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图符号作为人类经过长期数据生产、为方便阅读与交流而产生一种类似文字形象化描述,是一种通过抽象、概括、象形等手段,对空间实体进行描述的方法.本文在探索符号分类思路的基础上,对符号语义化描述及动态符号化显示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分析地图符号的语义扩展和解析地图符号的语言学实体特征,结合地图符号的数学定义,借助转换生成语法规则提出了基于语义的形式化地图符号模型。基于该模型的相关思想方法和面向对象的Visual C^++.NET编程语言设计并开发了地图符号制作工具。  相似文献   

3.
列举目前访问量较大的地图网站中所使用的地图符号,对地图符号所使用的视觉变量,符号的分类、构成、特点以及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网络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要求,为网络地图的符号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图符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地图符号系统,提出了线状符号的附属属性设置实现,并采用了程序符号的思想实现一些相对特殊的如沙丘、河流、沼泽等地图符号,成功地对国家标准系列地形图图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各种比例尺下的地图符号的绘制,完成了在Visual C 平台上所研制的地图符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点线面状地图符号定义的简化与统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鹄  钟业勋 《测绘科学》2005,30(6):69-70
从制图物体到地球椭面的映射f,椭球面到主体认识结构的映射g和主体认识结构到二维平面的映射q三重拓朴映射的存在性入手,推导了地图符号的一般表达式。再从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均以图的某一部分为定位依据的共同特征,推导了简化的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的数学定义,从而使这三类地图符号获得了简化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地形建模注重渐变地形与地形几何特征(点、线)的表达,缺乏从整体形态上对地形的描述,该文提出将语义信息引入地形建模的方法。从地形建模的认知过程出发,引入"地形语义"描述地形的整体特征,剖析了地形语义的特点,实现了地形语义的形式化表达,设计了语义参与的建模流程,建立原型系统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地形语义信息作为数据源参与的地形建模能够保留一个地形区域的语义特征,提高了DEM的保真度,该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地形建模数据源,为地形建模及其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图可视化是当今GIS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探讨了面向高性能服务器集群的可视化技术优势,解析了此技术所需符号的基础样式,编程实现了在服务器上对样式的设计,并且使用制图引擎Mapnik对地图实行高质量渲染。此研究可对GIS可视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分析地图符号的结构和特征,重点研究地图符号的描述方法及相应的描述信息.在地图符号生成时,采用了将地图符号的描述信息和结构信息与解释这些信息并生成符号的程序相分离的处理技术,大大方便了地图符号的制作、编辑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MapObject的地图符号库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胡庆武 《测绘通报》2001,(10):15-17
对 Arc/Info中面向对象的控件 Map Object实现地图符号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对比了 Auto CAD等图形设计软件组织符号的方式 ,根据地图符号的一般分类 ,利用面向对象的语言 Visual C 和 Map Object设计了基于可扩展的动态连接库的地图符号库 ,通过 Map Object的渲染功能 ,实现地图符号与符号代码索引的联系 ,可快速进行空间对象的符号化。试验结果表明 ,该符号建库技术可应用于 GIS中空间对象的符号组织  相似文献   

10.
地图符号共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空间信息共享往往侧重于空间数据的共享。针对这一现状,研究地图符号共享的核心基础——开放式地图符号统一模型,在地图符号绘制接口设计基础上,提出兼容矢量地图符号、影像地图符号、专题地图符号、栅格地图符号和拓展时间维的地图符号的统一接口模型,最后通过创建分别基于Visual Studio 2005(C#)和Silverlight 4.0的GIS符号库集成和互操作实验,验证上述接口模型具有跨语言的开放特性。  相似文献   

11.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dynamic point symbols in the presentation of quantitative data. Such symbols are of particular use in the design of animated maps and computer games. The authors examine three existing techniques of using dynamic point symbols to present quantitative data: blinking, pulsation, and rota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their effectiveness with that of classical cartographic animat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in animated map design, dynamic point symbols might be used to present not only qualitative but also quantitative data with comparable effectiveness. The results may serve as the basis for designing dynamic point symbols to be as effective as the classical techniques used in animated cartography.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推导了制图区域、地图投影、制图物体及其在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上的定位等概念,揭示了同一平面位置上可以依制图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表示多种事物的性质或量值的基本原理,阐释了对同一制图区域进行多专题制图的客观条件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符号提出了一个按层、类、目安排的3位数字编码,不仅覆盖了全部图式符号,而且还包括图外整饰、图面注记、甚至地籍测量符号,有利于数字地形测量和数字地藉测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另外,还附带提出了某些地形符号的改进意见,以期适应当前计算机绘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以及数据观测技术的进步,以动态地图和动态符号的方式进行流场可视化表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目前流场动态地图符号表达机制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采用粒子系统方法构建了流场动态地图符号表达模型,基于流场的特点,研究了视觉变量的选取对于流场动态表达效果的影响。然后,以海洋流场数据的可视化实现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可视化效果良好,可以为矢量场动态符号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是实现用户和地图可视化系统交互的关键环节,但对这一情况目前地图学界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拓宽用户界面的概念并介绍了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元素,通过分析现有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认知规律的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6.
面向模型的大比例尺制图综合框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型综合作为制图综合的一部分 ,是通过改变地图内部目标关系的表达方式 ,使地图的表达更简单 ,进而使综合更方便。结合交互式制图综合软件AutoMap ,介绍了面向模型综合的系统设计框架和具体实现 ,并着重从地图目标的空间关系、几何属性和语义关系 3个方面来分析模型综合。  相似文献   

17.
田江鹏  游雄  贾奋励  夏青 《测绘学报》2016,45(11):1352-1360
采用形式语言的方法,研究了移动地图制图的句法模型。剖析了移动地图制图的过程,将句法模型定位在制图的逻辑演算层面;结合地图表达的层次性和递归性特征,将移动地图制图的句法结构抽象为"制图词汇+句法规则"的最简形式。在制图词汇方面,建立了制图词汇的分类体系,并重点对空间关系谓词系统进行了建模;在句法规则方面,描述了句法操作规则和不同层次的句法单位描述规则。探讨了句法模型的编译流程和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对移动地图制图句法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句法模型的本质是一种使用有限规则和词汇动态生成不同地图表达形式的形式语言语法,可作为一种高阶的人机交互制图接口。  相似文献   

18.
Cartographic Design and Usability of Visual Variables for Linear Feat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response times and error rates in map-reading tasks relative to various modes of linear feature visualization. In a between-subject design study,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set of map-reading tasks generated by approaches to a traffic problem. These entailed quick and correct decoding of graphically represent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tasks first involved the decoding of one graphic variable, then of two variables simultaneously. While altern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included colour hue and symbol shape,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was communicated either through symbol size or colour value. In bivariate task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graphical elements were combined in a single displa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style partially explains the variability in people’s perception and thinking, describing individual preferences in object represent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The data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suggest that alternative forms of visualization may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performance in map-reading tasks: colour hue and size proved more efficient in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han shape and colour value. Apart from this, it was shown that individual facets of cognitive style may affect task performance,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visualization employed.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子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视觉变量是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地图条件下视觉变量以及符号构成元素在符号生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符号构成变量的概念;研究了符号构成变量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探讨了基于符号构成变量的多种符号生成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电子地图符号快速生成模块,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能够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科学性和美观性,且便于技术实现。对电子地图条件下符号构成变量及其生成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加深了对视觉变量的认识,促进了电子地图制图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也为电子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将促进电子地图符号自动生成、电子地图制图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