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工程深基坑回弹观测及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深埋基础建筑的施工中,基础底面将经历回弹-再压缩-附加沉降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具体工程的变形观测,概述了其特点、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对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变形量的分布特点及一般规律。同时观测结果验证了对高层建筑部分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设计方案明显地改善具有高低差异建筑群的沉降分布状况,大大减少了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2.
GPS应用于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探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介绍GPS在三维定位方面的优点,并讨论其代替精密水准测量(沉降观测)及传统的水平位移监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实例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沉降观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例介绍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步骤,提出利用Matlab生成沉降速率图,并总结了在沉降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纬仪这种定位方法是:当望远镜瞄准一条起始线时,其读数就是该线的方位角,因此在观测过程中如果下盘保持固定,望远镜瞄准其它方向时,那么读数是该方向的方位角。  相似文献   

5.
80 000m3干式煤气柜是包头钢铁集团公司5×80t炼钢转炉煤气回收配套工程,为了保证煤气柜的施工质量,依照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安装过程中对其基础进行了沉降跟踪观测,掌握了其沉降量值,起到了测量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对基础沉降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曲海涛 《东北测绘》2012,(5):158-161
为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对其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必须按规定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本文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原因、观测精度和频率的确定、基准网点及观测点布设、观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观测实例进行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7.
沉降观测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技术资料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更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现对沉降观测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浅析,提出了做好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和建议,在对影响沉降观测精度诸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阐述了如何提高沉降观测精度的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航道整治初步设计原型观测是为进行物理建模所进行的测绘活动,其包括水道地形、水文泥沙及水位观测,本文对该项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以中游某河段为例对其观测要求进行了说明,以方便相关工程测量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庆 《河南测绘》2005,(2):25-26
一、前方 高层建筑相对于一般建筑物而言,具有自重大、结构复杂和地基变形大等特点,因而其变形观测的重点亦有所不同。高层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内容应按照其性质与地基变形情况考虑,针对性要强,重点明确,通盘考虑,以便取得建筑物的状态变化指标值,从而为验证结构的可靠度以及分析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高层建筑的变形观测重点是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基础测绘工作中采集的实验数据,对GPS PPP技术测量中观测时限对观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黄张裕  于涛  袁峥 《测绘工程》2006,15(5):57-60
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物自身构造特点和周边环境条件的限制,有时会使监测点布设在特殊的位置,正常的观测方法不易观测。探讨了建筑物沉降观测中水准标尺不能立直和监测点位置偏高的两种特殊情况以及进行测量的具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GNSS在线监测具有全天候监测的技术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露天矿边坡监测。其观测精度受观测时长及监测站至基准站距离的制约,建立观测时长、监测站至基准站距离与观测精度的回归模型能有效确定合理观测时长。本文以鞍钢露天矿GNSS在线监测数据为数据源,分析了不同观测距离、时长对精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精度与距离、时长的三因素回归模型。其中,精度拟合模型在N、E、U方向的三因素相关性分别为0.97、0.96、0.97,检验模型精度分别为0.33 mm、0.30 mm、0.17 mm;时间拟合模型在N、E、U方向的三因素相关性分别为0.96、0.93、0.93,检验模型精度分别为0.14 h、0.06 h、0.08 h。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精度和距离为约束条件,为基于GNSS露天矿边坡在线监测预警观测时长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学 《东北测绘》2014,(1):47-50
随着全站仪的更新换代,全站仪三角高程的测量精度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本文着重对单向观测法、对向观测法、中间设站法等三种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方法进行论述和精度分析,对主要误差来源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军 《江苏测绘》2001,24(3):33-35
本文针对在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沉降观测精度等级及周期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沉降观测精度及测量成果的准确性,为工程施工和安全使用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鉴于自由网平差有以测点坐标重心为参考点,平差计算中避免了经典平差以原点起始数据为起点使逐点误差累积,致使未知点误差增大的弊病,从而使国内外变形观测工作者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长远观点来看,该研究是极有意义的,然而,由于变形观测随着对象的不同,同时自由网平差本身从实质上看来,尚在探索阶段,故此,在变形观测工程中,特别是并非地形变(大面积)监视网的二般大型建筑物变形观测业务,采用该法仅可作为参考或比较,而对于一般性观测点数量少,测距近,观测精度高的变形观测,是否采用该法尚需斟酌。目前有些小型高精度变形观测工程(例如一个车间),由于对自由网平差理解不当,放弃对基准点的联测,从而失去某些重要观测数据,十分可惜。为此,对自由网平差的全面理解,应引起重视。本文将对自由网平差之要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变形观测工程中应用的可鹋饽等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内存进行电子记簿,针对其数据记录功能进行导线观测值提取、计算功能的二次开发,并做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充分利用其编码测量的功能,开发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模块,自动提取数据并转换成平差软件能识别的标准的统一的平差文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和减少了内、外业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正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配置了2台2m分辨率全色和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以及4台16m分辨率多光谱宽幅相机,具有高、中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和大幅宽成像结合的特点,其2m分辨率全色和8m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60km,16m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800km,为国际同类卫星观测幅宽的最高水平,大幅提升了观测能力,对大尺度地表观测和环境监测具有独特优势。封面图片是高分  相似文献   

18.
矩阵扰动分析是研究矩阵元素的变化对于矩阵问题的解的影响。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经常要利用矩阵方法对测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算,因此我们便可通过矩阵扰动分析的方法分析其解算结果,从而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测量平差问题中必要观测数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宜斌  邱卫宁 《测绘通报》2007,(3):14-15,18
根据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出测量平差问题中不同观测条件、不同图形条件下的必要观测值数量确定的通用公式。  相似文献   

20.
动态定位中测量噪声时间相关的Kalman滤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迎春  朱建军  陈正阳 《测绘学报》2006,35(4):328-331,341
在动态定位数据处理中,测量噪声一般是时间相关的,若直接按照Kalman滤波器解算,将达不到最优滤波效果,并且其误差协方差阵也是不严密的。针对一般时间相关观测噪声进行研究,分析它们对Kalman结果的影响,然后根据状态估计为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的准则,给出测量噪声时间相关时的Kalman递推公式,同时也考虑相关数据的存储问题,最后通过数字模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