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玉米潜在产量与积温关系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于物质积累的基本规律,用包括早、中、晚熟和紧凑、平展两类株型的10个玉米杂交种在北京、延庆、泰安、公主岭、石河子5个不同气候类型地区的试验观察数据,模拟出玉米的标准生长函数W=[1+e~(3.56-13.52μ)]~(-1)。据此建立潜在生物量与品种所需积温的关系:B_(max)/kg·亩~(-1) =100+1.1∑T_m。用此模式估算了不同熟性品种的潜在产量,讨论了模拟结果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利用1980—1984年和2004—2020年锦州市农业气象观测站春玉米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趋势系数、倾向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锦州市春玉米生育期长度和水热条件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锦州市春玉米生育期长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1984年和2004—2020年锦州地区春玉米各生育期长度变化趋势不同,除抽雄期、成熟期和生殖生长期外,其他生育期长度均呈缩短的趋势。营养生长期长度极显著缩短,生殖生长期长度极显著延长,因此全生育期呈弱的延长趋势,变化不明显。春玉米各生育期水热条件变化趋势不同,热量条件变化显著,而水分条件变化不显著,多数生育期≥10℃活动积温(DT10)和生长度日(GDD)呈增加的趋势,其中抽雄期、成熟期和生殖生长期、全生育期热量条件呈极显著增加趋势,表明热量条件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DT10和GDD对春玉米生育期长度影响最大,水分条件对春玉米生育期长度影响较小,其中出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长度与水分条件相关显著。可见,锦州地区水热因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影响春玉米的整个生育期。 相似文献
5.
6.
7.
用黑龙江省17个站10年玉米观测资料,对早、中、晚熟品种熟期和丰欠年进行分析,计算出各类品种关键生育期的关键气候因子和各生育期的关键气候因子指标和极端指标。使农业工作者对早、中、晚熟玉米生长各阶段的气温、降水、湿度及日照等的需求有定量化了解,对产量预报,年景分析提供依据,对玉米合理布局,品种引进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9年玉米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秋粮作物约占全省粮食面积的43% ,而玉米是甘肃秋粮主要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将近 80 0万亩 ,约占秋粮的 36 %。 1 999年甘肃省玉米产量大丰收 ,全生育期 1 34~1 5 9d ,≥ 0℃的积温 2 5 99℃~ 31 1 4℃ ,除天水、武威比去年偏少 1 5 1℃、36℃外 ,省内其余地方偏多 4~ 1 5 5℃ ;降水总量除武威等地比去年偏多 2 7.3%外 ,省内大多数地方偏少2 0 %左右 ;日照总时数比常年偏少 4~ 1 2 5h。整个玉米生长发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利多弊少。1 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1 .1 玉米播种至抽雄前后 ,降水适时 ,温度适宜 ,耕作层墒情好 ,个体发育健… 相似文献
9.
10.
11.
修正已有积温模型,提高积温稳定性,对积温指标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基于东北地区春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综合分析影响积温稳定性的气象因素,订正常用的活动积温模型。在进行积温稳定性评价基础上,将订正模型应用于春玉米的发育期预报中。结果表明:温度条件是影响积温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温度因子得到的订正模型,在出苗-抽雄阶段和抽雄-成熟阶段较原模型年际间变异系数分别平均减小了0.42%和1.42%,订正模型计算的积温稳定性更好。分别利用1981-2010年及2011-2017年资料进行回代及预报检验,发现订正模型对抽雄期的预报结果改进不明显,对成熟期的预报结果误差较原活动积温模型在回代及预报检验中分别降低了3.78 d和1.1 d。 相似文献
12.
积温是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指标之一,但由于受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生育期间的积温在年际间和地区间均表现出不稳定性。因此,如何对已有积温模型进行修正,使农作物生育期间积温计算值趋于稳定并反映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和气象服务均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东北春玉米四单19为例,应用沈国权提出的非线性积温模型(简称NLM)进行拟合,分析了参数选择对积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使用平均温度的二次函数对线性积温模型(简称LM)进行修正(修正后模型称TRM)并进行效果分析,与NL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LM拟合时参数P越小,模拟有效积温越稳定;NLM积温在年际间、地区间均存在差异,造成积温不稳定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强度,与其他因子相关性较差;有效积温与生育期平均温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对LM的温度二次方修正结果与NLM结果比较发现,二次方修正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以观测年份较多、观测地点较广为原则选取4个春玉米品种,分别为东农248、龙单13、四单19和丹玉13,利用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判断4个玉米品种的相对熟型并对沈国权非线性积温模型(简称NLM)进行参数拟合,讨论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品种熟型的关系,对NLM进行有效改进及验证。结果表明:4个春玉米品种NLM均不存在无效参数,参数K与参数Q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K可能仅是一个统计参数,没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积温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全生育期模型参数Q与多年站次平均有效积温或活动积温有较好的相关性,由于不同的积温意味着不同的玉米品种熟型,说明Q与玉米品种的熟型有关,将模型参数Q和K用反映玉米品种熟型的参数(有效积温、活动积温)表示,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品种的通用积温模型,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辽市近50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通辽市7个气象台站1959—2008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用趋势分析和累积距平、信噪比、F检验等方法,分析通辽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近50年增温1.9℃,且通过0.001显著检验,突变发生在1988年,近10年是最温暖时期。其中南部、西部升温较少,北部、东部升温较多。四季均温变化与年均温趋势一致,但略有差异。增温幅度最大为冬季,其次为春季,最小为夏季;突变时间最早为秋季、发生在1987年,最晚为夏季、发生在1994年。(2)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近50年约减少71mm,且通过0.10信度检验,南部的库伦和北部的鲁北减少最为显著。四季降水量的变化不同步,夏、秋季减少,冬、春季稍有增加。年降水量呈阶段性变化,目前是降水量最少时期。年日照时数西南部及扎旗北部是增多的,其余地区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扎兰屯地区近30年气象条件变化及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扎兰屯地区1971-2000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大于等于0℃、10℃、15℃、20℃活动积温的变化及各界限温度持续期间降水的变化,发现它们都呈上升趋势。用10年直线滑动平均法对扎兰屯地区作物产量资料进行处理,分离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计算各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分析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玉米和大豆产量与积温关系较大,积温增加使产量增加;马铃薯和小麦产量则与降水量关系较大,降水增多会使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蓖麻发育期的观测,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分析了阿克苏种植蓖麻的适应性及栽培中应采取的趋利避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