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些矛盾往往以突发性群体事件形式爆发。如何预防和处置这些突发性群体事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正确认识和把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护人民利益,保障经济和社会顺利、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龙江智  李恒云 《地理研究》2012,31(1):155-168
以往学术文献主要探讨旅游消费行为的局部特征,而本文旨在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对旅游消费模式进行整体性探究,试图发现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的普遍规律。本研究于2010年1月至3月对全国15个城镇的2500名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藉由前期质性研究提取的核心变量提炼出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基本模式。研究表明:(1)我国城镇居民参加国内旅游的消费模式有三种,分别为积极主动型、中间型和消极被动型;(2)这三种基本国内旅游消费模式在其旅游消费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的分异现象和规律;(3)这三种基本旅游消费模式的旅游者在人口统计特征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4)旅游动机、旅游涉入、目的地选择因素的重视程度、对各类景观的兴趣程度等具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08,(5):18-20
我国农村宅基地问题一直是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具普遍性、复杂性、最棘手的问题,它是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和诱发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因此,妥善解决好农村日益突出的宅基地问题,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县级城镇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居民的休闲时间日渐增多,休闲时间的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蒙自为案例地的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城镇居民的休闲时间利用结构已经日趋多样化,但主要还是集中于看电视、散步、书报业务学习、家庭娱乐、做家务等几项传统休闲方式,家庭内休闲在城镇居民的休闲活动中占了很大比重,这反映出休闲时间利用低水平的问题。县级城镇休闲设施和休闲产业都比较落后,影响了城镇居民休闲质量的提高和休闲消费、休闲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善城镇的休闲设施,大力发展休闲产业,从多方面引导居民科学、有效、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最终促进休闲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丁建军 《地理科学》2014,(12):1418-1427
综合比较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对于更好地实施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十分重要。基于"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24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结果表明:1在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中,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贫困相对更为突出,社会服务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落后,生态条件较好、生态负荷较小,但生态脆弱性不容忽视;2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在空间上呈"东部-北部-西南部"走向依次递增的特征,西南腹地是中国贫困的"重灾区";3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万人科技人员数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上较为相似,但在建制村硬化公路通达率、人口密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村卫生室普及率和青壮年文盲率等表征社会公共服务的指标上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付保红  杨品红  李益敏 《热带地理》2007,27(5):451-454,471
移民扶贫开发是我国政府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怒江州特困人口数量多、分布广,生存条件恶劣,属于典型的生态贫困型,大多数特困人口需要实施异地搬迁扶贫。与移民扶贫开发相比工程移民补偿高,移民后期扶持力度大。结合国家水电建设,利用国家工程移民的各种政策,把工程移民和移民扶贫开发相结合,做好工程移民的规划、选址和安置,处理好移民区的土地、生产以及发展问题,可以解决怒江州部分生态贫困型特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加快怒江州的脱贫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学地理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也日趋密切。人们不仅每天的生活需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安排,而且越来越多的工作也需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推理和决策。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而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213,自引:21,他引:213  
李平  李秀彬  刘学军 《地理研究》2001,20(2):129-138
土地利用的基本竞争模型是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的理论基础。把握土地利用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尤其是它们之间的矛盾及其地区差异,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宏观分析的有效途径。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矛盾。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选取11项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分省份计算了驱动力指数。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以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和环境安全驱动为主,而东部地区以比较经济福利驱动和食物安全驱动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森林转型及其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阎建忠  李惠莲 《地理学报》2018,73(7):1253-1267
利用MODIS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2002-2013年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森林转型的特点,探明了连片特困地区林地变化的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空间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连片特困地区森林转型所遵循的路径。结果表明,2002-2013年间,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林地面积净增加106554.75 km2,增长率为11.93%,森林进入转型后期,即森林面积净增加阶段;秦巴山区、武陵山区、西藏地区东南部、四省藏区东部、燕山—太行山区东部是林地增长的热点区域,而林地增长冷点区域则主要分布在800 mm等降水量线以北的广大区域、大别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东部;非农人口的增加以及林业工程的实施都对林地面积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森林转型主要遵循着经济发展路径和国家森林政策路径。在连片特困地区,应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同时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国家森林政策方面,应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切实保护中国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0.
云南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形式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括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形式后,深入分析了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大多设立在少数民族集聚的偏远山区,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低下,生产生活严重依赖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区的建立打断了居民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使得社区居民生存空间狭小,生活水平下降,丧失部分发展机会,在保护区建设和开发中得不到利益分配。基本结论是冲突和矛盾的解决必须基于体制的改善,必须充分考虑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基本权益。最后针对云南省的情况提出一些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质与量关系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战略是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该文运用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在探讨城市发展中质与量的辨证关系、剖析我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生态问题严重、城市功能下降、城乡矛盾突出等质量问题,强调指出,走质量效益型城市化道路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了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产业质量、强化城市建设、增强人口素质和提升城市文化等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作为连接社区居民以及驻区单位需求的基层组织--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社区信息化已经被纳入了我国"十一五"社会信息化的重点发展领域,信息化社区的普及意味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家庭.通过时社区信息化建设作用的分析,构建了社区信息化应用组成的主要框架,提出了目前在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姚士谋  陆大道  王聪  段进军  武清华 《地理研究》2011,30(11):1947-1955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的综合性课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是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全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然而,近10多年来(1996-2009年),我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  相似文献   

14.
地质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都会带来影响。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行业发展迅速,有效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但是在勘查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在社会需求量、勘察人员素质以及勘查与开发工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勘查与开发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做好对地质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地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6年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对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李立国指出,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6.
地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在城镇频繁的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高。地名管理是城镇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城镇的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使得城镇地名管理中已有的“地名命名滞后”、“管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我国林业发展新形势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新要求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期,正在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林业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确立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居民的消费驱使着生产过程和资源消耗。通过对中国19个省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的整理和碳足迹计算,并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得出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碳足迹的主要来源是用电、粮食消费和出行,并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家庭碳足迹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均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进而提出家庭层面的城镇居民低碳生活策略应该是出行方式优选、节约使用能源和提倡家庭居住模式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秦巴特困连片区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秦巴特困连片区为例,利用遥感定量测量的方法对研究区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价值进行了评估,从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构建适合于特困连片区县域间进行对比的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巴特困连片区大部分县市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的耦合度,具体表现为生态资产较低的地区,其经济贫困程度越高,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协调程度以及发展的综合水平越低,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进而得出应该将生态资产管理纳入地区扶贫大格局中的结论。最后,从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生态旅游以及生态城镇建设四个方面对特困连片区加强生态资产管理促进经济脱贫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TRIZ:研究人地关系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峰华  朱传耿  王振波  孙东琪 《地理研究》2012,31(10):1737-1748
我国地理学家认为应该加强人地关系问题的综合集成研究。目前我国人地关系问题研究, 在技术设计解决问题上尚属空白, 为此, 引入TRIZ.TRIZ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有技术系统、技术矛盾、创新等级、理想状态;解决系统中矛盾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技术系统演变的8个法则。TRIZ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分析工具和知识库, 分析工具主要包括矛盾矩阵、物-场模型与标准解法、ARIZ、需求功能分析;知识库主要包括40个创新原理、解决矛盾问题的原则、76个标准解、效应数据库。TRIZ解决问题的程序主要是识别问题、选择工具和方法、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案评估。以武汉市青山区为案例, 探讨了TRIZ解决区域人地关系矛盾问题的思路、理论、方法和强大功能, 构建了TRIZ理论解决区域人地关系问题的逻辑范式。结论指出, TRIZ不仅适用于技术领域, 也适用于非技术领域, 将为今后人地关系问题研究提供一种新视野、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