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3.
4.
5.
6.
一、引言本文所指的湖南省西北部(简称湘西北),其地理范围是从西到东包括龙山、保靖、桑植、永顺和大庸等县,与湖北西部之鹤峰、宣恩、来凤及四川东南部之酉阳、秀山等县相邻接。在大地构造单位上,与川东南、鄂西、黔东北同属于华南地块上之川鄂台凹(见图1), 相似文献
7.
云南拖顶一带的泥盆纪地层,由于受构造的的影响呈断块产出。通过对矿区泥盆纪地层的详细研究,认为其地层层序较为清楚,可以分出下泥盆统碎屑岩、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和上泥盆统碎屑岩.碳酸盐岩。在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厘定了泥盆纪的沉积相,并恢复了岩相古地理格局。进而建立了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分为5个沉积层序,并对沉积体系域与拖顶铜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龙门山区泥盆纪地层在四川赭盆地的位置龙门山区泥盆纪地层,主要出露在四川赭盆地的西北,大致自阳化之西,向西南延展到安县之北,长约100公里,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向斜区。从四川盆地周围来看,本纪地层只有在龙门山本部,即雁阳坝经江油至安县正北一段,发育最为完好,其东北三磊坝至川陕交界之朝天驿一带,也有一些狭长而比较零星的露头;它的地层,在安县西南还断断续续的向西南延伸到绵竹以西、灌县以北,与康定附近的泥盆纪地层遥相含接。换言之本纪地层是从盆地边缘的西北,一直延伸到它的西南。但盆地东北的大巴山和川南、黔北的边缘,以及盆地内部,都没有海相泥盆纪地层的存在。很显然,在盆地北、西、南三面和内部,大凡海相泥盆纪地层存在的地区,每每跟随着丰宁纪和中石炭纪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泥盆纪地层概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正> 甘肃省的泥盆系包括海相及陆相两大类型。海相泥盆系分布于甘肃北部的北山及南部的西秦岭两个地区;陆相泥盆系分布于甘肃中部的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区。从古生物群及沉积岩相特征可以看出,北山北部(马宗山以北)的海相泥盆系与新疆准噶尔、内蒙古及大、小兴安岭等地类同,说明当时是处于同一个海域,而北山南部(红柳园一带)及西秦岭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泥盆纪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否存在泥岔系?是该岛及华南地区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之一。由于没有直接的古生物依据,以往多数研究者认为该地区不存在泥盆纪沉积。但亦有学者根据早石炭世早期化石的存在,推测其下伏地层可能为中—晚泥盆世。这一地质时期记录的长期不确定,极大地影响到对该岛和华南地区区域地质发展史和大地构造性质以及构造演化等问题的正确理解,也影响到冈瓦那大陆离散和亚洲大陆增生等地质理论的科学阐述。近年来,我们采获较丰富的牙形刺化石,从而肯定海南岛确实存在泥盆纪地层。标志着对这一疑难地层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陆相泥盆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北祁连山地层分区及河西走廊—六盘山地层分区(图1),系指位于石炭系杜内阶之下和下古生界之上的一套以灰绿—紫红色砂砾岩为主的山麓、山前河湖相沉积,前人曾称“老君山砾岩”,或“老君山系”等,按岩性、岩相旋回及古生物可分为中泥盆统老君山群及上泥盆统沙流水群。本文主要据甘肃、宁夏、青海的区域地质调查以及石油地质、煤田地质和王振民、王瑞龄、周良仁、沈光隆等整理的有关资料。老君山群的命名地点在民乐老君山,岩性与肃南石窑沟剖面相似,下部为紫红色砾岩夹砂砾岩、砂岩、火山凝灰岩,上部为褐红、灰绿色红砂岩,厚度大于1000米。在北祁连山分区的靖远县永安堡雪山地区,周文昭等(1964)所测剖面层序为: 相似文献
13.
广东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泥盆系除奥东区全由碎屑岩组成外,粤西,粤北和粤中区均具有下部碎屑岩和上部碳酸盐岩、碎屑岩(或硅质岩)呈不等厚互层的二元结构,以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或硅质岩)的分界为标志划分为1个群(桂头群)13个组(杨溪组等)和5个段(石角咀段等)共19个岩石地层单位,广东泥盆纪海水随时间的推移大致呈西一东方向进、退,形成的各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延展中具有明显的穿时特征,沉积时间自西而东逐渐变晚。 相似文献
14.
广东之泥盆纪地层素被目为只有零星之分布,惟经近年来调查之结果,其在粤省实亦颇为发育。据目前所具之知识,下泥盆纪在广东仅有陆相地层,中泥盆纪EIFELIAN期海水开始上侵,但直到GIVETJAN期为止,其范围恐未越过徭山山脉之东。 相似文献
15.
湖南泥盆纪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传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4,(2)
湖南及相邻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其地层划分对比清楚,沉积类型丰富,地层裸露良好,是进行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湖南泥盆纪进行了精细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详细阐述了层序建立和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探讨了湖南泥盆纪的层序划分、海平面变化及全球对比,从而解释泥盆里各沉积层序的形成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湖南慈利石门间泥盆纪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慈利、石门两县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脉之西北部(即湘西北),与湖北西南部之鹤峰、五峰、宜都等县相邻接。在大地构造单位上,与川东南、黔东北、鄂西同属于华南地块上之川鄂台凹。湖南泥盆纪海浸,前所知者,仅限于雪峰山脉以南,而山脉之西北一向则未有发现。 相似文献
17.
18.
19.
赵兵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20(4):89-96
龙门山中段白石-苟家地区泥盆纪地层十分发育。根据多条剖面的岩石特征、基本层序、生态环境等所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规律,将区内以泥盆纪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九个层序,并归之于4个层序组。详细分析了每个层序各体系域的特征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区内泥盆系总体为一套向上变浅的沉积层序,埃姆斯早期存在深水盆地环境,中泥盆世早期盆地呈西深东浅的沉积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地区1959年以前,在地层研究方面基本属半空白区;叶连俊、关士聪(1944)和黄振辉(1959)的调查也仅限于东部天水、武都一带。根据他们的报导,西秦岭仅存在有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沉积,而缺失中泥盆世早期及早泥盆世沉积。1960年前后,兰州地层古生物中心站对迭部下吾那沟、当多沟的铁矿层进行了初步研究,采集了丰富的腕足、珊瑚化石,确定了铁矿层时代属中泥盆世早期。从1967年以来,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甘肃地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