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1972年尹赞勋综合大量国外资料,在我国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板块构造理论,接着李春昱、傅承义等又著文进一步介绍板块构造的基本理论,在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当时还处在十年动乱时期,板块构造这一新兴学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工作未能广泛开展,只有局部地区的探索。李春昱先生不顾古稀之年,带领西北地质研究所少数几人,首先开展了祁连山—秦岭地区的板块构造研究工作,这对我国板块构造研究起了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2.
混杂堆积是板块构造的重要遗迹之一。这种情况,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是实际存在的。自七十年代初,尹赞勋、傅承义、李春昱教授将板块理论介绍到我国以来,在喜马拉雅山、祁连、西秦岭、东昆仑、金沙江、桂西等地,相继发现了混杂堆积及板块结合带,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就混杂堆积而言,据笔者所知,在我国目前以雅鲁藏布江、  相似文献   

3.
西准噶尔西南地区古海洋地壳与板块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宝清 《地球学报》1984,6(3):137-150
<正> 引言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尹赞勋、李春昱先生1972年先后将板块构造理论引入我国,至今仅十个年头。开始曾有人担心:奠基于海洋地质的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能否在“大陆地质”的研究中得到验证,而表现在现代地质中的板块运动记录又是否能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反映。随着板块构造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赫斯、迪茨的研究,提出蛇绿岩实际上代表大洋岩石圈的碎块以后,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根据优地槽中蛇绿岩的分布来寻找已消逝的古阳盆,用大洋的扩张和闭合来解剖大陆地质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记尹赞勋教授是中国第四纪研究的先驱,也是成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倡导者之一。他对我国第四纪研究工作的发展功勋卓著。尹赞勋先生作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主持或参与了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重大活动:(1)1957年,在尹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倡导下,中国...  相似文献   

5.
仅在两年前在《地球化学》刊物上登载了祝贺我国著名地学界老前辈尹赞勋教授80寿辰的文章,而今他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令人悲痛万分。  相似文献   

6.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4,14(2):106-114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工作涉及地质学的许多分支学科。除了在古生物地层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外,他还是我国第四纪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他回国后早期的研究工作很多是第四纪研究课题,如1932年对大同火山的研究。这些成果至今仍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的重要文献。晚年他再次赴大同火山区考察(1975年),以第四纪研究为他毕生最后一次野外工作。尹赞勋先生关心和支持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和它的活动,他倡导中国第四纪研究人员与国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中国第四纪能在今天走向世界,得益于尹赞勋先生的教诲。  相似文献   

7.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于1927年在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调查研究。从三十年代中期至今,经常担任学术性和行政性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2,22(4):297-305
今年是尹赞勋院士诞辰100周年,以此文来纪念尹先生对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功绩。尹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之一,他博学多才,不仅仅在古生物学,而且还在地质学的其他分支中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在法国学习古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而且他还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第一个发掘和研究中国洞穴沉积以外的第四纪地层和化石;他对大同火山,镜泊湖,北京房山云水洞的研究都是原创性的,成为后世研究的楷模;他主编的中国地层表和中国地层表续编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必读书籍。此外,尹先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板块构造的学者。尹赞勋先生始终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运输了帮助和鼓励年轻人学习,并且与他们分享他自己的资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曾在尹赞勋教授指导和关怀下工作27年,深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支持信任,在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著文缅怀前辈,以寄托崇敬和感激之情。文章联系中国第四纪研究,通过《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的产生,以及工具书的编纂和《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的创编工作,回顾了尹赞勋教授对中国地层学理论和实践所做划时代的卓越贡献,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理论地层学先驱和中国地层学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尹赞勋院士诞辰100周年,以此文来纪念尹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功绩.尹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之一,他博学多才,不仅仅在古生物学,而且还在地质学的其他分支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在法国学习古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而且他还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第一个发掘和研究了中国洞穴沉积以外的第四纪地层和化石;他对大同火山、镜泊湖、北京房山云水洞的研究都是原创性的,成为后世研究的楷模;他主编的中国地层表和中国地层表续编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必读书籍.此外,尹先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板块构造的学者.尹赞勋先生始终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他帮助和鼓励年轻人学习,并且与他们分享他自己的资料和观点.我认为尹赞勋先生不仅仅是地质学家的杰出代表,而且是他同时代学者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1.
叶连俊 《第四纪研究》1989,9(3):227-230
际此李四光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当年受业情景,思绪万千。二院荷花池畔的憧憬、庐山野外实习及课堂受业的教诲犹历历在目。他一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开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地质科学的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高风亮节都堪称后世师表。  相似文献   

12.
范嘉松 《第四纪研究》1994,14(2):125-128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把自己整个一生贡献给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记述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的部分学术生涯,并涉及他指导年青科学工作者如何进行化石的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如何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等。所有这些教导对正在从事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年青一代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文泰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煤田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承担了第一次全国煤田预测的学术指导工作,为新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和煤炭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煤田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先生积极倡导将板块构造理论应用于煤田地质研究领域,强调板块构造格局对中国煤田分布的控制作用,这从战略上指出了找煤方向;重视构造地质与煤田地质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中国煤变质特征和有关煤岩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强调构造格局和构造作用对煤变质的影响;注重加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提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体系,并在找煤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高先生重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煤田构造研究学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板块构造说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赞勋 《地质科学》1978,13(2):99-112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古和中古时代我国常常出现光辉的地质思想的萌芽。近古以来,宋明理学盛行,儒家定于一尊,早期出现的可贵苗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但地球知识毫无进展,整个自然科学也一蹶不振,长期以来,处于混沌状态。相反,西方在古代漫长黑夜之后,到了十六世纪,所谓“宗教改革”特别是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为学术的大步前进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When plate tectonics began on the Earth has been long debated and here we argue this topic based on the records of Earth-Moon geology and asteroid belt to conclude that the onset of plate tectonics was during the middle Hadean(4.37-4.20 Ga). The trigger of the initi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is the ABEL Bombardment, which delivered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components on a completely dry reductive Earth, originally comprised of enstatite chondrite-like materials. Through the accretion of volatiles, shock metamorphism processed with vaporization of both CI chondrite and supracrustal rocks at the bombarded location, and significant recrystallization went through under wet conditions, caused considerable eclogitization in the primordial continents composed of felsic upper crust of 21 km thick anorthosite, and 50 km or even thicker KREEP lower crust. Eclogitization must have yielded a powerful slab-pull force to initiate plate tectonics in the middle Hadean.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size of the bombardment. By creating Pacific Ocean class crater by 1000 km across impactor, rigid plate operating stagnant lid tectonics since the early Hadean was severely destroyed, and oceanic lithosphere was generated to have bi-modal lithosphere on the Earth to enable the operation of plate tectonics.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ABEL Bombardment event which initiated plate tectonics including the appearance of ocean and atmosphere, we propose that the Hadean Eon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1) early Hadean(4.57-4.37 Ga),(2) middle Hadean(4.37-4.20 Ga), and(3) late Hadean(4.20-4.00 Ga).  相似文献   

16.
地球历史的地球化学节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化学成分和其他地质现象一样,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节律。文中选择大气中的CO2、海水中的δ34S和87Sr/86Sr、地壳中的K/Na为代表,介绍了地球历史发展中的地球化学节律,同时还给出了区域构造演化中的地球化学演化节律的研究实例。在此基础上,对引起地球化学节律性变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指出板块构造机制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用“开”、“合”的思路去认识地球历史的地球化学节律性。  相似文献   

17.
板块构造理论是古板块分区的基础。古板块构造分区和命名必须有明确的时空概念。按照威尔逊旋回,大洋俯冲阶段的构造分带最复杂、最明显,应该以该阶段作为分区的时间区间,一级构造单元是岩石图板块,以大洋型蛇绿混杂岩带作为分区界线;二级构造单元以地壳性质作为分区原则,可分为过渡壳和陆壳,地壳性质依据蛇绿岩(套)、沉积建造、岩浆岩组合特征来综合判别;三级构造单元是在二级构造区内以沉积岩、火山岩、岩浆岩建造的显著差异为分区原则,如岛弧弧盆带内分为弧前隆起、弧前盆地、岛弧带、弧间盆地、弧后盆地,在陆壳区内分为稳定陆壳区及活动陆壳区。四级构造单元是在三级构造区内以构造形态或局部地质特征作为分区原则,分为复背斜、复向斜、断褶带、岩浆岩带、蛇绿混杂岩带等。  相似文献   

18.
试论地球演化历史中水的总体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地球不均匀吸积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比较行星学所获得的行星演化理论、大陆进化的历史、板块运动的特点以及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对地球演化历史中水的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推论。从而对地球原始壳的特点、地球上液态水成因、地球表面缺失最初8亿年历史的原因、水的总体运移趋势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鸿祯 《第四纪研究》1994,14(2):115-118
尹赞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一位开拓者和组织者。尹先生对科学界、地质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地质教育方面,自1952年至1956年,他参加了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了第一任副院长兼教务长。在北京地质学院任职期间,他竭尽全力推进各项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学生,满足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地质人才的需求。他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成就而自豪,并长期关怀学院的成长,关怀地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缅怀尹先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推动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使之建成为当代地质教学和科研的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20.
许杰教授对安徽南部奥陶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杰教授对安徽南部奥陶系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奠基工作。著有“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皖南地史及造山运动,等数篇专著。他所创立的谭家桥页岩、宁国页岩和胡乐页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