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水伙 《台湾海峡》1995,14(4):320-327
据1984年5月至1985年2月调查资料,计算了该水体中二氧化碳体系各分量的含量,研究了它们与pH,HCO^-3/CO^2-3,Alk,DIN,PO^3-4-9,Chl-aDO,S,t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CO3,CO2(T),HCO^-3,CO^2-3与pH,HCO^-3/CO^2-3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HCO^-3,CO^2-3ΣCO2与Alk也呈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期坛紫菜多糖中组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0-1991年,运用^13C-NMR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南方产和移植北方养殖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坛紫菜多糖的组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藻体生长发育,坛紫菜琼胶中3,6-内醚-L-半乳糖和6-OCH3-D-半乳糖的含量逐渐增加,而硫酸基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北移坛紫菜琼胶中3,6-内醚-L-半乳糖的含量高于南方坛紫菜,而硫酸基和6-OCH3-D-半乳糖的含量低于南方坛紫菜。  相似文献   

3.
由青岛沿岸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分离出4株光合细菌,经鉴定属于荚膜红假单胞菌(Phodopseudomonascapsulata)(菌株HD3、RS、MD2)和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spheroides)(菌株PS2-2)。光照厌氧培养生长实验表明HD3的最适盐度为S=15~25,PS2-2为一淡水菌株。菌株HD3的最适PH范围为6.35~8.3。HD3、RS均不能利用硫化物且其生长受较高浓度的硫化物抑制。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4,13(3):230-235
以3种不同混合体系模拟研究了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在“污水颗粒物-过滤海水”体系中,颗粒态有机物有一定的释放,释放率约在0.02-0.04d-1之间。释放过程可用交换平衡动力学模式描述。在“天然海水-过滤污水”和“海水-污水”给 体系中,未发现有机污染和有明显的吸附或释放。在这3种混合体系中均发现化学耗氧量(COD)的降解现象,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在0.04  相似文献   

5.
以非离子去污剂DMG增溶3种褐藻的类囊体膜,经SDS-PAGE分离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并测定其光谱特性及表现分子量。结果表明,3种褐藻的电泳分离结果完全相同,都分离到6条含色素的蛋白质复合物。从不同褐藻类囊体膜上得到的同一种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特性一致,3种褐藻的PSI复合物都有位于715nm处的长波荧光发射峰。电泳方法测得3种褐藻同一种以素-蛋白质复合物的表观分子量相近。  相似文献   

6.
李炜  焦念志 《海洋与湖沼》1999,30(6):635-639
3种常见的海洋浮游藻类--扁藻、杜氏藻和牟氏角刺藻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方法设计实验条件,研究盐度、和光强的变化对藻类细胞内二甲基硫丙酸(DMS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藻类细胞DMSP含量相差很大。扁藻DMSP含量最高,其次为杜氏藻,牟氏角刺藻呈最低,种间差别的影响明显高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藻DMSP含量的影响。3种环境因陬对藻细胞DMSP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同,盐度变化引起藻细胞DMSP含量的变  相似文献   

7.
刘爱骅  杨孙楷 《台湾海峡》1996,15(3):270-274
本文提出了在酒石酸盐-乙二胺-高氯酸-亚硫酸钠-高碘酸钾-EDTA体系中同时测定微量锌、锰、硒的极谱催化波,波峰每锐,波形稳定。Zn^2+浓度在0.4-40μg/dm^3,An^2+浓度在1.6-80μg/dm^3,Se浓度在0.02-3.0μg/dm^3内范围内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培养海洋微藻Isochrysis galbana生产EPA和DH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某些海洋鱼油是EPA(廿碳五烯酸)和DHA(廿 二碳六烯酸)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的主要来源。由于鱼油资源有限,且鱼油中ω-3PUFA的构成和含量随鱼的种类、季节、地理位置等不同而变化,利用海洋鱼油来生产ω-3PUFA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利用鱼油生产的EPA和DHA产品带有无法去除的鱼腥味,大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这两种具有良好生理效果的脂肪酸的需求越来越多,仅仅依靠原有的鱼油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开发EPA和DHA新生物资源已…  相似文献   

9.
1993年9月至1995年末,大连地区的一龄鲍至成鲍都出现了脓疱病,用常规方法从3个养殖厂的病鲍中分离到了3个菌株,分别为D株、N株和T株。经鉴定这3个菌株为同一种-河流弧菌-Ⅱ。  相似文献   

10.
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4  
于1994-1995年分二批人工配合饵料作为有机污染源,进行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经10d,试验池水中的DO含量明显降低,而CODNH3-N,NO2-N等迅速增加,分别是对照的2.5,2.1,11.3倍,H2S含量轻28d后为对照组2.1倍,同时,试验组各菌群的密度也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3个数量级,2.试验且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及溶菌酶的活性比对照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实现GPS高程转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BP和RBF两种神经网络来实现GPS高程转换,以及在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对上述两种神经网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在实际应用中指导神经网络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权重调整的BP神经网络在Nino区海温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BP神经网络在训练完之后,其权重是固定不变的,加上神经网络的样本的标准化处理,将使得网络不易描绘样本峰值.因此,本文考虑变权的方法,以调节训练后的BP网络权重,基于变权次数,建立不同网络模型,并利用不同网络输出值与相应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变权BP网络预报效果有较大提升,同时,降低了对因子相关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较强的鲁棒性和全局搜索能力等优点,将PSO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优化了BP神经网络分类时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基于珠江河口三角洲的侧扫声呐图像数据,提取了海底声呐图像中砂、礁石、泥3类典型底质的6种主要特征向量,利用PSO-BP方法对海底底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3类底质分类精度均大于90%,高于BP神经网络70%左右的分类精度,表明PSO-BP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海底底质的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4.
双层BP人工神经网络连接权值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和探讨具有S型连结函数的双层BP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的性质,并进行实例验证,本文有助于神经网络内部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粗糙集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实现步骤.采用Kohonen网络对连续属性值进行离散化,应用粗糙集理论对特征参数进行属性约简,并把约简结果生成规则作为BP网络的输入.仿真结果表明,把经过粗糙集理论预处理过的数据送入BP网络训练,提高了学习速度和故障诊断正确率,减少了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6.
孙健  胥亚  陈方玺  彭仲仁 《海洋学报》2014,36(9):103-105
海洋油污染是各类海洋污染中最常见、分布面积最广且危害程度最大的污染之一。近年来,海洋特别是近海人类活动频繁,且随着海上运输和石油加工业的发展,油田井喷、钻井平台爆炸、船舶碰撞等所造成的溢油事故增多,因而,监测海洋溢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实意义。研究采用MatLAB工具,通过图像预处理(图像校正和增强)、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识别等方法,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洋溢油图像进行处理,最终期望实现半自动区分SAR图像上各类目标,并进行多种神经网络方法效果比较。研究首先对SAR海洋溢油图像进行初步人工识别;然后进行图像预处理(几何校正、滤波处理等)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计算;最后,借助神经网络方法对溢油区域和疑似溢油区域进行分类,输出分类处理后的图像。通过输出图像分析发现,神经网络能对SAR海洋溢油图像中溢油、海水、土地3类目标进行明确分类,且RBF神经网络模型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本文提出的半自动分类方法不仅能提高SAR图像处理效率,将分类目标扩充有溢油和非溢油扩充到溢油、海水、土地3类,提高图像处理的全面性,同时通过比较RBF和BP神经网络在SAR溢油图像分类上的具体优劣,有着较好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赤潮灾害等级预测难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4.5决策树与二分分割算法优化的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赤潮等级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输入参数难以选择和隐含层节点数量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决策树分类获取最优的属性组合,来解决输入参数难以选择的问题;通过"二分分割算法",来解决隐含层节点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青岛近海海域赤潮灾害等级预测中,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传统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并且在网络训练时间上有所缩短,预测精度上有所提高,能够获得良好的预测结果,可为赤潮等级预测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用神经网络实现图象边缘检测的实验研究结果。一幅数字图象用一个规模不大的BP网络边缘检测器处理小邻区,再用扫描此图象的方法进行边缘检测。此方法之最大优点是设计简单,网络边缘检测器的性能也令人满意.欠缺是:学习时间长,神经网络隐层中权重包含的信息难于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中平台钢腐蚀速率的三层BP 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海洋环境因素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的影响。结合实测的pH值、温度、溶解氧、盐度、生物附着等影响因素,分析了上述环境因素对平台钢腐蚀的影响,建立环境因素与腐蚀速率之间的映射关系,预测了平台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全浸区腐蚀速率预测误差为6.95%,潮差带腐蚀速率预测误差为4.2%,预测精度较高。说明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钢在海水中腐蚀速率技术可行,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健  刘展  樊彦国  丁宁 《海洋科学》2018,42(11):59-63
在对BP算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测量数据处理与误差理论中的精度评定方法应用到BP神经网络的精度估计中,通过分别计算BP神经网络学习训练过程及预测过程的输出层中误差,实现对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评定。最后以海洋油气资源预测为例,结合实测资料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学习训练过程及预测过程的精度评定,以期为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为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适用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