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水文》1981,(3)
我区十好桥水文站1979年汛期使用缆道积宽法测流,共测流53次.现将该站的缆道积宽法测流的基本方法、资料和分析情况、成果比较、几点建议分述如下.一、基本方法缆道积宽法测流是用缆道悬吊流速议沿着横断面作等速移动,仪器在横向移动速度和水  相似文献   

2.
问与答     
《水文》1988,(2)
问我国正在试用动船法测流的有哪些站?情况如何? 答动船法测流是一项新技术,我国结合制订规范已试用了几年。部标“动船法测流”已颁发,自1987年1月已开始执行。已试用动船法测流的测站有长江干流的大通站、汉口站,广东北江三水站,辽宁鸭绿江荒沟站,广西西江柳州站,安徽淮河蚌埠站等。此外长江河口浏河实验站及珠江河口地区等受潮汐影响的,也开始用动船法测流。  相似文献   

3.
动船测流法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水资源调查研究中于1966年提出的,并在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测流新技术。美国与巴西曾于1972年6月在亚马逊河用这个方法以17分钟的时间测得流量25.5万立方米/秒,如果用常规测流方法施测,历时约需18个小时。动船测流法主要适用于大江大河的流量测验,具有简单、快速和一定精度等特点;与常  相似文献   

4.
一、动船测流法简介动船测流法是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966年提出的一项测流新技术,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并在大河、河口地区的流量测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际“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会”(简称 ISO-TC113)于1977年制定了国际标准 ISO-4369,对动船测流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和场所、设备和测量操作程序以及流量计算方法、测量精度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与说明。在 ISO-4369中提出了两种实用的动船测流方法和所需的仪器设备。但我们通过实践和研究,又提出了另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下面简称为方法3),即是用与 ISO-4369中的方  相似文献   

5.
流速测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流速仪法和浮标法,其中浮标测流法包括水面浮标法、深水浮标法、浮杆法和小浮标法等.浮标法适用于流速仪测流困难或超出流速仪测速范围的高流速、低流速、小水深等情况的流速测验.本文就小浮标测流的要求、方法及小浮标的制作进行了说明;选太原市为研究区域,对太原市六个水文站进行小浮标测流试验,并分析系数,确定出合理的、适用于各水文站的小浮标测流系数,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适应站队结合这一新的测验组织形式,充分利用一般公路桥梁之便,需要改革现行设备,实现交通工具与测流设备相结合,高中低水测验方法相配套,一套设备多种性能,才能达到多快好省地开展巡测的目的。为此,我省从1979年开始研究“动车积宽测流法”(以下简称动车法),1981年起进行  相似文献   

7.
消息报道     
《水文》1985,(5)
部标准《比降面积法测流规范》审定会在大连市召开水电部水文局于1985年7月11日至1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部标准《比降面积法测流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黄委水文局,部分省、自治区水文总站,水电部水电规划院和部分直属设计院,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等21个单位的38名代表。  相似文献   

8.
极座标摄影浮标测流法(简称“摄影浮标法”)是一种新的浮标测流法。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测验迅速、操作安全等优点,但由于一些技术指标的限制(比照规范),还不是所有测站都可以应用。为了扩大摄影浮标法的应用范围,1980和1981年汛期,我们又做了一些试验,并取得了一些扩大这种测流方法应用范围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对于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极座标摄影点高度摄影浮标法摄影点的高度(水面至相机镜头的垂直距离)是扩大这种测流方法应用范围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规范规定,当采用极座  相似文献   

9.
冰期进入层冰层水阶段是冰期測流較薄弱的一环,常因层冰层水的复杂而致测流精度不高,不能測得通过断面的全部流量,甚至在某种严重的情况无法測流,不能收集完整的水文资料。为克服这个困难,今提出如下测流方法: 一、当层冰层水的底层水道断面流水不滿且能容  相似文献   

10.
井中测流技术简介 鉴于目前抽水试验在多层含水层的分层止水和抽水等技术尚存在着一系列困难,只能把多层含水层的混合稳定水位和流量作为单一含水层的静止水位和流量来处理,不能正确评价各含水层的水动力参数。因此,自五十年代以来,各国地下水动力学家一直在研究井中测流技术(Down Hole Fl-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污水泵流量监测中常规测流方法的缺点,结合工程实践,研究浓盐水示踪法在污水泵流量监测中的可行性,提出该方法适于在低背景盐浓度下污水的测流;观察激励信号、温度等对测流结果的影响,给出修正方法;利用计算机采集技术,提高方法的准确性、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关嶷  李宝霖 《水文》1989,(5):40-43
一、测流孔板简述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用水制度,实施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提高水的经济效益,首先必须准确而迅速地测得流量。当前,国内外用于明槽的测流仪器和测流  相似文献   

13.
由于比降一面积法具有经济、简便、安全、迅速和能测到瞬时流量等优点,1986年被水电部列为符合河段顺直、糙率有较好规律条件水文站的一种测流方法。水面比降是影响比降一面积法测流精度的主要参数。本文将针对水电部部标准《比降一面积法测流规范》(以下简称部标)中的比降上下断面间距公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计算公式;并对如何提高比降精度和比降-面积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一些讨  相似文献   

14.
李希国  孟祥彬等 《水文》2001,21(1):53-54,63
利用招远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参照《比降-面积法测流规范》(以下简 称《规范》要求,分析探讨影响比降-面积法中测流精度的相关因素与各种洪水特征值的推求确定方法,同时,实例论证了比降-面积法应用于小河站测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王子臣 《水文》2000,20(5):45-47
动车积宽测流法是“流速-面积”法流量模型积分法的一种,它的原理是流速仪沿垂直水流方向匀速移动,测定表层(或水面以下等深)水流与流速仪移动的合速度,据以推求断面平均流速,计算断面流量。指出了这种测流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改水上作业为桥上作业,保下测验安全,大幅度缩短测流历时,从而提高水文信息时效性,一套测流设备可取代多处水文站常规设备,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开展站队结合和巡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文》1987,(3)
前言《动船法测流规范》是参考国际标准ISO4369《动船法》、ISO748《流速面积法》、美国地质调查局《动船法测流》和我国水利电力部《水文测验试行规范》、《水文测验手册》并结合动船法测流试验协作组各成员单位的试验资料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17.
在洪水期间,因受设备条件、流速仪性能和漂浮物影响等原因,不能用流速仪法测流时,水面浮标法是施测大洪水、高流速的重要测流方法。本文介绍的“牡丹江712型浮标投放器”,经在东北三省数十处水文站多年使用的实践表明:这种浮标投放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放迅速、准确,坚固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缩短了测流历时,保证了测验精度。最大净跨可达600余米。  相似文献   

18.
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继伟 《水文》2020,40(1):52-57
根据目前传统时差法流量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并着重阐述了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在京杭大运河徐州段运河水文站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垂线时差法与传统时差法和流速仪法趋势一致,虚拟垂线法优于传统时差法。可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为国产化时差测流装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梯形喉口无喉道量水槽水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解决灌区普遍存在的通过增大水头损失来提高测流精度的问题为目标,探究梯形喉口无喉道量水槽在末级梯形渠道中量水的适用性。基于Flow-3D软件,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和Tru-VOF方法对梯形喉口无喉道量水槽和矩形喉口无喉道量水槽水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物理原型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梯形喉口无喉道量水槽测流过程中弗劳德数沿程呈单峰分布,在喉口下游附近出现临界流且喉口上游弗劳德数均小于0.5,满足灌区量水要求;测流过程中,最大流速位置随着量水槽边界变化而变化;对喉口收缩比相同的矩形喉口和梯形喉口无喉道量水槽测流精度、水头损失比较得出,梯形喉口有效改善了小流量时测流误差和大流量时的水头损失。  相似文献   

20.
染色法测量坡面流流速的最佳测流区长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染色法是测定坡面流流速最常用的方法,但对测流区长度的选择没有统一标准.统一测流区长度不仅能减少流速测定误差,还能提高不同试验间的可比性.本文采用室内变坡水槽试验,用染色法测量表面最大流速并计算平均流速时,选择6个常见测流区长度,以流量法计算的平均流速为参照值,选取5个统计参数(RRMSE、RE、NSE、R2、MAE)作为评价指标,将不同测流区长度下染色法与流量法所获得的平均流速进行比较,分析染色法测量坡面流流速的最佳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当测流区长度为2m和3m时,RRMSE都较小;在2m处,RE、MAE达到最小,NSE、R2最接近1,此时染色法测定的流速与流量法计算的流速最为接近.因此,用染色剂法测量坡面流速度的最佳距离应选在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