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水水道是深水环境下的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当前,深水水道的沉积构型及级次划分已有诸多报道,但对于单一水道分类研究较少.现有主流分类方案主要依据水道侵蚀能力,然而受地震分辨率及露头完整度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基于全球26个野外露头和西非尼日尔三角洲Akpo油田X油藏的钻井岩心资料,对不同重力流相类型进行流态学...  相似文献   

2.
选取受构造活动影响较弱的Rio Muni盆地近现代深水水道为研究样本,分段测量各水道的底床坡度和曲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认为:深水水道底床坡度与曲率呈幂函数关系,水道曲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坡度条件下曲率变化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般随坡度的减小,单位坡度变化范围内,曲率的增幅加大。坡度对水道曲率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水道切谷底形和内部充填结构2个方面,其中对后者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但实质上,坡度是通过对水道内部沉积物能量的控制,进而影响了其侵蚀及充填能力,最终使水道平面形态和内部充填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深水水道砂体是深海油气的重要储集体之一,其复杂的演化规律常常影响水道砂体储层的分布,无法充分了解深水水道的演化过程是阻碍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原因之一,增大了深海油气的勘探开发难度。以新西兰深水Taranaki盆地中新统深水水道为例,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应用地震地貌学、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及技术手段,探究水道的沉积演化规律及相关控制因素。研究区水道体系可划分为5个发育期次,即残余部分结构的复合水道Ⅰ、侧向迁移的复合水道Ⅱ、垂向叠置的复合水道Ⅲ、富泥充填的复合水道Ⅳ及零散分布的复合水道Ⅴ。复合水道Ⅰ和Ⅳ呈相对顺直的平面形态;复合水道Ⅱ多为侧向迁移运动,表现为高弯曲的平面形态,而复合水道Ⅲ多为垂向叠置运动,其弯曲度较复合水道Ⅱ有所减小;复合水道Ⅴ包括多条零散的细小单水道,不同单水道的平面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各期次复合水道的演化过程可归纳为初期下切侵蚀、中期充填沉积及末期填平消亡等3个阶段。深水水道沉积演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综合控制,早期水道结构会影响后期水道发育环境的限制程度,强限制性的复合水道Ⅰ~Ⅳ经历有序的演化过程,非限制性的复合水道Ⅴ则经历了无序的演化过程;重力流规模及能量的变化会影响各期次...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对西非尼日利亚海上OML130地区近海底深水沉积进行了研究.剖析了深水水道体系各沉积单元地震反射特征,详细论述了水道与堤岸单元的外形几何特征及内部充填特征,即单一水道在剖面上为V字型,下部地震反射为强反射、低连续,代表相对粗颗粒碎屑沉积,顶部为中强振幅、连续性强、水平层状地震反射特征,反映了水道发育晩期废弃充填的特点,平面形态为高弯度条带状.在分析水道下切侵蚀与充填特征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水道体系内水道之间的3种叠置样式,研究表明平面上类似曲流河沉积体系的水道体系内,后期单一水道的发生不一定是在前期水道基础之上直接侧向迁移与顺流演化,而可能是另一个新的沉积过程,因而在不同位置展现不同的水道叠置样式.通过分析水道体系形成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区浅层与深层资料,提出了被动大陆边缘深水水道体系的沉积模式.研究认为,在陆坡上某一区域,在物源供给及海平面变化,尤其是流域地形(构造或沉积所致)影响下,使得水道体系、朵叶体系既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在顺流方向交替出现.借助近海底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对深水沉积进行研究,可以揭示沉积单元特征,从而建立研究区内适性强的沉积演化模式,为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更为成功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桌子山中奥陶统拉什仲组深水水道沉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蒙古桌子山中奥陶统拉什仲组发育一套典型的浊流沉积。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石薄片鉴定,分析了拉什仲组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划分出5种岩相类型及3个深水水道复合体。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拉什仲组水道复合体沉积特征,建立了拉什仲组深水水道沉积模式。研究表明,下部水道复合体砂岩具有向上变细变薄的特征,水道侧向迁移加积趋势明显,可能位于深水水道的弯曲带;而中部及上部水道复合体水道砂体侧向延伸稳定,二者上部均为一套粉砂岩、页岩薄互层沉积,水道复合体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可能发育于水道末端。  相似文献   

6.
深水水道沉积构型及其演化一直是沉积学界研究的热点。基于Rio Muni盆地深水区470 km2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在精细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发育的深水水道的沉积构型、演化进行探讨。主要取得4点认识:(1)深水水道的弯曲度主要受控于物源供给和海底坡度,研究区发育弯曲水道、顺直水道2类深水水道;(2)起源于陆架边缘的深水水道,物源供给相对充分,弯曲度高,其剖面往往不对称,水道壁发育滑塌或阶地,垂向演化具有侧向迁移特征,发育废弃水道;(3)而起源于中上陆坡的深水水道,其弯曲度低,剖面具有U形特征,水道壁光滑无滑塌或阶地, 主要以垂向加积为主。由于物源供给不足,顺直水道逐渐被深海泥质披覆沉积充填;(4)同一条深水水道,由上陆坡向下陆坡,随着海底坡度的降低,其弯曲度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构型分级是深水油气高效开发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指导方法。目前关于深水水道沉积体的构型分级方案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和标准,造成同一沉积单元的构型划分存在规模和成因等多解性问题,这制约了深水沉积理论的发展和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在不同构型单元的沉积规模、叠置关系、时间跨度以及成因演化等基础上,采用正序分级原则,建立了相对系统的深水水道沉积体构型分级方案和结构样式。方案将水道沉积体划分为11级构型单元,1级单元为沉积颗粒段,包括孔隙非均质性、颗粒非均质性和填隙物非均质性;2级单元为纹层,多表现为平直状、波状、弯曲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3级单元为岩层内均质段,如鲍马序列某一段;4级单元为岩层,如完整鲍马序列;5级单元为岩层组,包括“单一韵律叠置”和“砂体泥岩互层”两类;6级单元为次级水道单元,多呈透镜体型和楔形体型;7级为单一水道,可划分为层状充填、束状充填、侧积、切叠以及块状充填5种类型;8级单元为复合水道,由多期单一水道叠置,9级为复合水道系列,为多期复合水道叠置,8级单元和9级单元按其内部水道组合关系均可划分为离散型、拼接型和紧凑型三种类型;10级单元为水道体系,包括限制性、半限制性以及非限制性水...  相似文献   

8.
深水水道是深水环境下的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当前,深水水道的沉积构型及级次划分已有诸多报道,但对于单一水道分类研究较少。现有主流分类方案主要依据水道侵蚀能力,然而受地震分辨率及露头完整度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基于全球26个野外露头和西非尼日尔三角洲Akpo油田X油藏的钻井岩心资料,对不同重力流相类型进行流态学解释,将水道内部岩相简化为高密度浊流相(HTL)、低密度浊流相(LTL)以及碎屑流相(CL);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重力流相在水道内部占比,划分出9种单一水道类型: 高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HTL>70%)、低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LTL>75%)、碎屑流单一充填水道(CL>60%)、块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70%、LTL=40%~20%、CL<30%)、含砾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70%、LTL<30%、CL=15%~50%)、层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5%~60%、LTL=40%~75%、CL<20%)、夹碎屑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LTL=40%~75%、CL=20%~40%)、等相混合充填水道(HTL=20%~40%、LTL=20%~40%、CL=20%~40%)、含砂砾质混合充填水道(HTL<50%、LTL<60%、CL=40%~60%)。根据野外露头及划分方案在深水油田实际应用,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类型水道在垂向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即碎屑流相充填的水道往往发育在水道体系底部,高密度浊流相充填的水道类型靠近水道中下部,而低密度浊流相充填的水道主要位于水道体系中上部。方案根据不同重力流相充填的百分比,对不同水道类型进行了明确定义,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与可操控性,同时对于深水水道储集层预测及储集层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秦岭三叠系地层主要由深水沉积物组成。选取西秦岭直合隆地区出露较好的三组剖面进行研究,按重力流类型及静水条件下所发生的沉积现象,总结出六种岩石相类型,即滑塌岩相(F1)、碎屑流相(F2)、超高密度流相(F3)、高密度浊流相(F4)、低密度浊流相(F5)、深海泥岩相(F6)。通过对三处剖面的横向追踪对比,结合不同沉积环境下表现出特定的岩石相占比及砂体堆叠样式,共识别出限制性水道、弱限制性水道及水道天然堤三类沉积单元。限制性水道中砂体叠置关系复杂,以超高密度流相占主导地位,次为碎屑流相;弱限制性水道中砂体叠置较规整,以超高密度流相占主导地位,次为低密度浊流相;而水道天然堤表现为砂泥互层(总厚度约15 m),主要为低密度浊流相和深海泥岩相。最后建立了研究区内深水水道沉积演化阶段模式图——早期限制性环境下水道较顺直,水道较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中期限制性环境相对早期有所减弱,水道弯曲度增大,水道变宽,出现溢岸沉积,砂体叠置关系复杂;晚期为弱限制性环境,弯曲水道两侧发育天然堤,砂体叠置规整。本次研究利用野外露头建立的深水水道沉积演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其相关的重力流演化过程及发育期次,对全球其他类似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曲流水道的识别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水水道是深水沉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单元,其作为潜在的油气储集体也被油气行业所关注。深水水道多处于深水环境下的沉积地层中,因此对于其直接的观测和研究都比较困难。基于近年新采集的多道2 D和3 D地震资料,利用相干时间切片、RMS均方根振幅、3D振幅可视化等地球物理手段对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水道进行了识别和研究。该水道为更新世深水曲流水道,与来自中南半岛的浊流侵蚀有关,水道呈SW—NE向展布,侧向侵蚀特征明显。3D振幅可视化图显示该水道轴部为强振幅反射,推测为富砂充填,其余部分为弱振幅反射,推测为富泥充填,这点与世界已钻水道特征一致。深水曲流水道的形成过程和内部结构复杂,其内部砂体与泥岩常互层出现,泥岩的封堵作用会阻碍流体的流动或形成超压,同时也可起到良好的盖层作用,因此对于深水曲流水道的勘探和开发要重视这个问题。 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琼东南盆地钻井及典型地震相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两种类型的储层:第一类为形成于浅水环境的储层,包括扇三角洲砂体、滨浅海相滩坝砂体和台地碳酸盐岩;第二类为形成于深水环境的储层,包括盆底扇和峡谷水道等低位砂体。其中,深水区广泛分布的海底扇、峡谷水道砂体和台地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深水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2.
周伟 《古地理学报》2021,23(6):1082-1093
深水水道是发育于大陆坡—海底平原的一种常见地貌。单向迁移水道是深水水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成因主要源于垂直陆坡走向浊流与平行陆坡走向底流(即等深流)的交互作用。单向迁移水道的迁移—建造特征目前存在2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其一为下游迁移模式,即水道顺着等深流的流动方向单向迁移,该模式下水道建造特征表现为非对称“U”形或“V”形剖面形态、顺直—低弯度平面特征、外堤岸缺乏,以水道内的侵蚀—充填建造为主。其二为上游迁移模式,即水道向等深流的来源方向单向迁移,该模式下水道建造特征表现为非对称“鸥翼”状剖面形态、低—高弯度平面特征、外堤岸单侧较发育,以水道—堤岸建造为主。这2种截然不同的迁移—建造特征表明交互作用成因的深水单向迁移水道的形成机制及古海洋学意义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现代化的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模拟实验(如数值模拟、水槽模拟)、地质露头分析和近海底流体原位观测可能是解决该争议的最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铅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国铅锌矿产地数据3000多处,铅锌金属储量1亿多吨,铅锌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鉴于铅锌矿床的分类一直以来极具争议,应矿产资源定量预测需求建立了铅锌矿床预测类型分类方案,并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结合,提出了以成矿作用为一级要素,容矿围岩为二级要素的5类13亚类铅锌矿床类型划分方案。总结了全国铅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多期次、多旋回的造山带环境是铅锌矿床发育的最有利部位,元古代是火山岩型矿床发育的主要时期,古生代是沉积型铅锌矿床发育的重要时期,中、新生代是岩浆型铅锌矿床发育的全盛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演化与铅锌成矿的关系,并提出了成矿时代确定、成矿关键地质要素厘定、构造环境分析等因素是影响成矿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类型与叠置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浅水湖泊三角洲在中国许多陆相盆地中广泛发育,其中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平原最主要的砂体类型,它们大多呈现河道频繁改道、多级交叉及叠置的特点,往往形成极为复杂的地下储集层相互叠置的分布格局。基于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的测井曲线特征,系统总结了浅水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河道类型与砂体叠置模式,并且分析了其对三角洲平原储集层砂体对比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分流河道河型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非典型辫流河型、非典型曲流河型和过渡型,其共同点是规模小、下切浅、分支快;而分流河道的叠置存在5种基本模式;河型与叠置特点决定了分流河道中泥质夹层分布存在2种基本类型,即平行分布式泥夹层与低角度侧积泥夹层。利用分流河道类型与叠置模式,可以分析河道发生变化的位置及井间砂体的连通情况,对储集层对比及连通关系分析具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大西洋洛克尔海槽东北部水深约1 000~ 1 000 m 处有两个大型沉积物波发育区。波长1 ~ 2 km,波高18 ~ 20 m,分布面积分别为350 km 2 与 20 km 2。沉积物波向上坡迁移,内部包括上攀床形单元、不对称波形单元及正弦波形单元。前人提出的大区沉积物波挪威海底层水溢流成因及小区沉积物Lee波迁移模式都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古气候及古洋流资料,研究区内沉积物波各单元形成时具备内波形成的条件,内波的发育与等深流的活动密切相关。运用内波理论可对沉积物波各构成单元作出合理的水动力学解释,研究区内两列同向内波的叠加、单列内波及内驻波先后作用海底,可分别形成大型上攀床形、不对称波形及正弦波形单元。  相似文献   

16.
古河道调查对于防震减灾、城市规划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徐州地区岩、土层具有显著电性差异的特点,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全新世古河道进行探测.首先通过地电模型数值模拟和钻孔附近现场试验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全新世古河道的有效性及装置形式选择;然后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断面、平面及三维成果图进行分析;最后通过钻孔资料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进行验证.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全新世古河道在电阻率图件上表现出典型的电场响应特征,通过响应特征分析可以获得古河道形态及地层结构等信息;高密度电阻率法偶极-偶极装置对覆盖层结构变化极为敏感,异常强度大,并且在地层分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古河道调查的首选装置;通过在调查区内布置多条测线,并借助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可以实现目标体三维空间解释,解释结果直观地展现出全新世古河道三维形态及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建平  刘子玉  陈莹  韩雅坤 《地质科学》2023,58(4):1340-1353

渤海海域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是渤海重要的勘探开发储层类型,沉积于湖盆浪基面以上的滨浅湖中,以分流河道砂岩和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骨架砂体,前缘席状砂分布广泛,前三角洲沉积以浅湖相为主,垂向沉积层序不连续,不具有典型的吉尔伯特型三层式沉积结构为显著特征。浅水三角洲形成于稳定的坳陷湖盆环境,沉积物供给相对平衡的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下。依据河口分流作用演化的不同,水体极浅时,三角洲进积易形成分流河道向湖泊的长驱直入,形成枝状的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和天然堤极为发育;水体相对较深时,分流河道会在河道分支处堆积河口坝或分流沙坝,并由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连接形成朵状前缘砂体,分流砂坝极为发育,河口坝外缘的席状化沉积物,包括天然堤、决口扇、溢岸不连续砂等都可成为连通储层。在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砂体连通性好、分布面积较大,多形成构造油气藏,包括断层油气藏和背斜油气藏;分流河道型三角洲由于砂体多孤立状,分布面积小、连通性差,易于发育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8.
The Lucia Chica channel system is an avulsion belt with four adjacent channels that progressively avulsed to the north‐east from a single, upslope feeder channel. Avulsion occurred from underfilled channels, leaving open channels that were reactivated by flows stripped from younger, adjacent channels. Differences in relief (height from channel thalweg to levée crest), sinuosity and levée stratigraphy between adjacent channels correspond to relative channel age, and indicate a change in channel morphology and architecture with time. Potential triggers for the change over time include differences in gradient, flow behaviour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nel evolution. Gradient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major control on channel formation and avulsion because adjacent channels formed on the same gradient. Based on available ultra‐high‐resolution remote imaging obtained with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differences in adjacent channel morphology are interpreted to be primarily a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channel maturity. The interpreted sequence of channel maturity involves erosional channel inception through scouring and incipient channels (defined by linear trains of scours) prior to development of continuous thalwegs. Channel narrowing,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levées, increasing channel relief and development of sinuosity occurred as channels evolved. The evolutionary sequence interpreted from the high‐resolution Lucia Chica dataset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intrinsic controls of architecture for single channel elements. In addition to helping bridge the gap between outcrop and industry‐standard reflection‐seismic data resolutions and scopes, interpretations in this study also expose potential problems with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s in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distributary systems, and provide potentially important analogues for evolutionary morphologies not resolved in other deep‐water channel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深水区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层速度与Q值的经验公式和对射线参数进行泰勒展开的方法,以及二维有限差分声波波动方程波场数值模拟技术,为海上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资料采集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野外施工的观测系统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案等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