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滑坡、泥石流遥感回顾与新技术展望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王治华 《国土资源遥感》1999,10(3):10-15,39
回顾了20a 来我国在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应用遥感技术调查滑坡、泥石流的方法和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改善现有的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方法技术的迫切性,展望了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新技术的内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滑坡遥感调查、监测与评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滑坡遥感调查包括滑坡识别、基本信息获取和滑坡空间分析等,本文以天台乡滑坡遥感调查中用特征点法确定滑坡边界、影响带及滑坡运动特征及规模为例说明。滑坡遥感监测可分为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由于突发的高速超高速崩塌、滑坡及泥石流活动时间难以预测,滑坡运动的规模相对于遥感地面分辨率较小,获取遥感数据的不连续性及价格昂贵等原因,目前较少应用遥感技术直接监测滑坡活动; 遥感监测滑坡运动引起的环境变化,称为间接滑坡监测,以遥感监测易贡大滑坡引起的易贡湖水面变化及溃坝造成的下游灾害为例说明。滑坡遥感评估指在获取滑坡及其发育环境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评估滑坡的稳定性,预测其未来活动性,评估区域滑坡的影响因子和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文中以天台乡滑坡、千将坪滑坡稳定性评估及三峡库区中前段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中国滑坡遥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滑坡遥感已有20多a的历史,作为区域性滑坡宏观调查的主要手段曾为山区大型工程建设的滑坡灾害调查及防灾减灾工作 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末以来,由于采用了“数字滑坡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滑坡遥感成为能更准确的定性、定量的调查手 段,甚至可进行大型个体滑坡的详细调查和监测研究。“数字滑坡”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遥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及图像处理技术 、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该技术大致可分为3大部分: 滑坡基本信息获取、信息存贮和管理及专题服务技术。本文以三峡库 区、四川天台乡滑坡、金龙山滑坡及易贡滑坡遥感调查及监测说明“数字滑坡”技术的专题服务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无人机开展典型地区地质灾害低空遥感应急监测示范应用,研究不同类型地质灾害遥感数据的特点,以及对不同地灾应急监测阶段对遥感监测数据的应用要求,开展低空遥感监测数据试生产。通过对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类型4个典型灾害区域遥感数据获取及后期对比分析,查明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为监测治理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与快速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5.
由地质矿产部勘查技术司和陕西省科委联合召开的“全国地质灾害遥感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于1990年7月9日在我国古都西安召开。这次会议是为动员各部门参加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测、预报和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初步交流已经取得的应用成果和应用经验而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地质矿产部、能源部、有色金属总公司、水利部、铁道部、高等院校和陕西省遥感中心所属各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收到论文40余篇。论文比较集中反映了遥感技术在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旱涝灾害调查与监…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的遥感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遥感技术查明吉林省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及土地沼泽化等地质灾害的特点,分布状况及形成机制,探讨了防治与减灾对策。表明遥感方法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遥感快速提取及其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泥石流滑坡灾害体特有的物质组成与活动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其在不同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差异,选择E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提取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利用ETM+的穗帽变换、影像差值增强、密度分割和掩膜技术建立了泥石流滑坡山地灾害快速提取模型,并用于汶川地震.通过灾害体的提取,分析了本次地震山地次生灾害的分布规律,利用空间叠加进行了成因的分析.本次地震山地灾害具有如下特点:(1)沿主要地表破裂带分布;(2)山地灾害主要出现在8度-9度地震烈度区,随着烈度的降低,山地灾害的总面积也相应的减少;(3)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1000-2500m的地带;(4)主要发生在坡度20°-50°之间的边坡上;(5)地震及余震期间以崩塌滑坡滚石为主,后期以泥石流滑坡为主;(6)具有河流左右两岸呈不对称分布等特点.结果表明,利用ETM+影像建立基于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的快速提取模型,对于大规模泥石流滑坡提取效果较好,进行大区域山地灾害的遥感快速提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滑坡遥感及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本世纪初起,由于采用了“数字滑坡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滑坡遥感成为能更准确的定性、定位、定量的滑坡调查 手段,可进行区域的和大型个体滑坡的详细调查和监测研究。“数字滑坡”技术的实现基于滑坡地学原理并依赖遥感技术、数字摄 影测量及图像处理技术、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该项技术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滑坡识别、滑坡基本信息获取、信息存贮和 管理及空间分析。20世纪末期以来,数字滑坡技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获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滑坡灾害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无人机遥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滑坡灾害沉浸式模拟与可视化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持。拟重点开展滑坡灾害VR场景动态构建与探索分析研究,探讨了滑坡灾害数据多样化组织、VR场景动态融合表达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手柄射线的VR场景交互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原型系统研发与案例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无人机遥感数据支持下能够动态构建滑坡灾害VR场景,并且能够支持用户沉浸式交互与滑坡灾情信息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原理及技术优势,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地质监测的可行性,通过监测获取各类环境地质灾害的定位、定量数据资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MODIS数据的大气水汽含量反演及31和32波段透过率计算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针对MODIS的波段特征,首先,用近红外波段反演大气水汽含量; 然后,通过LOWTRAN模拟大气水汽含量与MODIS 31和32热红 外波段透过率的统计关系; 最后,计算31和32波段的透过率。该方法克服了以往一景图像只用1个透过率的局限性,使得透过率的求 算精确到每1个像元,同时保证参数获取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泥石流灾害对流域植被、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要素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快速有效地监测灾害影响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期次遥感影像提取了生态因子信息,构建了生态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序列影像的遥感监测能够有效地刻画灾害发生前后的区域生态变迁过程,对地质灾害区的生态监测和修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维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解译标志的内容和特点,建立了解译标志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并对地质灾害的解译标志信息进行编码,研制了基于Virtual Globe三维环境的地质灾害解译标志管理系统.该系统对有效存储管理地质灾害解译标志,提高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航空遥感确定泥石流沟危险度及发育程度分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航空遥感确定泥石流沟危险度的评判方法和对铁路威胁程度等级分类标准以及发育程度分区原则。提出评判因素各类标准的影像标志。将影响泥石流向形成、发展的因素归纳为10项指标,分别打分,按总分高低综合评判泥石流沟的危险程度。泥石流沟发育程度分区,主要取决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组合。文中列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白龙江流域武都段作为研究区,在对该区域泥石流堆积扇的形态特征和堆积范围进行实地调绘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影像(SPOT)进行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部分泥石流堆积扇和非泥石流堆积区的分布范围,将其作为已知样本区。利用该区域多光谱遥感影像(ASTER)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包含波段比和主分量的几十种特征指标。通过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计算,选取对区别泥石流堆积扇最具显著意义的指标进行输入,进而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识别泥石流堆积扇。得到如下结论:SPOT与ASTER融合影像的波段比、主分量指标可以有效地突出土壤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对泥石流堆积扇的识别具有显著意义;利用筛选出的遥感指标和地形指标作为输入,进行监督分类识别泥石流堆积扇,能够有效地将遥感指标和地形指标相结合,提取的堆积扇覆盖范围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郭忻怡  郭擎  冯钟葵 《遥感学报》2020,24(6):776-786
以滑坡蠕变阶段坡体的蠕变会引起环境条件的改变,进而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野外考察客观现实为依据,提出一种间接监测滑坡变化的新方法。利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技术,对滑坡蠕变阶段遥感影像上坡体上覆植被的异常特征进行判识,建立遥感影像上植被异常与滑坡蠕变的关系,反映滑坡的演化过程,弥补GPS技术、InSAR技术及部分地面监测手段在地势高、地形陡峭、植被茂盛等条件下监测工作的不足,为后续的滑坡预测研究提供帮助。以植被覆盖度较高的新磨村山体高位滑坡为例,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分区;其次,计算各分区的植被覆盖度;最后,利用植被覆盖度分析遥感影像上的植被异常与滑坡蠕变的关系,并根据滑后遥感影像和实地考察情况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14年—2016年,滑坡的主要物源区、变形体上方细长局部崩滑区和泉眼及冲沟周边的植被覆盖度出现明显的下降,即随着滑坡发生时间的临近,植被受滑坡蠕变的影响变大,植被生长状况变差;而且随着距裸地等滑坡风险较大区域的距离增大,植被受滑坡蠕变的影响变小,植被生长状况变好。这表明,植被异常与滑坡蠕变存在明显的时空相关性,体现了滑坡蠕变阶段遥感影像上植被异常与滑坡蠕变的内在联系,反映了滑坡逐步失稳的演化过程,为进一步预测滑坡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莫拉克"台风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灾害HJ-1图像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J-1星2009年"莫拉克"台风前后获取的2个时相图像,通过去相关拉伸 (Decorrelation Stretch)、光谱信息增强和最大似然法分类提取滑坡、泥石流区域,并结合TRMM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降雨量数据和DEM (Digital Elevat...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卫星遥感探索楼兰古城消亡之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对楼兰古城区古河道分布状况进行环境地质解译,发现古城所在地上游有两处滑坡,且存在堰塞湖。基于这一发现,推测楼兰古城最终消亡原因是由于其上游发生滑坡崩塌后堵住河水,使楼兰古城因断水而被遗弃乃至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