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的理解,构建江苏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5、2017年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综合测度,同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协调、磨合和拮抗3个阶段.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在空间存在明显的分异性,苏南地区的发展明显优于苏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探索适合山西特点的城市化道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对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贺振 《测绘科学》2010,35(6):178-179,191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利用2007年河南省各市城镇化数据,分析了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全局Moran’sI指数为0.299,达到显著正相关,呈现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现象;其次,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分布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总体上,城镇化水平分布呈正关联的地市数量明显高于呈负关联的数量。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快速全面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省187个景点为例,利用GIS技术分析了山西省景点分布情况;并通过最近邻分析法、Ripley's K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旅游景点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景点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利用最近邻分析法得到的山西省景点Z值为-11.39(p0.05);2利用Ripley提出的K(d)函数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旅游景点空间信息,描述山西省旅游景点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经计算得出0~100 km空间尺度上,景点的空间分布都呈聚集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和谐度与耦合度双重评价,利用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河下游影响区2005—2018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耦合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规律,耦合关系在阶段上属于由磨合向高水平耦合过渡的阶段,城镇化发展多滞后于生态环境。②黄河下游影响区形成了以郑州和济南为核心的高耦合程度聚集区,且表现出先聚集后辐射扩散的空间聚集与溢出效应。③当前研究区城镇经济发展对耦合水平的贡献较大,现阶段城镇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无明显负向倾向。  相似文献   

6.
《今日国土》2014,(1):64-67
长治县振兴试验区(简称振兴新区)是2010年按照长治市市委、市政府以及长治县委、县政府以企业优势带动新农村建设、以“中心村”示范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试验区,其本底是农村,是一个由名村带头发展起来的实验区。2013年,长治县城乡统筹振兴试验区列入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坚持以建设低碳绿色生态新区为目标,以打造生态型、综合型、功能化、集约化农村社区为载体,走出了一条“兴企并村,兴业富民;集约发展,资源共享;变废为宝,绿色健康”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振兴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当中国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低碳发展融合起来的时候,那将产生一种何等了不起的伟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昌吉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6、2017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合经济、人口等专题数据,从城区扩展、内部结构、用地效率等方面分析昌吉市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为城市生态与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省的流经路线,研究沿岸城市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以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四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和GIS空间分析得出城市用地的空间演变图.计算城市扩张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城市重心坐标4个指标研究扩展特征,并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城市区...  相似文献   

9.
我最近也在研究城镇化的问题,刚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并启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城市是各种产业和要素的聚集地,是人们生产、生活和休闲的空间载体,城市既是一个区域,也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重要标志。所以,城市和城镇化问题能够把我们五家学会连接和聚焦在一起,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共同的研究领域。我想就城镇化问题谈两个观点。第一,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城市已成为带动整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火车头。土地是城镇发展的客观载体,城镇用地扩展是城镇化的重要表现,因此研究城镇化问题离不开土地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驱动力对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不足的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市域为基本单元,借助社会经济数据,引入自然环境数据,建立了经济、社会、环境和土地因子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动力因子以及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区域间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形成了"圈层集中-东西对立-中心联动-梯度明显"的分布格局。动力因子对各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环境因子和经济因子是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动力因子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社会发展和土地现状对城镇化发展在空间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8月31日至9月1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主办的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先后在太原和临汾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张怀西出席并讲话。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委部局院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以及山西省直有关部门、11个地市相关负责人150余人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县域尺度城镇化研究不足,以及传统数理统计模型无法描述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的薄弱点,从空间自相关视角来探讨县域尺度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及社会4个维度构建县域城镇化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县域尺度城镇化,较科学地评价县域城镇化水平;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并解释其影响因素,实现了对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规律有效揭示。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县域城镇化水平呈上升态势,存在"南高北低"区域分异;县域城镇化具有显著全局空间集聚,局部H-H区集聚"合-芜-马",L-L区集聚皖北地区;地理区位条件、交通网络改善、中心城市作用及发展政策倾向是影响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对策,对落实规划总体战略、促进宁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施"一主三副"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破解区域发展中差别化不明显的问题;实施"两带两轴"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重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破解产业支撑能力弱的问题;实施"山河为脉"战略,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重点破解发展的粗放低效和资源约束问题;实施"内陆开放"战略,推进区内开发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重点破解国内开放与国外开放程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主题是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我谈谈我的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已经是不可逆的一个形势,但从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质是空间结构再安排、物质环境再构建、社会关系再建构和空间关系再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长期的,保证这一过程的良性发展是许多学科集成研究才能回答的问题。现在中央提出城镇化,许多人都大胆建言,我觉得为了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6.
郭安丽 《今日国土》2013,(12):32-35
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翻开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会议规划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本次会议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即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的城镇化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全国两会最热的话题是什么?新型城镇化,当仁不让。 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首次提案办理协商会,将主题锁定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江婷 《国土资源情报》2013,(3):53-55,24
本文以孝感市孝南区为例,建立了综合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孝感市孝南区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关系并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城镇化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最后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入以城市中心性强度为权重的加权Voronoi图,结合城市空间分布特征与周长—面积分形维数,研究了山西省地级市2009—2013年城镇发展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探究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的时空数据挖掘;提出基于中心性强度为尺度的分形维数,尝试探究山西省地级市中心性强度的分形特征,分析山西省中心性强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山西省2009—2013年各地级市间影响范围差距有减小的趋势,空间影响范围呈现上下波动的态势,山西省东部城镇发展趋势较好,西部城镇发展态势较弱,由周长—面积分形维数可得:2009—2013年山西省整体发展态势较不稳定;本文提出的基于中心性强度为尺度的分形维数主要处于1到2之间。  相似文献   

20.
2月24日,时值元宵佳节之际,以"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十八大精神和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实际,以"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主题,以空间优化配置、关注民生发展为着眼点,多位专家、学者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