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华北地台沉积岩型金矿床的找矿勘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地区沉积岩型金矿床主要赋存在中上元古界长城系和蓟县系巨厚钙-镁碳酸盐岩内,金矿化受层间角砾岩带控制。相比之下,内蒙古中西部沉积岩型金矿床主要产出在上元古界青白不钙质粉砂岩和板岩内,矿父母产状受层间构造破碎带控制。尽管上述金矿床的成矿环境、赋矿围岩和成矿时代存在一定差别,但是它们均以埋藏浅、规模大、物质组分简单和易选冶为特点。为突出这两类金矿床的区域性特征,前者命为“长城式”,后者则确定为“阿拉  相似文献   

4.
西澳Wallaby金矿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是译者根据前往澳大利亚考察时带回的 Wallaby特大型金矿材料整理翻译而成.文中对Wallaby金矿的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式的表述值得我国同行借鉴和学习,其工作方法及找矿思路特别有利于我国勘查部门开展隐伏金矿的找矿.  相似文献   

5.
华北和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前寒武纪地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些学者提出华北克拉通在新元古代早期之前与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圣弗朗西斯科-刚果克拉通)相邻,但缺少证据;本文总结两个古陆地质记录,为评价这一古构造格局模型提供线索。两个古陆陆壳生长的峰期均为~2.7 Ga前;不同之处是,华北古陆经历了显著的~2.5 Ga前的陆壳生长和改造,而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则似乎没有。华北古陆2.4~2.2 Ga期间发育少量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和花岗岩,~2.1 Ga前后广泛发育裂谷火山-沉积建造及侵入岩,2.0~1.9 Ga发育超高温变质作用和类似弧岩浆活动,导致两个克拉通(东、西华北克拉通)拼合形成统一的华北古陆;同一时期,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南、北缘发育2.4~2.0 Ga岩浆作用,指示长期处于大陆边缘弧或者岛弧背景,~2.0 Ga还发育超高温变质作用。两个古陆都发育~2.0 Ga前类似大陆边缘弧特点的岩浆活动,只是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时代稍早。1.8 Ga以来,两个古陆均发育多期岩墙群,部分基本同期,如~1.78 Ga岩墙群、~1.7 Ga岩墙群和~0.92 Ga岩墙群等;不同的是,华北古陆发育约1.3~1.2 Ga岩床/墙群,而圣弗朗西斯克拉通发育~1.5 Ga岩墙群。1.8~0.8 Ga,两个古陆上都断续发育(火山)-沉积建造:1.8~1.6 Ga以及1.4~1.2 Ga,两者的沉积建造同样以石英砂岩等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较少;1.2~1.0 Ga前,两者的记录均较少,或暂不能确定;1.0~0.8 Ga,两者均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1.6~1.4 Ga,华北古陆发育碳酸盐岩建造,而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则发育碎屑岩建造。华北古陆新元古界地层中碎屑锆石常显示~1.5 Ga的峰值,该期岩浆岩鲜少报道于华北古陆,但却见于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两个陆块都发育太古宙-古元古代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古元古代石墨矿、中新元古代沉积-喷流型铅锌矿等。不过,华北古陆发育的古元古代硼矿、菱镁矿,中元古代碳酸岩型稀土矿等在圣弗朗西斯科不发育;而后者发育的绿岩带型相关金矿、镍矿、祖母绿宝石矿等,华北似乎不发育。另外,0.7~0.5 Ga,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周边广泛发育泛非期造山带,而华北古陆并没有这一事件的明确记录;显生宙,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相对稳定,中生代与刚果克拉通分离;但华北古陆内部经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峰期在中生代)。华北与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前寒武纪是否相邻还需进一步地质对比和古地磁工作,尤其应关注约2.0~1.9 Ga岩浆-变质(造山)事件、约1.8~1.7 Ga岩浆-沉积(裂谷)事件以及约0.9 Ga岩浆-沉积(裂谷)事件。从地质记录的相似性角度来看,华北东南缘与圣弗朗西斯科南缘的地质记录相似性最大,可延续性最强,最可能相邻。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金矿带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形成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地块上,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中心区域。渤海湾盆地的结构、构造记录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构造过程。文章综合10a来据三维地震资料揭示的渤海湾盆地构造,和20a来渤海湾盆地周边华北克拉通区域中、新生代构造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系统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期间,渤海湾盆地深、浅部的构造机制分别为:中生代浅部构造机制是挤出构造成因,深部构造机制为局部有限的拆沉+底侵模式;新生代构造机制是北西向壳内伸展机制,与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激发的软流圈的东扩远程效应和太平洋俯冲带的跃迁式东撤的联合效应——区域性"西进东退"的深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华北克拉通上地幔变形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亮  郑天愉 《地质科学》2009,44(3):865-876
华北克拉通从稳定到破坏的演化过程对有关地球动力学的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研究其独特的演化历史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上地幔矿物晶体的各向异性记录了上地幔发生构造变形的信息,研究上地幔地震波各向异性能够揭示现今和构造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华北克拉通地区所进行的高密度、覆盖广泛的地震波横波分裂观测研究结果。横波分裂的快轴方向与绝对板块运动方向的不一致,以及横波分裂参数快速的空间变化特征表明了华北克拉通的SKS横波分裂主要反映上地幔的变形。观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保留了克拉通较弱的各向异性特征,其西端体现了元古代克拉通拼合的变形特征; 中新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事件以不同的机制主导了华北克拉通中部和东部的上地幔变形,在东部地区北西—南东向的拉张应力作用使得快轴方向平行于拉张方向,而在中部则因受到较厚岩石圈的阻挡使得地幔流动改变了方向,因此造成了北东和北北东向的岩石圈拉张。  相似文献   

9.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是目前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鉴于目前一些文章在表达克拉通状态时引用的地质图件不准确,忽略了华北克拉通从古至今的不同阶段的演化,不能正确的表达克拉通在破坏之前或之后的状态,本文强调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的状态是研究的重要基础。华北克拉通是经历过多期克拉通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在晚侏罗世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之初出现了区域性隆起,全区缺失上侏罗统沉积。在早白垩世早期,出现了区域性的伸展活动,断陷盆地形成,克拉通南、北缘伸展活动最强,北部燕山构造带以出现变质核杂岩为特征,南部出现宽裂谷型盆地。早白垩世中期华北克拉通东部普遍出现了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上以出现窄裂谷型盆地为特征,沿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带断陷活动最强。这些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揭示,经历地表抬升后,克拉通破坏之初的岩石圈热而弱,从而形成变质核杂岩或宽裂谷型盆地。这期间的破坏强度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受控于早期岩石圈地幔的结构。经过早白垩世中期的大量岩浆活动之后,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岩石圈温度降低、强度变大,从而利用早期大型断裂构造形成窄裂谷型盆地。这现象支持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的岩石圈减薄是以逐渐拆沉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1.
华北克拉通若干脉状金矿的黄铁矿标型特征与流体成矿过程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李晶  陈衍景  刘迎新 《矿物岩石》2004,24(3):93-102
通过对华北克拉通若干典型脉状(造山型)金矿流体成矿过程的研究分析发现:其可分为3个阶段,对比不同阶段黄铁矿的矿物学、微量元素和热电性等方面的特征,显示中阶段细粒黄铁矿(烟灰状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复杂,含量较高,金含量也明显较高,相应的金矿石品位较高;中阶段黄铁矿多呈灰绿-黄绿色,晶形常为五角十二面体,自形程度低(他形-半自形),粒度细小,晶体表面平滑度差,凹入角发育,表面自由能高,吸附金的能力强,载金能力增强;中阶段黄铁矿热电性较强。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认为杂质元素加入导致黄铁矿晶格畸变,电荷不平衡,热电性增强等一系列现象;使黄铁矿的结晶学特征、成分和热电性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标型特征,可作为有效的金矿勘查的直接标志。富金的烟灰状黄铁矿快速沉淀于热液瞬时过饱和或物理化学性质瞬时巨变的条件下,流体沸腾和混合是最重要机制。鉴于黄铁矿标型特征的演化和形成机制与陆陆碰撞体制流体成矿作用的3阶段模式(即CMF模式)完全吻合,借助CMF模式进一步分析烟灰状黄铁矿在脉状造山型金矿床中的发育时间和空间,为CMF模式补充了矿物学方面的支持,同时,赋矿断裂带的脆韧性转变带、挤压向伸展转变期最有利于流体沸腾和混合,是高品位脉状金矿床形成的最佳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12.
华北陆台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华北陆台大多数的金矿床均产在绿岩带及与之有成因联系的岩浆岩中。绿岩带金矿可划分为原生金矿床和再生金矿床两类。原生金矿床可细分为层控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再生金矿床主要为与交代重熔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金矿。地层岩性、构造和岩体是绿岩带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绿岩带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成矿流体为富含CO_2的多成因混合热水溶液。成矿作用常是多期、多阶段。华北陆台绿岩带金矿同世界绿岩带金矿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以排山楼金矿床和八亩地金矿点为例,总结了华北陆台北缘韧性剪切糜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①地处地体边界的多期复杂活动带;②韧脆性剪切富集金,矿化局限于糜棱岩内;金矿与韧性剪切糜棱岩二者同生;③含金纹带状集合体组成主要为细粒石英和黄铁矿;④矿体呈透镜状,金的集合体在糜棱岩中与糜棱面理呈整合关系;⑤矿石主要组分不是简单的裂隙充填物,而是动态重结晶的产物,表明成矿是活化或复活的韧性剪切作用的产物;⑥蚀变为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勘查和开发直接对象的含金地质体是金矿床工业价值的决定性要素,是金矿床地质特征的本质规定,也是人们最易识别和掌握的直观标志,以此作为金矿床工业类型的分类基础,划分出10类金矿床:(1)石英脉型;(2)糜棱岩型;(3)蚀变碎裂岩型;(4)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5)角砾岩型;(6)矽卡岩型;(7)微细浸染型;(8)红土型;(9)铁帽型;(10)砂砾层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矿床(Ⅱ):金矿地质勘查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和所谓“新”类型矿床(规模不一定很大)为重点,对冀东北-辽西地区、胶东地区、西南三江地区、西藏地区、滇黔贵和陕甘川金三角区、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新疆-青海地区和华东-华南地区近年来金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与中国西部卡林型金矿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美国的卡林型金矿与我国的卡林型金矿地球动力学、矿床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分析,其类似表现为:均发育于地壳活动强烈的部位,具有以硅化、碳酸盐化为主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类型,具有以黄铁矿、雄黄、雌黄、辉锑矿、辰砂、重晶石和石英等矿物组合,且干酪根的成熟度相近;其差异表现为:成矿时代与赋矿围岩的时代相差甚远(矿岩时差),与岩浆岩作用密切程度不同,Au、Hg、Sb、As、Tl的存在形式不同.并根据以上差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华北板块北缘西段裂谷系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是华北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陷谷沉积的陆缘碎屑岩、泥页岩、碳酸盐岩及少量火山岩建造,赋存的典型金矿床有白云鄂博北部金矿床、朱拉扎嘎、浩尧尔忽洞等成型金矿床.从区域成矿角度看,由西向东构成了一个巨大的Au-Cu-Pb-Zn-S(Fe)-Mn-Au-REE-Nb-Fe热水沉积成矿系统.地质特征表明金矿床均具有明显的层控型特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金的来源主要与中元古代火山活动及沉积地层有关;同位素年龄暗示一期重要成矿时代与华力西晚期的岩浆-构造事件相耦合.认为金矿床成因可概括为热水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合型.显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台北缘是我国一个巨型金成矿带。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带和火山-岩浆活动。海西晚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是本区的最重要控矿因素。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类型,尤其是其中的特殊类型和新类型,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以下三种分布广泛、类型特殊、工作程度不足的金矿床会在将来的勘查工作中有更多的发现:1.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花岗斑岩有关);2.斑岩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和花岗质侵入岩中;3.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连山关与澳大利亚东阿利盖特河铀成矿条件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立祥 《铀矿地质》1989,5(4):221-225
笔者对我国连山关和澳大利亚东阿利盖特河地区老地层中的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的一些基本地质条件是不同的,它们有着各自的铀矿化特征及不同的成矿模式,矿床类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