
胡波  刘中刚 《地下水》2022,(3):70-74
安徽省淮河流域覆盖淮南、淮北、蚌埠、阜阳、宿州、亳州、六安和合肥9个省辖市的47个县、市、区,省内流域面积6.7万km2,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又是淮河行蓄洪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区域地下水开采历史、开采现状、开采程度与潜力进行分析,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安徽省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大部分时期其地下水开采量占全省地下水开采量95%以上。从2018年数据分析看,安徽省的地下水开采集中在淮河流域,开采量为28.82亿m3,占全省开采量的96.65%;淮河流域的淮河以北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为27.52亿m3,淮河以南地区开采地下水1.3亿m3,是安徽省地下水开采最为集中的地区;流域内地下水开采主要类型为孔隙水,其次为岩溶水,裂隙水最少;广大农村地区地下水的开采以分散开采为主,而城镇以集中开采地下水为主;尽管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不高,但局部集中大量开采或疏排中深部孔隙水或岩溶水,引发了地面沉降和岩溶塌陷等地下水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通过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590亿m3;总水资源量约700亿m3。入境水量8586亿m3,主要来自长江,是全省水资源的长远和根本保证。省内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460亿m3,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点是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北缘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淮北主要用地下水可以保证农灌;城市工业用水要增加地表水供水量和开发浅层地下水;中长期需调引江水。淮南主要用地表水,农灌需引江水作保证;地下水可用作乡镇分散工业供水和集中生活供水。长江和新安江流域地表水源充沛;地下水可用作辅助水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科学、合理规划;要调整淮北供水结构和淮河流域的农业结构;根治淮河和巢湖污染。引江济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天津平原地下水可开采量与确定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比较,天津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小,为适宜开采层位。地面沉降控制在10 mm/a,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68亿m3/a。中部平原浅层地下淡水、微咸水,在技术经济上鼓励开采,可开采量为1.64亿m3/a;山前平原地下水现状开采强度未引起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开采强度适当,可开采量为2.79亿m3/a。天津平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地下水总的可开采量为7.11亿m3/a。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下水年开采量已超过1000亿m^3,约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5。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部分城市地下水几乎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宝强  王潇  汤超  刘恩丽  李莉 《地下水》2022,(3):65-67+266
甘肃省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区,是我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水资源非常匮乏。地下水作为全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地下水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略。为推进全省地下水环境保护,防止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本文主要基于2005-2020年水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比重以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结构。结果表明,全省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利用量占全省水资源利用总量的22%;地下水开发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占全省地下水利用总量的76%,但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平原区内陆河流域,居民生活用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该地区也是全省地下水开发程度最高和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评价资料,我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总量为883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量多年平均为3527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达到11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供水总量的1/5.地下水在我国整个水资源供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贾德旺  冯亚伟  卜华 《地下水》2018,(6):12-16,18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北方大省,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表现为水质型缺水和水源型缺水两方面。本文以山东省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全省富水地段及已建水源地逐一进行水质评价及开采潜力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优质水占49.53%,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鲁东低山丘陵区,新圈定的优质地下水富水地段及有开采潜力水源地共计88处,优质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84.095×10~4m^3/d,可满足一千余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应急情况下富水地段(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434.299×10~4m^3/d,应急开采潜力为279.295×10~4m^3/d,可解决两千余万人生活用水困难。  相似文献   

11.
山丘区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下水开采以年均2.8%的速率增长。但迄今不同部门、学者对山丘区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急需统 一认识。本文提出了对山丘区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的基本认识和评价工作的基础,并以 岩溶水为重点,分别对岩溶山区岩溶水、一般山丘区基岩裂隙水、山间盆地、山区河谷松散 层孔隙水可开采量评价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南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甄习春 《河南地质》2000,18(4):297-301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南阳市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水资源较为丰富,天然水资源总量为95*10^8m^3,其中,地表水为67*10^8m^3,地下水为28*10^8m^3。地表水年利用量为13.4*10^8m^3,地下水年开采量为7*10^8m^3,地下水尚有开发潜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水 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祚顶 《水文》2004,24(1):18-21
分析了我国地下水开采状况,通过对比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实际开采量分析地下水开采情况,论述了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西段诸盆地水文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举  刘兴春 《甘肃地质》1997,6(1):80-84
祁连山西段诸盆地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不仅取决于第四系厚度、孔隙、冻土等条件,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山前平原与基岩的接触关系及其地质结构。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不仅使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具明显的水平分带性,而且也影响着主干河流流量的大小。在海拔3800m以上多年冻土区,地下水以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形式存在;在海拔3800m以下非多年冻土区,地下水主要以潜水形式存在,富水性中等或强。诸盆地地下水主要以HCO3-Ca-Mg型水为主,水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位于五台东冶镇的五台山泉啤酒厂饮用天然矿泉水,来源于滹沱群东冶亚群以白云岩为主的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为远源深层锶矿泉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监测确认开采量为1920m ̄3/d。该矿泉水作为五台山泉啤酒的基液是有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主要地方病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区域地质研究各领域中,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是最多和最成功地应用数学方法的领域之一。80年代中、后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达5500×108m3/a,其中美国、印度、中国、巴基斯坦、欧共体、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位居前列。前苏联的··里沃维奇()、··库德林( )、 ··泽克茨尔( )在计算和评价全球地下水天然资源(地下径流量)并与全球各大洲的降水、地表径流的对比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为“国际水文十年”(IHD)和“国际水文计划”(IHP)作出了贡献。我国于80年代中期计算和评价了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关于区域性地下水开采资源的评价,原苏联、中国、美国和欧共体(含其境内次一级大的自然单元)的工作各有特色,并广泛应用各种数学方法。文中初步探讨的三个扩展定量方法应用于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的前沿问题:古水文地质问题、海洋水文地质问题及三水转化和地下调控问题,既有理论意义,也有扩大可利用水资源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主要特征值统计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2  
岩溶地下水系统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最基本的水系统,而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则是正确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西南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按西南岩溶水出露条件划分出3620个岩溶地下水系统,其中地下河系统1179个、岩溶泉系统1152个、集中排泄带岩溶地下水系统562个、分散排泄岩溶地下水系统727个,然后按岩溶含水岩组的出露条件将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裸露型(2324个)、裸露覆盖型(108个)、覆盖型(275个)、裸露-埋藏型(98个)、埋藏型(88个)五种类型。除分散排泄岩溶地下水系统外,汇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其它岩溶地下水系统有26个。在地下河系统中,汇水面积大于10km^2而小于500km^2的有1049个,占88.97%,汇水面积小于100km^2的有711个,占总数的60.3%;在岩溶泉系统中,汇水面积小于50km^2的有814个,占总数的70.66%;在集中排泄带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汇水面积大于100km^2而小于500km^2的有303个,占总数的53.91%。流量统计结果显示,流量大于1000L/s的岩溶地下水系统有286个,占总数的11.2%,流量大于50L/s至小于500L/s之间的有630个,点总数的63.73%。[   相似文献   

18.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1):19-20
大同市市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地下水源,但多年来一直处于超采状态,现状年开采量已占允许开采量的150%,致使地下水可利用量逐年减少,同时过量的地下水开采又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面沉降及产生地裂隙等。本文总结归纳出了几个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与地下水超采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校玮 《地下水》2014,(3):47-48
随着廊坊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严重依赖,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廊坊市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供水的80%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生命线的作用。对廊坊市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分析,对超采地下水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廊坊市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和配置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2007,34(1):11-11
2006年12月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到会并介绍了情况。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明了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下水补给资源总量为105亿m^3/年,可采资源量为58亿m^3/年,目前开采量为11亿m^3/年.开采潜力为47亿m^3/年,为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水资源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