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地区风沙活动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49-1984年的降水和蒸发资料,本文分析北京地区风沙活动的气候原因,阐明风沙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用扬沙能力表示风沙活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对中山站附近2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拉斯曼丘陵地区的岩石圈厚度为140km,在地壳内22km处有一高导层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云南中东部“5.23”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特征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次过程前期全省晴热高温,早晨近地层“干暖盖”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累,夜间700hPa切变线和低涡南下致使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天气,强降水期间具有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环境。强降水发生在对流层低层能量舌尖附近。强降水的水汽源地是700hPa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输送的丰富水汽与850hPa层上偏东风输送的次强水汽中心。  相似文献   

4.
羊卓雍湖地区面积8600平方公里。在区内用网格法和随机布点法,采土样54个,采水样53个。分析了土壤中的14种元素(Cr,Cu,Pb,Zn,Zr,Be,Ni,Co,Mn,Ti,Ga,Yb,Y,V)含量,以及水体中的8种元素(Cr,Cu,Pb,Zn,Ni,Co,Mn,V)含量。用偏度-峰度法和偏态系数检验了土壤中的元素,并统计了土水环境背景值。检验结果表明,本区土壤中,除Mn,Yb的含量属对数正态分布外,其余12种元素含量均呈正态分布。水体中地表水比地下水的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5.
应用云南蒙自探空站2001~2004年的高空风、特性层资料分析了滇东南上空冬、春季副热带急流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大气层结的影响,结合蒙自711数字化雷达站在其春季(3~4月)中观测到的强冰雹云回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高空副热带急流是造成滇东南地区大气不稳定层结的重要因子之一,天气系统触发不稳定大气层结产生强冰雹云,副热带急流具有加强、维持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图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匿的编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编制土壤背景值图的基础资料有302十样点的无素测定值和运用计算机制图和因素分析法揭露的元素区域分布规律。土壤背景值图是采用分级统计图的形式。其制图单元:山区以母岩,平原地区以成土母质类型和土壤质地作为划分依据;背景值的数量分级采用显著性检验分级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6 - 2010年丽江市气象台站观测的冰雹观测记录、短时强降水及民政部门提供的冰雹灾情资料,并结合丽江CINRAD/CC雷达观测资料中的垂直液态含水量VI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VIL在18 kg/m^2上下时预示着发生冰雹的可能性极大,如果后续VIL值有跃增性增长,并短时(1-5个体扫)达到30 kg/m^2以上,此时可以肯定将发生冰雹天;非汛期期间,VIL值远远小于汛期期间;短时强降水中,当VIL≧1 kg/m2持续维持4个体扫以上时,则有可能出现持续性降水或强降水,历史概括率为40/49=81.6%;当VIL≧5kg/m2时有可能出现短时性强降水,历史概括率为25/49=51.0%.但由于距离等的原因,出现强降水时VIL值仍可能为零,即VIL值对强降水没有明显指示作用的仍占了18% (5/18)的比例,因而是业务应用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1992年12月长城站附近三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1s到4096s的低频信号数据),得出菲尔德斯半岛风谷断裂电性主轴为北东110°,半岛地壳厚度为22.3km,壳内含四个主要电性层,厚度分别为:1.3km,6.7km,1.2km和13.3km,其中上地壳为9.2km,下地壳为13.1km。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倒春寒"灾害性天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倒春寒灾害性天气的标准,对1960~2004年的倒春寒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描述了倒春寒过程的天气特征和造成的严重灾害,发现其中的最严重的倒春寒过程的特征,对倒春寒过程进行了分类,并且提出建立较为统一的倒春寒标准的建议。对云南冷空气过程进行了路径分析,发现云南冷空气路径有4条,它们是:西北路径、北方路径、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而倒春寒过程的冷空气路径主要是北方路径和东北路径,东北路径是云南省最多的一条冷空气路径,而北方路径却造成云南省最强的一次倒春寒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的8.1级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西段的一条北西西向走滑断裂上,从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断裂。断裂沿北西西向的河谷北岸发育,是阿尔喀山的南缘断裂,断裂构造地貌非常清楚,是一条可以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断裂。从运动学背景看,本次地震的主动盘为断裂的南缘,且地震破裂自西向东发展,震源深度较浅,所以位于断裂北盘和西侧的新疆且末、若羌等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地震的震感反映并不明显;而震中东侧的格尔木和南侧地区的震感反映较强。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运动学背景和现有的地震参数分析,这次东昆仑8.1级地震发生在巨大的东昆仑断裂西段,由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块体向东逃逸和旋转运动,造成断裂左旋扭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