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自然资源监测疑似违法图斑审查工作中存在的浏览记录不便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了桌面软件。文中介绍了此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并在自然资源疑似违法行为动态监测项目中展开应用,系统有效提高了审查工作的效率,有助于自然资源动态监测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及环境的监测是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前提,现有技术手段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基于北斗的土地及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了高点视频综合监测站,利用基于北斗的多系统融合技术建立空间基准,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识别土地环境违法目标,利用单目摄影测量技术对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后,与国土规划审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排除大量虚警,实现违法行为的准确预警。在耕地违法占地、疑似大棚房、环境生物质禁烧、违法建筑等方面为执法巡查提供全天候实时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开展疑似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监测的现实背景、目的、意义和面临的困境,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国情的疑似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监测研究的总体思路、技术路线、监测方法和关键技术,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北京市疑似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监测应用,为城市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提出了全新、可行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高举法治国土建设大旗不动摇,以“科技+制度”为抓手,以“一张图”为基础,全力构建国土资源执法新机制和打造国土资源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建立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探”的全方位立体化执法监察体系,全面推进国土资源“数字执法”,增强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保障与监管能力。今年以来,晋江市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制止率达100%,实现了将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12月5日,国土资源部在晋江市召开“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现场会,推广晋江市国土资源移动执法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更早发现、更快反映以及更快处置”的目标,构建了全要素、全时段以及全覆盖的常态化“空天地”一体化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动态监测体系,阐述了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低空720全景影像监测技术以及巡查填报监测技术三种关键技术,搭建了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监测系统,实现违法图斑采集、违法图斑展示、违法图斑查询、统计和分析以及监测成果编制等功能,有效提高了自然资源执法监察能力,为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采用单一的中分辨率遥感手段监测秸秆焚烧准确度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MODIS数据作为火点提取的数据源,采用MODIS数据共享中心提供的"背景对比火点探测算法"得到初步的疑似火点,再以高分辨率影像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式对疑似火点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秸秆焚烧疑似火点产品。本文介绍了秸秆焚烧疑似火点提取的基本原理、业务组成、处理流程。经现场比对确认,相比以往单一数据源的监测方法提高了报对率和报准率,表明采用多源遥感的手段提取秸秆焚烧疑似火点的方法有很高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福建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实践出发,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中关键性与频发性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建议,为基础性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监督和审查地方政府在土地审批、供应和利用等环节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是土地督察部门的职责所在。为解决当前土地督察系统疑似问题分析效率低、业务覆盖不全等突出问题,依据《土地督察发现问题分类指引》,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业务工作流程和大数据批量分析模型,基于自定义算法库,研究开发了土地督察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了土地督察疑似问题快速分析和成果输出。系统在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显著提升了土地督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高点视频影像为土地利用保护提供了一种实时全天候的监测手段。为实现基于视频影像的自然资源疑似违法建设自动化监测和预警,将违法建设、违法施工等监测转化为建筑施工机械等内容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土地违法施工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视频监控影像对施工机械进行样本训练,然后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YOLOv3实现建筑施工机械检测,进而实现疑似违法建设预警。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从视频影像中自动化检测出施工机械,且可靠性较高,可为全天候耕地疑似违法施工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低空遥感海洋监测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省测绘院即将开展的国家863项目课题《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精细化监测集成应用示范》其中的子课题《无人机海洋监测系统》,提出了使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进行海洋监测的设想,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观测,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在灾害监测与评估、资源勘探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固有的相干斑噪声严重限制了单一利用SAR影像进行快速的信息获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与贝叶斯网络的高分辨率SAR影像道路损毁信息提取方法。在GIS数据的辅助下,利用水平集分割与改进的D1检测融合的方法在影像上提取疑似道路损毁区域;再综合多证据及疑似损毁区观测值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对疑似损毁区进一步判断提取出实际道路损毁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道路损毁信息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12.
王儒壮  李小群  刘春霞  孙树承 《北京测绘》2021,35(10):1329-1332
基于WorldView遥感高分辨率影像,对海口市违法建筑进行了变化检测与人工识别.选取两时相遥感影像,通过变化检测发现疑似违法建筑空间分布,最后利用叠加分析与人工解译确定违法建筑物.实验结果表明,变化检测可提供较高位置精度和效率,最终人工判读解译图斑合计误判率仅为0.68%,可作为城市违法建筑监测,是一种高效率、高适普性的违法建筑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技术现状,提出基于地理模型的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相关关键技术并给出初步解决方案,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福建省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无人机与国产高分技术获取了“6·24”茂县特大滑坡灾区数据源,分析了本次滑坡成因,利用无人机航摄数据与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开展了灾区受灾前后灾情对比,结合本次滑坡事故形成过程及受灾情况等信息,初步判识出灾区周边有4处疑似地灾隐患点.结果表明,无人机与国产高分技术相结合,可实现灾区应急地形生成与形变监测,对地灾潜在隐患的早期识别、发现及滑坡灾后灾情应急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我国常用的几种执法监管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和省情实际,提出了基于"天-空-地-人"一体化月度监测体系的"一盘棋"执法监管系统,以形成湖南省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月发现、月制止、月处置"的工作机制.实践表明该工作机制为湖南省全面规范自然资源管理与利用秩序提供了参考依据,取得了阶段性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工作的新课题、新使命、新战略、新起点。众多测绘地理信息人士对该命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横向、纵向等各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看法相当有深度,给如何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福建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11月2日,中国国土资源报《人地法周刊》邀请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北京大学法学院相关人士就“法院不作为”带来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强制执行难”以及国土资源部门自身的救济途径进行了探讨。《“法院不作为”的隐忧与救济》一见报后,引发了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的热议。由河北厅宣传中心在互联网上主办的“国土资源论坛”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组织网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他们通过网上发贴就这一话题补充和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编按]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海岸带泥沙分布的气象卫星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桂 《国土资源遥感》1999,10(2):25-28,42
根据水体对太阳辐射光谱的反射率变化特性,利用NOAA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动态监测福建省海岸带悬浮泥沙的分布,并从十几幅质量较好的不同时相的泥沙分布图中得出初步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相比传统的地表形变监测,InSAR技术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地获取地表形变信息。SBAS短基线集作为一种新技术,能有效解决时空去相干、大气延迟等影响,获得高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文章利用SBAS技术对川藏铁路折多山地区27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得到该地区在2017-03—2018-12时间序列形变监测结果。通过分析该地区整体形变情况,圈定3个明显形变的范围,在其中一个形变范围内,发现3个疑似滑移区域,其最大形变量达到-92.3 mm/a。最后结合Google Earth光学影像,验证并分析这3个疑似滑移区域成因。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经济发展迅速的开发区,及时高效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实现违法用地快速处置,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采用卫星、无人机遥感监测与实地测绘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将3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现状日常动态监测调查,建立动态监测技术体系,提供准确、现实性强的数据资料,快速提取疑似违法用地,加强土地管理,切实发挥3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