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3月20日是我国著名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谢毓寿教授九十寿辰.谢老1944年开始投身地震工作,是我国在解放前就开始从事地震学研究的少数几位地震学家之一,也是目前仍然健在的唯一一位见证和参加了我国整个现代地震学发展过程的人.  相似文献   

2.
美刊《加利福尼亚地质》1981年1月号刊登加州矿物地质局地震学计划负责人舍伯恩(R.W.Sherburne)撰写的题为《地震学计划》的文章,译载如下:引言1980年是加州矿物地质局(California Di-vision of Mines and Geology)成立100周年,也是该局研究地震学的10周年。1970年该局首先聘请了一名地震学家,此后,制定了一项地震学计划,并成立了由五位地震学家组成的地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斯·巴特(Markus Bath)是国际上知名的地震学家,他今年64岁,于1916年生于瑞典的卡特里内霍尔姆。他于1949年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39~1949年在该校的气象研究所担任助教,1949~1961年在该校任地震学和气象学助理教授,1961~1967年为地震学副教授,从1967年起升为地震学正教授。  相似文献   

4.
秦馨菱 《地震学报》1990,12(2):218-220
鹫峰地震台是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今年是鹫峰台建台60周年,也是鹫峰台创建人李善邦教授逝世十周年,现发表秦馨菱教授的记述文章,以缅怀老一辈地震学家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除有数百名地震学家之外,已有地震台站645个.其中有人值守的专业台站292个,有人值守的地方台站113个,无线传输台站119个,有线传输台站121个.在有人值守的专业台站中,用于国际交换的Ⅰ类基准台24个,Ⅱ类基准台64个,以及部分资料用于国际交换的数字化台9个.以上数字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我国地震事业六十年来,特别是建国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也是对老一辈地震学家的告慰.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海原8.5级大震,至今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海原大震在我国地震学史上一直占有着重要地位,它与我国现代地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今适逢六十花甲,我们纪念它,不是没有意义的。一、我国现代地震科学的发展,是从海原大震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据墨西哥《至上报》报道,墨西哥和美国的地震学家们预测,1991年墨西哥首都有可能发生一次类似于1985年9月19日发生的、造成1万人死亡的大地震。这种预测的根据是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地面在慢慢下沉,震中可能位于墨西哥城西南约325公里的格雷罗州中部的一个长130公里的地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地震学家辛格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戈尔登地质研究中心的地震学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即将发生在北美下方的微震群可能会对地震学家做好大地震的防备工作有所帮助——但前提是地震学家必须学会解读这些颤动事件。过去几周,位于西雅图市的华盛顿大学地震学家一直处于高度警戒状态。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8.
现代地震学和地球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安艺敬一先生2005年5月17日在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逝世,享年75岁。安艺敬一教授被公认为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著名的地震学家和现代理论与观测地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Quantitative Seismology被认为是地震学家的“圣经”。安艺敬一教授生于1930年3月3日,1958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1984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之后任南加州大学教授和地球科学系主任。他创立了著名的南加州地震中心。1979年他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荣誉会员、美国地震学会…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家里克特。美国人,1900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20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进修。1927年任帕萨迪纳地震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地震学家伍德指导下进行地震研究工作。192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37年为地震学助教,后升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欧共体地震合作研究项目王培德(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欧洲是近代地震学的起源地之一,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地震学家,为地震学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现在仍有一批国际著名的地震学家在欧洲工作。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轻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接触过最近几届 AGU 会议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汇刊》的论文摘要合订本的地震学家都会很清楚地知道,在本报告所涉及的时期内(1983—1986),地震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地震学部分的论文摘要数目已从1982年秋季会上的188篇,增加到1986年秋季会上的大约320篇。虽然在研究经费紧张(实际研究经费这几年在下降)和地震学家的就业机会看来一直不错的时期(至少在我们中大多数人的工作期间是这样),研究工作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在过去的4年里,在地震学的研究方面,这无疑算不上主流。在本报告所涉及的时段内看到了联合的办法带来了地震学几个领域的鲜花怒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庆松光雄     
庆松光雄是历史地震学家。1907年生于日本本乡西片町一个药学家家庭。幼年曾随其父在中国大连生活过。1934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史学科,毕业论文为“汉朝的奴隶制度”。毕业后曾在一中学教日本历史,四年后进入东京大学大学院,开始了他毕生从事中国地震史料的研究。1976年7月3日在登白山时逝世。  相似文献   

13.
兰州观象台     
1 兰州观象台概况 兰州观象台的前称是兰州地震台,始建于1953年。当时位于兰州市翠英门兰州大学内(现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装有小51型地震计,1954年1月22日正式记录。为了迎接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我国在兰州市刘家坪建成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观象台,是我国综合性地球物理观象台之一。台址由中国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和前苏联著名地震学家果尔什科夫和基尔诺斯选定。地处我国地理位置的中心,南北地震带中部、兰州东盆地盐场堡以北、白塔山以东、黄河北岸Ⅲ级阶地的后缘,距黄河最近约1.5 km,距城区5 km,海拔1 5…  相似文献   

14.
<正>1975年开始,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布设数字地震台网。地震观测质量的提高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地震学家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获取和分析海量信息,增进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的认识。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加速我国地震观测技术现代化进程,建立可用于多种科学研究的全国性高质量数字地震数据库,1982年国家地震局做出通过中美地震科技合作建设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决定。经有关部委同意,将  相似文献   

15.
苏《地球物理学》杂志1980年第11期载文介绍博尔特(B.Bolt)著的《地震学入门》(Earthquake:A Primer)一书,摘编如下:著名地震学家、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博尔特著的  相似文献   

16.
1 台站简介兰州观象台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甘肃省内陆续布设的4个台之一。1954年1月22日甘肃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诞生了,从此揭开了甘肃省地震事业的序幕。1956年我国为迎接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建立了7个综合性的地球物理观象台,兰州观象台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刘家坪上,台址是前苏联的著名地震学家果什科夫,基尔诺斯与新中国地震事业的奠基人,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亲自选…  相似文献   

17.
茂业从来靠苦勤木树多年始成荫清风明月好光景夫子之德长追寻1999年12月28日是日本著名地震学家茂木清夫教授70寿辰。作为茂木教授的学生,我们恭祝茂木教授健康长寿。笔者撰写的《日本著名地震学家和岩石力学家茂木清夫生平简介》曾在本刊1989年第12期刊出。祝贺茂木清夫教授70寿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耿乃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体土力学研究所@许东俊  相似文献   

18.
横波分裂技术进行地震预测在冰岛取得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罗伯特·盖勒在1997年发表文章否定在现阶段能够实现地震预报以来,国际地震学界对能否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总体上说,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地震学家中,对地震预报持悲观态度的占主流。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地震学家在地震预测、预报领域...  相似文献   

19.
IRIS计划简介     
观测台网对于地震学来说,就好像望远镜对于天文学,加速器对于物理学一样重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配套的全球地震观测系统,显然会大大促进地震科学的发展,这是全世界各国地震学家们的共同愿望。在美国,由从事地震学研究的40多所大学和其它研究机构于1984年5月8日建立了地震学联合研究组织IRIS(The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这样的一个机构(有时也叫做非盈利性的公司),该机构于1984年5月向美国国家基金会(NSF)  相似文献   

20.
一项与北欧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的地震学家有关的研究计划最近开始实施。这一长期计划的目标是减轻地震损失和加强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该计划是由欧洲理事会发起的。在1980年通过的一项决议中,该理事会强调了在欧洲的5个实验场集中进行地震预报研究的重要性,其中的一个实验场就是南冰岛地震带。根据这一决议,北欧的地震学家们就在冰岛实验场开展合作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适当的初始步骤是建立一个数字化数据获取系统,并在该系统周围进行地球物理监测和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