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时刻威胁着景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营。本文以大明山景区崩塌地质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阐述该区崩塌特征、典型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评价。同时将景区崩塌灾害划分为1个中易发区、1个低易发区和1个不易发区;根据易发程度及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个、次重点防治区1个和一般防治区1个,针对三个防治分区特点提出不同防治重点,为景区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4)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地质构造较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泥石流、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通过对安定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基于GIS技术平台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将地质灾害分区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大类。有针对性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以期为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姚涛  王辉  张鹏涛 《地下水》2022,(5):164-166+200
永新县是江西省内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县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遍布全县各乡镇。本文基于地表调查的地质灾害现状,综合考虑各类型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选取地层岩石、地质构造、自然坡度、自然坡高、人工切坡、矿产开采等6个影响因子,通过对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潜在发育程度的分析,运用基于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和层次分析模型的耦合分析,将全县划分为2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中易发区、2个低易发区和1个不易发区。分区结果与实地野外调查情况相符,高易发区与地质构造、地形、降雨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该评价方法可以为永新县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为山地、丘陵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针对性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庆市南川区甑子岩危岩体面临的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不同高度、不同规模的危岩体对东侧居民区的落石风险及危害性。以甑子岩处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面发育情况及崩塌落石特征确定模型尺寸,运用RocFall软件对崩塌落石的能量、速度、运动轨迹、落点位置及冲击力等进行模拟计算。以此对崩塌落石区进行落石风险评估,根据崩塌落石的动量和动能,按最危险原则法将崩塌落石的危险性分区,分为Ⅰ危险性极大、Ⅱ危险性大、Ⅲ危险性一般、Ⅳ危险性较小、Ⅴ无危险五个分区,并将此分区应用于甑子岩危岩体,评价崩子岩危岩体居民区的落石风险及危险性,确保居民安全。通过对崩塌落石区的危险性分区,可以用来指导居民区的安置和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6)
评估区主要发育有崩塌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灾害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泥石流灾害特征、危险性现状和危险性预测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崩塌灾害共发育有8处,根据崩塌规模分类,均为小型崩塌。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论述了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原则、依据和方法,有针对的提出了该工程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朱伟 《山东地质》2014,(1):41-44
通过调查,认为费县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其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大气降水关系密切。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规律、致灾因子,利用 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和 Microsoft Ex-cel数据计算功能对其进行叠加,获得各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将费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4个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为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阳泉市规划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发育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对阳泉市规划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并针对不同分区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受自然环境和技术方法制约,青藏高原岩溶发育演化和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青藏高原碳酸盐岩区的经济发展、民生设施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通过野外地质测量,岩溶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分析,泉水流量动态,水均衡计算和物探等技术方法,系统分析了四川省康定市北郊碳酸盐岩分布区的岩溶发育特征,识别了岩...  相似文献   

9.
?随着武汉市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岩溶地面塌陷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揭示其发育规律及进行危险性评价,充分收集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统计成果,结合基本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碳酸盐岩的发育情况、分带特征,得出岩溶地面塌陷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探明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武汉市三环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量化理论得出研究区的危险性等级分区类型:高危险区、较高危险区、较低危险区、低危险区、非岩溶区。综合岩溶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及危险性分区,分析得出各部分区域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工程建设和灾害治理。?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可发育溶蚀孔洞或具有规模的溶洞,这对于认识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内幕岩溶区孔洞成因与分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在我国现代岩溶发育较少,研究程度低。文章通过总结国外在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形成机理及孔洞发育特征的研究成果,探讨早成岩岩溶的油气地质意义:(1)成岩早期碳酸盐岩胶结程度差,岩石疏松,孔隙度、渗透率极高,介质空间较均匀;(2)早成岩岩溶作用与海平面升降具有明显的关系,尤其海岛或滨岸地区的淡水-海水交互带,以混合水岩溶为特征的岩溶作用较强烈;(3)早成岩岩溶孔洞发育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岛屿岩溶以发育侧面边缘洞穴为特征,而滨海岩溶以发育混合带管道为特征;(4)孔洞的发育主要受淡水中CO2含量、水流通过混合过渡带的水动力及海平面变化速率控制;(5)早成岩岩溶为研究我国地质历史时期碳酸盐岩短期暴露岩溶作用提供借鉴,对其孔洞发育分布特征的认识,将促进碳酸盐岩内幕区孔洞型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指导内幕区孔洞储层分布预测和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崩塌位于乌鲁木齐郊区景观台两侧,岩层破碎,因崩塌体变形影响道路通行及游人安全。文章对崩塌的调查情况进行了阐述,对危岩带及危岩体特征展开了逐一分析,对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掌握此类崩塌体的变形特征和成因机制,为后期灾害防治提供基础,也为同类型的灾害发育特征和变形方式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与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平台,紧扣徐州岩溶地质特征和徐州城市建设对岩溶地质调查的需求,以查明城市规划区岩溶发育特征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裸露型岩溶区和覆盖型岩溶区展开地质调查,并辅以物探及钻探等进行勘察验证,有力地提高了区内岩溶地质调查成果的精度。同时,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岩溶层组、岩溶出露条件以及发育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区内岩溶发育主要为新生代以来的浅表性岩溶,岩溶发育程度总体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强-弱”相间展布,废黄河断裂带沿线,奥陶系马家沟组和寒武系张夏组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极为发育。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与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平台,紧扣徐州岩溶地质特征和徐州城市建设对岩溶地质调查的需求,以查明城市规划区岩溶发育特征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裸露型岩溶区和覆盖型岩溶区展开地质调查,并辅以物探及钻探等进行勘察验证,有力地提高了区内岩溶地质调查成果的精度。同时,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岩溶层组、岩溶出露条件以及发育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区内岩溶发育主要为新生代以来的浅表性岩溶,岩溶发育程度总体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强-弱"相间展布,废黄河断裂带沿线,奥陶系马家沟组和寒武系张夏组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极为发育。  相似文献   

14.
赵彦宁  孙秀菲 《吉林地质》2012,31(2):117-122
本文根据吉林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及易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及防治分区,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辽宁省绥中县为研究背景,以地形、地层岩性、结构面发育程度、降雨和人类活动为评价因子,应用黄金分割原理建立崩塌地质灾害评判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绥中县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进行分区。通过该模型的应用能够更有效的对绥中地区崩塌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0,(3)
研究区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大同乡中心小学,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在对研究区崩塌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内岩质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崩塌斜坡分为三个崩塌段,长度分别为160 m、140 m和80 m,总长380 m,在斜坡上部主要发育有漂石崩塌地质灾害,在第一崩塌段南西端、第二崩塌段中部和南端基岩出露区发育有3处岩质崩塌灾害,规模均为小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风化、降雪、融雪、地层岩性以及地震等。  相似文献   

17.
贵州地质灾害发育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森林  陈革平  裴永炜 《贵州地质》2011,28(2):131-134,144
本文以地质灾害发育度为依据,对贵州省进行了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阐述了发育分区的技术方法、分区结果及分区特征。在分区结果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发育分区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东莞市东城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详细调查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东城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以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为主,认为地质灾害的发育与降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采用影响因子指数综合法评价研究区地质灾害,划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10个。  相似文献   

19.
唐捷  李明 《地下水》2022,(3):157-159
研究区位于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西北侧,在对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兰干村崩塌带孕灾地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崩塌带位于塔什库尔干河谷右岸山坡,地处构造剥蚀中高山区;该崩塌带类型划分为倾倒式,规模为中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震、持续强降雨、融雪入渗、水流冲刷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坡折带为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有利成藏区。由于受碳酸盐岩储集层特性的影响,其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特征十分明显。从储层的沉积相、物性和类型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储层对油气总体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生物骨架礁沉积区、储层物性高值区及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区为目前高产油气井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