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左弦 《地图》2010,(1):26-32,I0001,I0002,37
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陈出云 《地图》2010,(1):62-69
没有寻常的"咣当"声,没有明显的风噪和路噪,列车正以世界最快的运营速度贴地"飞行",车厢里却平稳得可以倒放一瓶矿泉水。窗外灰褐的冬日景色,没过多久就变为满眼的南国之绿。从中部的中心城市武汉出发,到达南部最大的城市广州,仅仅用时3个小时。一位乘客难抑兴奋,高声吟出:"朝辞武汉彩云间,千里广州一日还"!这就是2009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的武广高速铁路:1秒钟能跑出97米,比12级飓风还快两倍;持续运营时速可达350公里,超过了波音飞机的离地时速。武广高铁将武汉和广州之间的列车行程由过去的10小时左右缩短至3小时,一日之内往返于穗汉之间已然成为现实。350公里的时速,是目前全世界铁路投入实际运营的最高速度,不断刷新的"中国速度"宣告着中国的铁路已经昂首迈入高速时代。到2012年,将有1.2万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而整体的高速铁路网也将在2020年形成。中国铁路突飞猛进的发展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就连美国的《新闻周刊》也撰文惊叹":铁路革命"正在让多年来以幅员辽阔为特色的中国"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3.
绥芬河:边境上的东方商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静 《地图》2008,(2):38-40
中俄边境上的绥芬河,曾是风光一时的国际商业都市,口岸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滨绥铁路的终点。绥芬河原为中国内河,河名为满语"锥子"之意。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流域下游割让给俄国,遂成为国际河流。距对面俄格罗捷阔沃市25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军港城市海参崴230公里。1898年沙俄在中国修建中东大铁路,1903年,小城绥芬河与中东铁路同时诞生,成为中国铁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小城里  相似文献   

4.
卜庆华 《地图》2010,(1):50-61
<正>如果从第一条营运铁路——1876年通车的上海吴淞铁路算起,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34年的历史了,如果从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通车的京张铁路算起,也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还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年的时间里,这60年来,中国铁路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翘首昂姿、呼啸驰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导言 不论是为铁路、公路或水利等计划,修建长的隧道是项重大的工程。根据隧道面的直径、岩石类型和一般水文地质条件,每公里昂贵的修建费用在一千万到二千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陈潮  方华 《地图》2003,(2):10-23
铁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总结。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中华民族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铁路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7.
<正>从普通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精密测量专家,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陕西省技术状元、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中铁一局宝鸡(五公司)精密测绘公司高级测量技师白芝勇从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30多条铁路、公路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线路复测、工程精测工作。白芝勇说:"作为一名一线的工人,我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中国铁路、中国高铁从筚路蓝缕到成为国家名片  相似文献   

8.
《地图》2003,(2)
读图识史 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就与中华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史,这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斯托屯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从此开刨了蒸汽机车的新纪元。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交通发展的历史,同样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Suzie 《地图》2019,(1):26-35
从“渝新欧”到“1+N”2011年3月19日,从中国重庆出发的“渝新欧”集装箱货运班列发车,耗时13天,行驶11179千米,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标志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新模式——“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0.
铁路信息化和数据标准化对铁路用地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源空间信息集成技术是集成各种铁路空间数据、实现铁路用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本文根据铁路用地空间数据的来源和组成,针对数据的多源、多尺度、动态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元数据驱动的铁路用地空间数据集成技术框架,设计了三层分布式C/S铁路用地信息系统结构,所构建的"武汉铁路局铁路用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已取得理想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南极写真     
<正>南极之光 "想念母校,愿将南极夜景与母校师生共享,苦中作乐,祖国我爱你。"这是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李航从南极发来一组照片,冰原、星空、南极光勾勒出神秘莫测的幻境。语言在此时已经变得苍白,让我们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地图为载体,以铁路业务数据为核心,通过铁路线示意图、二维地图、三维场景三张图,从一维、二维、三维及多维联动,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全国铁路要素信息,为铁路运输、生产指挥和安全管理提供了详细的信息支持,并结合Web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为铁路调度、救援决策等提供可靠依据。从数据结构、系统架构、功能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开发了全国铁路综合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3.
陈阳 《中国测绘》2022,(3):21-23
近年来,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中国速度"成为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张亮丽名片.据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4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速成型. 其实,在一众"中国速度"的背后,都有着工程测量人的身影,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石德斌就是...  相似文献   

14.
《河北国土资源》2004,(8):18-19
邢台车务段管辖京广线(石邯间)和沙午、西矿支线共23个中间站,营运里程230公里。管理铁路用地384万平方米,分属于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及其所属的12个县(市)。邢台车务段铁路用地的特点是点多线长、布局分散、多邻多界、情况复杂,而且历史遗留问题多,权属纠纷多,客观上给本段的日常管理和执法监察工作增加了难度。另外,该段所管辖的铁路用地多数处于大小城镇,有的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高铁在改变着中国的同时也逐步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缩短了时空,让人们的旅程不再漫长。面对春运这样"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在帮助数十亿计的中国人回家团圆的同时,如何保证铁路高频率、长时段顺利运行,将每一位旅客安全送至家人身边,这是铁路一年一度的"大考试"。  相似文献   

16.
宝鸡至天水铁路工程地质环境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鸡至天水铁路是亚欧大陆桥的卡脖子地段, 该段“铁路盲肠”的疏通是提高大陆桥运能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应用遥感技术对该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进行判释调查, 并通过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强度的统计, 进而对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对该地区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为宝天铁路第二条线路建设及铁路病害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铁路工务段设备是铁路运输基础,工务设备管理的质量不仅影响铁路运输效率,而且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而既有铁路复测工作是工务设备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工作。离开真实的、科学的铁路工务设备的测量、调查就无从谈起对工务设备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以及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突飞猛进,都要求及时更新铁路设备技术资料以适应铁路发展的需求。同时,线路复测工作同样为铁路电务、机务、运输、基建等部门提供科学的完整的技术资料。铁路经过连续6次大面积提速,在主要铁路干线上行车速度有的达到200km/h,沿用传统的钢尺丈量线路里程.  相似文献   

18.
铁路G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铁路行业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铁路空间数据库所包含的内容,阐述铁路GIS空间数据库层次结构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公路、铁路等线路工程是蜿蜒伸展的细长型工程构筑物,线路长度从几十公里到上千公里,其中控制测量是基础工作,它是测绘带状地形图、航测外业控制点测量、线路设计计算、定线及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由于GPS定位精度高、速度快、不必点间通视等特点,目前测绘行业普遍用GPS替代常规控制测量。  相似文献   

20.
任霖 《今日国土》2023,(6):34-35
<正>平顺县新型工业园区位于平顺县域西部,紧邻长治近郊,处于两区两县(潞城区、潞州区、平顺县、壶关县)交汇处,涉苗庄、北社两个乡镇的7个农村居民点,G341国道、G207国道、S325省道、绕城高速、中南铁路贯穿园区,距长安高速公路长治东高速口5公里,平顺高速口10公里,距中南铁路集店火车站7公里,距太焦高铁长治东站10公里,距长治机场13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顺畅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