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2月,IGC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委员会批准设立IGCP 269项目——全球沉积岩数据库(A Global Data Base in Sedimentary Petrology)。该项目拟在五年内建成一个全球范围的沉积岩数据的原型数据库(Prototype Data Base)。此数据库的建立无疑将对全球性的沉积学对比研究,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分析提供极大的方便和丰富的咨料及依据。 1988年6月在日本奈良召开了IGCP 269项目的首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以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全球沉积岩数据库(简称SEDBA)是在日本奈良大学Niichi Nishiwaki-Nakajime教授领导下,于1988年开始执行的IGCP(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me)第269项研究项目。建立SEDBA的目的是储存、检索和使用沉积岩数据,实现沉积岩数据的国际共享。在IGCP 269 项目执行期间(1988—1992),将完成SEDBA原型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包括数据表格式的设计、数据表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和出版、数据代码及词表的制定和编辑、数据结构的确定、应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对SEDBA数据库文件的管理等。迄今为止,已有22个国家及地区的60余位学者参与了SEDBA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3.
IGCP—269课题即全球沉积岩数据库(SEDBA),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69项课题.由日本奈良大学教授N.N.Niichi提议申请的.该课题自1988年开始执行,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在五年内设计建立一个以数据库内容、结构、数据编码到计算机选型和管理软件都是统一的,储存世界范围内各类沉积岩原始数据(包括分析测试数据,描述性资料以及照片和图件)的全球沉积岩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全球沉积岩数据库》讲座(三)叶健骝,南君亚,杨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第三讲全球沉积岩数据库管理系统──FOXSEDBA及其使用方法FOXSEDBA是由IGCP269项目中国工作组根据SEDBA数据结构模型在PC系列微计算机上开发研制的...  相似文献   

5.
在UNESCO-和IGCP的支持下,通过IGCP269项目各国成员的共同努力,全球沉积岩数据库(SEDBA)已建成。为促进SEDBA在沉积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交流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在沉积学中应用的最新成果,推动沉积学的发展,“国际计算机和数据库在沉积学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由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成都中国山水旅行社协办,定于1994年7月在中国成都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于下:  相似文献   

6.
该会议定于1994年7月在中国成都召开,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内容:(1)关于全球沉积岩数据库(SEDBA);(2)图形数据的计算机储存和处理;(3)沉积作用的计算机模拟;(4)专家系统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全球沉积岩数据库》讲座(二)南君亚,叶健骝,杨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第二讲数据表的填写方法数据表(Datasheets)用于收集全球沉积岩数据库的信息,按内容分为25种数据表。在每种数据表中,数据项的名称、类型、长度及排列顺序是固定的。按...  相似文献   

8.
在1988年设立了IGCP-269项目,试图借助设置的模型(prototype)数据库来检验用于沉积岩石学上的全球数据库可行性。数据库包容沉积岩的各种分析值和样本的详细资料。在个人计算机上可用对本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它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研究者要。获取其他地区数据来源的信息常常很困难,有必要设置地区组以汇集数据资料。一个逻辑部件相当于一个样本,并由标题程序块和内涵程序块构成.标题程序块的形式一般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沉积岩,而内涵程序块对各种岩石类型是不同的。许多问题,不仅信息程序方面的技术问题,还有沉积学上的理论问题已经解决。包括检索和分析功能在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采用几个商用软件研制出。世界上已开发了容有400件样本数据以上的模型数据库,并配置由沉积学家试验。包含巨大数量全球数据的实际数据库现在正在研制中,还要将其集成为一种认识基础,成为沉积学家研究沉积相、区、环境等方面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了扬子克拉通从中元古代到白垩纪不同时代8个碎屑沉积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这8个样品的REE分配模式与全球典型细粒碎屑沉积岩PAAS、NASC、ES及全球平均大陆上地壳一致.志留纪—泥盆纪样品以高w (La) /w (Co)、w (La) /w (Sc)、w (Th) /w (Co)、w (Th) /w (Sc) 比值为特征, 物源上表现出北秦岭的特征, 表明扬子克拉通曾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北秦岭在志留纪—泥盆纪对接.   相似文献   

10.
沉积岩(物)是构成地球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自地质学诞生以来,地质学家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沉积学相关研究数据,国内外也相继涌现出Macrostrat等以整合沉积学、地层学相关数据为主的优秀数据库。随着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地球观测等学科数据的快速增长,数据整合分析技术的重大突破,从全球视野研究深时沉积过程变为了可能。文章介绍了国际沉积相关数据库的总体建设情况,并深度剖析美国Macrostrat数据库的结构及其创新工作模式,旨在为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计划建设多学科、多尺度、多层次、共享开源的大数据库提供借鉴和参考;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若干应用大数据思维开展的重要科研实例。  相似文献   

11.
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重要性,它是进行全球地质矿产潜力评价的基础数据库,涉及到经济、地理、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以及勘查、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背景、现状与进展;从全球、地区(或国家)和局部(或重要成矿带)3个层次上,探讨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图层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和数据库在沉积学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国际数学地质学会、国际地科联岩石学数据库分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于1994年7月1日至5日在中国成都召开。中、日、美、英、俄等13个国家54位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在全球沉积岩数据库已经建成。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13.
江西修水地区震旦纪前后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和物质来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凌洪飞  刘继顺 《岩石学报》1992,8(2):190-194
本文报导了江西修水地区前震旦系与震旦—寒武系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前震旦系浅变质沉积岩:~(143)Nd/~(144)Nd=0.512000~0.512214,ε_(Nd)(t)=-2.57~3.91,t_(DM)=1563~1859Ma;震旦—寒武系沉积岩:~(143)Nd/~(144)Nd=0.511710~0.511902,ε_(Nd)(t)=-8.04~-9.99,t_(DM)=1833~2426Ma。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异反映了震旦纪前后沉积岩物质来源的不同及沉积构造环境的改变,前震旦纪地壳活动性强,沉积岩中含有较多的幔源物质;震旦纪以后地壳活动性减弱,沉积岩以陆壳再循环碎屑为主。  相似文献   

14.
在1989年1月30日至2月3日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12项新的研究项目,现介绍如下:(*者没有经费资助) ·~*234项:前寒武纪的火山沉积岩系的研究(1989—1990)项目负责人:I·Yace[象牙海岸(非洲)] ·~*253项:更新世结束时代的研究(1989—1993)项目负责人:J.L.Lundqvis(瑞典) ·267项:环太平洋造山运动古生代岩层的研究(1989—1998)项目负责人:M. Rickard,(澳大利亚)郭林斋(中国) ·275项:波罗地海沿岸地盾的深部地质研究(1989—1993)项目负责人:R. Gorbatschev(瑞典)F.P.Mitrofanov(苏联) ·281项:南美洲第四纪气候研究(1989—1993)  相似文献   

15.
X射线荧光分析在岩屑录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典型岩石化学的理论计算分析了部分沉积岩的成分特征和差别,为X射线荧光(XRF)录井分析鉴别岩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地层在岩性组合与厚度上的差别是XRF录井技术鉴定地层的基本前提.根据沉积岩薄层岩层的厚度,提出以分米作为XRF录井取样的最低分辨率的标准.并以实例论述了在石油钻井的随钻过程中,采用XRF录井新技术进行岩性分析和地层对比的步骤;评价和展望了XRF录井新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远景;指出建立不同岩性主要元素理论数据库和地区性地层岩性变化元素理论剖面的重要性;提出进一步改进XRF录井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首先概要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关于矿床分类的最新的系统性专著之Harald.G.Dill(2010)的《矿床"棋盘"分类图表:矿物学和地质学,从铝到锆》长篇论文的特点,即给出了63个矿种(组)的矿床分类及其矿床,其研究是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矿种数据库相连接的;继之,以"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的17种主要金属矿种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矿种(组)的矿床分类及其在矿床"棋盘"分类图表中的位置,包括在5类火成岩主岩、2类构造环境和7类沉积岩主岩(列于表首)中,形成的各类型矿床(列于表中),及其沉积环境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列于表尾),便于读者了解该矿床分类的地质学基础,并应用之;最后,结合国内情况,对该"棋盘"分类特点作一概略性评述。  相似文献   

17.
安徽铜陵矿集区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的热水沉积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铜陵地区系统的填图观察和室内研究 ,初步确定了铜陵地区海西期的热水沉积岩。它们是 :石炭系黄龙组 ,由下而上、由内到外的层序包括含硫化物滑石蛇纹石岩 (由原岩为含水富镁碳酸盐岩 +二氧化硅的热水沉积岩变质而成 )→块状、层状 (含铜金 )黄铁矿±铁碧玉±硬石膏±菱铁矿±菱锰矿±硅质岩→含炭质粘土→白云岩 ;二叠系为栖霞组 (含铅锌金 )硅质岩、孤峰组 (含锰 )硅质岩和大隆组 (含钼 )硅质岩。这些热水沉积岩总体构成铜陵地区晚古生代多期热水活动的格局。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的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岩的特征。氧同位素估算的热水硅质岩古温度在 4 9℃以上。铜陵地区的热水沉积岩对层控矿床的勘查和隐伏矿床的预测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尤其是黄龙组底部的热水沉积岩是铜陵地区找矿的重要标志 ,对于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 ,如宁芜等地 ,寻找该层位的矿床有着不可替代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皖南浅变质岩和沉积岩的钕同位素特点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邢凤鸣  陈江峰 《现代地质》1991,5(3):290-299
根据Nd同位素模式年龄通常保留源区大陆地块的平均年龄的原理,作者研究了皖南上溪群千枚岩和震旦系到二叠系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和模式年龄。发现千枚岩和沉积岩具有不同的Nd同位素组成和模式年龄,它们明显地分成二组。千枚岩的~(147)Sm/~(144)Nd=0.1220~0.1290,T_(DM)~(Nd)=1.63~1.69Ga;沉积岩的~(147)Sm/~144Nd=0.1100~0.1182,T_(DM)~(Nd)=1.92~2.14Ga。这表明,它们来自不同的物源区:上溪群可能来自附近的古岛弧双桥山群;沉积岩可能来自大别古陆和华北地台。  相似文献   

19.
引言印度半岛地盾含有许多厚的前寒武纪时代的沉积岩层。Pichamuthu(1967)对印度的前寒武纪地层作了很好的评述;Naqvi等(1974)总结了印度地盾的演化历史。印度地盾前寒武纪沉积岩层显示了不同程度的变质。比17亿年老的沉积岩层都经受了变质作用,范围从麻粒岩相到低级角闪岩相。不过,在许多沉积盆地中,是可以认识和研究它们的沉积特征的。  相似文献   

20.
杨秀清  张作衡 《地质学报》2015,89(Z1):305-306
<正>条带状铁建造(BIF)为一种化学沉积岩,具有典型的薄层或薄板状,铁含量通常≥15%,主要由硅质(碧玉、燧石、石英)和铁质(磁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薄层组成(James,1954)。最早的BIF形成于3.8Ga,2.5Ga左右达到峰值,到1.8Ga左右大规模的BIF结束,0.8~0.6 Ga,全球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