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虎成 《地理教学》2010,(20):54-55
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题的准确、独特的见解、清晰的解题思路,往往会博得师生的满堂彩。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错误,却在不经意之间被我们忽视甚至遗忘。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去正视错误,并把它巧妙应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不少教师和学生在做问答题时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答题时自我感觉良好,可是一对参考答案,却有偏差,心里很不是滋味。细细想来,可能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命题做的答案有误;二是命题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三是答题自己没有答好。上述问题的出现,都将对教与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必要加以纠正。笔认为,答题时字尽管可以千差万别,但大的方面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做问答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的第36题出现了一道“分析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的试题,从学生答卷反馈看,主要表现为答题片面、无从下手、表述不准、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从问题的类型入手,缺乏答题经验。  相似文献   

4.
路群明 《地理教学》2010,(10):57-58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及时发现并检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准确地引导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和信息;能组织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管理功能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田宏文 《地理教学》2013,(12):45-48
地理答题的规范性和灵活性是指在地理测试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试题要求,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和解题规范,灵活而准确地分析题意、组织和表述答案。学生答题欠规范、缺乏灵活性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和熟练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地理答题的规范性和灵活性训练和指导主要措施有地理教师的重点讲解和引导、学生的自我练习和训练、同学之间的互讲和互评。  相似文献   

6.
刘立栋 《地理教学》2020,(6):48-49,56
人口问题是高中地理必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教学中适时关注一些疑难易混问题,及时补充拓展相关知识,既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答题速度和正确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燕萍 《地理教学》2011,(1):22-24,21
【学情分析】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已在高二《区域地理》的相关章节中讲解过。考虑到学生文理分科不久,且高一必修1对这部分教学仅仅停留在会考要求层面,当时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哪些要素;掌握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哪些要素;了解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因素;学会分析长江和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之后的阶段性测试反馈显示:学生要求容易混淆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这在主观题答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张文军 《地理教学》2014,(18):31-33
正在地理考试中,考生在选择题方面的失分往往是硬伤——会则得分,不会则失分;相对而言,综合题方面的失分则大多是软伤——会而未必得分。面对地理综合题,考生若在审题方面出现偏差,在答案组织方面又不够科学合理,其得分情况很有可能是"惨不忍睹",甚至"全军覆没"。因而在平时复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综合题解答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选取好答题角度,确定好答题要点是地理综合题拿下高分的保证。所谓答题角度,指的是学生为完成正确答题所持  相似文献   

9.
郭艳 《地理教学》2016,(5):56-57
成因类简答题的教学,首先通过"细审题,联模板,析区域,整答案"四步进行简答题思维训练和强化,然后对简答题归章复习,尤其是对成因类问题进一步进行二次按圈层归类复习,帮助学生理清简答题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相似文献   

10.
鲁爱华  张明 《地理教学》2009,(12):32-34
2009年的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侧重学科核心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应用,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缺少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较深认识,答题时不能全面掌握一般性问题的分析方法,极易陷入以往经验主义的思维定势,要实现高考地理综合题思维突破,有必要对高考综合题核心问题进行归类研究,从学生答题的视角探讨出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刘勇 《地理教学》2012,(8):43-44,52
江苏地理高考考纲中明确提出了对"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能运用严密的思维综合分析地理问题;能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答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案例分析,多是国内外业已引为经典的事例。这些地理事例图文并茂、事实详尽、特征鲜明,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经典的事例总是与我们的学生有着不能言状的时空距离,仿佛隔着一层纱。所以,能否将学生每天生活着的家乡地域中的日常地理事物或新近发生的乡土地理现象作为教学素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拉近学生对地理案例的现实感知,成为笔者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也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几年下来,我发现,将乡土地理素材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来并不缺乏契机和知识结合点。笔者把将乡土地理素材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这一教学模式取名为"乡土一刻"。  相似文献   

13.
地理课堂教学行为既包括地理教师教的行为,也包括学生学的行为。如果单从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来看,地理课堂教学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4.
鲁岩 《地理教学》2011,(4):28+37-38
区位涉及面广、可分析性强、应用性突出,是地理能力形成与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区位地理成了高考人文地理的主旋律,成为高考命题和平时模拟训练的既定模式。从高考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在回答地理区位相关问题时存在易混、易错的普遍性问题。所以本文力图以讲解一道考察农业优势区位的高考题为例,谈谈区位地理复习,以求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的效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肖明 《地理教学》2014,(24):20-22
新课程对于课堂教学在发展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提出问题等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诸多迎合新课改思想的一些“假象”。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中一些常见的“假象”进行剖析,以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与学生共同商定活动规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抢答题,并给以合理的记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关知识信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回答。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朱诚恳 《地理教学》2010,(20):22-24
本校学生学习态度良好,整体素质较高,但初一起始年段地理空间概念、地理图表的阅读和使用能力很低;在考试及作业中,学生对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仍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造成失分。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把握好“图表教学”,提高地理图表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理课堂中有效运用地理学习主题的方法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初中地理教材和大学地理教材、地理学著作两类图书对地形特征表述的异同点,总结归纳地形特征学习主题的教学方法,设计地形特征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维 《地理教学》2010,(10):56-56,53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作业讲评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深化和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在作业讲评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作业讲评到底是讲什么?我们在平时的讲评中往往以解决出现的问题为主,也就是就事论事,更多地关注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20.
李青 《地理教学》2005,(8):32-33
新课伊始,银幕上出现一组图片,有富士山、樱花、新干线列车、海鲜产品等等,请学生猜一猜图片中介绍的是哪个国家?引出课题《日本印象》,使同学们对日本有一个初步印象。进而在一位学生的主持下,出示日本地形图,将日本的面积、领土组成、地理位置等基础知识编成有趣的抢答题,让同学们尝试通过读图,解决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