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解析后方交会法时,若待定点在危险圆上,则有不定解;若待定点靠近危险圆,计算得的后交点坐标有很大误差。为了保证后交点的精度,文献规定后交点与危险圆的距离应该大于该圆周半径的1/5(有的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2.
《测绘译报》1960年第六期中R.K.C.琼斯《论后方交会之精度》一文中推导了下列公式,按已知边长在选点图上或在一定比例尺的草图上估算后方交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后交点适用很广,运用又很自由,深受大家喜爱。现根据我的想法提出一个用趋近的方法图解交绘后交点,供大家参考。遇有不对之处,请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4.
后方交会点在选点灵活、观测工作量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故地形测量中增设解析点以加密平面控制时多乐于采用。惟计算方法很多,不少测绘工作者为了使其简化和教学方便起见,还不断对解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上力求改进。本文采取用简单三角函数先计算两个内分角然后按一般方法针算边长和座标,是解算后方交会点的另一方法,且公式推导简捷,  相似文献   

5.
一、提要本文提出解算后方交会点位的新途径,使公式简化、计算简便。并使后方交会计算公式,符合现有的测量函数表公式,借以充分利用现成的视距计算表、坐标增量计算表、高差表和三角测量边长表。由此可将后方交会繁杂的计算过程,转换为简单的查表手续。对缺乏计算机的作业小组尤其方便。  相似文献   

6.
7.
用后方交会法加密图根控制点由于作业简便、灵活,一般作业人员多乐于采用。尤其在小比例尺测图中,遇到不易通行的地区(山区,河沟交错地区),更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在象片控制野外作业中,常常要使用后方交会变形计算,在规范和其它参考书中,只介绍了用对数计算的方法,而用函数计算的方法,只是正常图形的方法,它不适合计算变形后方交会点。这里介绍一组用计算机计算变形后方交会公式,这组计算公式不但用在变形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上,而且,也可以用在正常图形后方交会点计算。该计算格式尚未经生产实践使用,其中一定有不少的缺点与毛病,希望同志们提出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原有控制点数量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或施工放样时,常常采用后方交会法求出新点P的坐标。如图1所示,如果所选的交会点P正好落在A、B、c三点所形成的圆周上,即危险圆上,则P点的坐所标有无穷解,而且P点落在危险圆的任何位置上,α、β值均不变。以前在一些资料及教材上,提出后方交会法外业测量后,利用计算的方法判断交会点P是否落在危险圆上。如果P点在危险圆上,则要返工重测。这些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往往要影响测量工作速度。 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在外业测量前判断P点是否落在危险圆上,根据判断结果恰当地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某些测量工作中,我们经常应用前、后方交会法增设解析点,以加密平面控制。这些交会点的精度不但和观测的仪器,观测的方法及自然条件等影响有关,而且交会点在图形中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我们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根据赫尔默特公式导出了后方交会点位的精度公式,并对它进行了分析。此公式比现有的同类公式形式简单,勿须中间计算,并弥补了现行教材之不足。从而把后方交会的精度公式与计算交会点坐标的赫尔默特计算公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工作中,特殊点的定位测量,在GPS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我们会应用到"边角后方交会"的测量方法,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在没有多余观测条件时,如果已知数据或者观测数据出现错误时,尽管计算过程是正确的,但计算结果仍然是不正确的,这时如何发现计算结果的错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检查方法,经过验证,能够准确应用"边角后方交会"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中,为避免待定点接近于通过三已知点的圆周产生不定解,须在已知点展点图上用绘出观测方向线的透明胶片以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点位,根据三起算点之点位,用几何作图法找出“危险圆”圆心并作圆(或圆弧),然后分别量取该圆(或圆弧)之半径和待定点到圆(或圆弧)之最小距离,以判别待定点到该圆周(或圆弧)之距离是否小于1/5圆半径。此项工作操作繁琐,尤其在有大量的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任务时,在这方  相似文献   

15.
基线网观测的最适当权分配问题,理论方面的阐述在测绘书籍和专题的论文已散见不鲜,现在只把具体处理办法介绍一下以供大家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平板仪后方交会决定图上位置的方法很多,其中以试估法应用较广,而且多用雷曼(Lehmaun)的规则。但是雷曼的第二、三条规则仅仅适用于某些情形。各种书籍中和这类似的规则很不少,大都条件很多,不便记忆,亦不便应用,而且缺少证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最小二乘法原理,对交会点连续发展的不同形式,进行了严密的精度分析,认为各种形式的连续发展,其点位误差公式基本一致,即连续内插发展的点位误差,其余发展形式当仪器确定后(m_β为定值),M_n的值仅取决于ΣS~2的大小,且它数值上等于诸三角形间隔角顶点至所求点n的距离平方和。为便于应用,交会点连续发展的规定应为:发展次数不限,但任一交会点至连续推算这一点的三角形间隔角顶点的距离平方和ΣS~2应满足(=常数)。这个结论是符合实际的,计算起来也较方便。  相似文献   

18.
19.
在边角测量前方交会定点中(如图),如果边长与角度的观测精度配合适当,则平差计算可以非常简单,较之单用测角交会更为简便。兹将其平差方法分述于后。一、一般短程红外测距仪在1~2公里以内,它的测距中误差为一常数,例如m_s=1厘米。如果我们将测量方向的中误差配合为m_(ai)  相似文献   

20.
后方交会的计算方法很多,笔者最近曾导出一计算公式,认为比较简便适用,兹介绍如下,并欢迎批评指正。如图所示,设A、B、C三点为已知。AB=α;BC=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