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亚硝酸盐对长毛对虾幼体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淑英  邹栋梁 《台湾海峡》1994,13(3):236-239
长毛对虾幼体从无节幼体至仔虾期对亚硝酸盐的忍耐性依次增强。在盐度32,pH8.20和水温28±0.5℃的条件下,无节,蚤状,糖虾,仔虾24h的LC50值分别为7.63,15.09,22.92和64.58mg/dm^3NO22-N;蚤状,糖虾,仔虾48h的LC50值分别为11.9,11.41和37.34mg/dm^3NO2-N;仔虾72h和96h的LC50值分别为22.94和13.81mg/dm^3  相似文献   

2.
氨对长毛对虾幼体的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栋梁  高淑英 《台湾海峡》1994,13(2):133-137
氨对长对虾各期幼体的毒性试验表明:蚤状幼体对氨最每天敏感,而仔虾幼体对氨的耐受性最强,在盐度32,PH8.20,水温29.0℃时,无节幼体Ⅱ期,蚤状幼体Ⅰ期,仔虾第五天24h的LC50值分别为13.20(1.15)、9.97(0.87)、26.99(2.35)和60.81mg/dm^3ΣNH^+4(NH3)-N^1(5.30gm/dm^3NH3-N).Z1,M1,P5的48h的LC50值分别为5.  相似文献   

3.
锗对几种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锗对微囊藻、聚球藻和钝顶螺旋藻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锗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因种类而异:微囊藻对锗的耐受能力较强,在培养范围内(0 ̄25mg/dm^3,GeO2),锗对其生长具促进作用;钝顶螺旋藻的正常生长浓度要低于25mg/dm^3,当锗浓度达25mg/dm^3时,生长受明显抑制;聚球藻对锗较敏感,锗浓度超过12.5mg/dm^3时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起毒害作用。文中还探讨了锗对藻类生长影响与藻细胞所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应用有机碘防治养殖对虾疾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5.0mg/dm3浓度的药液消毒可杀死水体中大量细菌,0.3mg/dm3浓度的药液对对虾的蜕壳有促进作用,按一定比例加工成配合饵料投喂对虾,在虾病狂发期可延长养殖时间。文章还对有机碘防治对虾疾病的有关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牙鲆鱼耗氧率、氮排泄率与体重及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个体重2.5~34.5g的牙鲆幼鱼在不同水温(12、17、22、27℃)下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牙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牙鲆幼鱼的耗氧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但仅27℃组与其他3个温度梯度组分别比较,出现差异极其显著(P<0.01),后3个温度梯度组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P>0.05);牙鲆幼鱼的氮排泄率也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其差异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作者认为,在牙鲆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水体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以上,养殖水温以不超过27℃为宜。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了在中国对虾养成过程中,放苗数,饵料系数和产量不同的七个虾池水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及五个虾池水体内脱镁叶绿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七个虾池中叶绿素a的含量从5月份到9月份由4mg/m^3左右增加到37-46mg/m^3,8月份个别虾池达到65mg/m^3。五个虾池中的脱镁叶绿素含量从5月份到8月份由<10mg/m^3增加到48-66mg/m^3,和叶绿素a的变化是一致的,但9月份又下降到  相似文献   

7.
钝段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Geitler)培养在低浓度NaHCO3(2~5g/dm^3)和适量生长素QS(0.5~5mg/dm^3)中,研究了生长素QS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生物量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素QS为1mg/dm^3,NaHCO3浓度为5g/dm^3时,钝顶螺旋藻的生长最好,生物量、蛋白质及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与主浓度NaHCO3(8g/dm^3)培养条件下的基本相同,说明生物素Q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NaHCO3的使用量,而不影响钝顶螺旋藻生长、生物量和生化组成。因而生长素QS在钝顶螺旋灌的养殖中可作为NaHCO3部分替代剂,从而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配合饲料饲喂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琴  余柔刚 《台湾海峡》1998,17(A12):149-152
经过30d的试喂试验,大黄鱼配合饲料鱼种饲料饵料系数为1.19,比饲喂鲜活饵料(Ti鱼)节约成本31.58%;鱼苗饲料饲喂规格为150g/尾的大黄鱼,平均饵料系数为1.80,节约成本21.61%;鱼苗饲料饲喂规格为3g/尾的大黄鱼,饵料系数为1.79,节约成本20.16%。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0年3-5月在大鹏湾盐田海域观测的资料分析结果,春季大鹏湾盐田海域叶绿素含量的日变化呈多峰曲线型,其测值范围为0.08-5.18mg/m^3,平均为1.21mg/m^3,其中4月份叶绿素a含量变化较小,只有个别测值小于1.00mg/m^3,5月份波动相对较大,变动范围在0.08-2.51mg/m^3之间。  相似文献   

10.
紫色无硫细菌对栉孔扇贝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1年,以栉孔扇贝幼虫为材料,用1000ml烧杯模拟育菌现场条件,进行光合细菌作为饵料添加剂的试验。分析表明,光合细菌中含粗蛋白62.3%;18种氨基酸的总量为51.24%;维生素B1,B2,B12含量分别为0.01065%,0.009388%,0.00264%;脂类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在开始的12d,在补充Rps sp,50mg/L和100mg/L时,幼虫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鲻鱼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良候  叶金聪 《台湾海峡》1997,16(2):223-228
本文报道了1991 ̄1995年间鲻鱼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池养亲鱼经注射LRH-A及HCG诱导能顺利排卵,亲鱼成熟率62.7% ̄90%,产卵率62.5% ̄100%,受精率20% ̄75%;受精卵浮性,卵径840 ̄920μm,在水温19 ̄20℃、盐度26.6 ̄28.0、pH值7.91 ̄8.25的条件下,一般经49 ̄53h孵出仔鱼,孵化率48% ̄73%,1991 ̄1995年度分别孵出仔鱼10.0、84.1  相似文献   

12.
湄洲湾夏季的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4,13(1):8-13
湄洲湾1992年夏季的叶绿素a,三磷酸腺苷,碳比积累速率,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和均值分别为0.45-4.72,1.49mg/m^3;0.12-1.07,0.31μg/dm^3;0.06-0.58,0.34d^-1;0.07-0.34,0.21m/(m^2.d)。叶绿素a与三磷酸腺苷之间。初级生产力与碳比积累速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叶绿素a三磷本能腺苷的比值为4.8,湄洲湾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氮不足  相似文献   

13.
鲻鱼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叶金聪  蔡良侯 《台湾海峡》1997,16(3):260-264
本文报道了1991-199御鲻鱼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在水温24.0-26.0℃,盐度2.0-30.0和pH值8.21-8.26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培育38日龄变态为幼鱼,全长达25.10mm;1994-1995年及1995-1996年度分别育出幼鱼51240属及112049尾,育苗成活率为5.9%-12.0%《文中介绍了饵料系列,鱼苗生长与发育观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五日龄草鱼的温度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五日龄草鱼对水温的突变(升高或降低)、渐变(升高或降低,速度约3℃/h)、渐降后又回升的耐受性,以及低温对其摄食和冷休克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的驯化温度为22℃时,温度突然升高和逐渐升高引起的致死高温分别为35.6℃和36.5℃,而驯化温度为25℃的鱼,这两者分别为37.3℃和37.4℃;对这两批驯化温度不同的鱼,无论哪种变温方式,水温上升10~13℃或降低12℃引起的死亡率都不到10%;对于驯化温度为22℃的鱼,水温渐降至7℃,维持12h,然后回升至室温后24h内的死亡、昏迷及畸形鱼总百分比不到10%;五日龄草鱼开始摄食水温为11.0℃,0、50%、100%冷休克水温分别为13.5、10.7、8.0℃。  相似文献   

15.
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5年4月 ̄1996年5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苗种基地,采用梯度试验方法在不同褶皱臂尾轮虫饵料密度下2 ̄12日龄真鲷仔鱼的摄食率和摄食强度,通过拟合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模型模型的数据来评价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结果表明,从仔鱼开口2日龄至12日龄,摄食强度从0.316μg/h提高到1.374μg/h;摄食成功率从59%提高到70%,平均摄食发生率从0.469μ g/h  相似文献   

16.
鲈鱼土池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1989-1993年鲈鱼土池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捕自天然海区、围垦内 网箱培育的亲鱼注射LRH-A与HCG诱导能顺利排卵,产卵率70-100%,受精卵卵径1.25-1.40mm,浮性卵、受精率21-89.0%,在水温18.0-21.2℃、盐度31.0-34.0的条件下,一般经50.67h孵出仔鱼,孵化率46.0-90.0%。人工育苗在室外土池进行,最高成活率11.7%。初孵仔鱼全长3.53-  相似文献   

17.
李超伦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00,31(6):657-663
于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边缘浮冰区利用稀释培养实验进行了微型浮游植物的摄食场现实验研究,同时对微型浮动物的氨氨产生率进行了推算,结果一同型浮洲 物的日摄食量为5.1-25.0mgC/(m^3.d),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0%-65%,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也较大(34%-100%)。利用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推算得出其氨产生率为0.44-1.75mg/(m^3.d),达到维持现场初级生产所需氨氮的6.8%-53.6%,由此可见,微型浮游动物在南极季边缘浮冰区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对浮植物的生产和归宿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7,16(2):164-168
本文根据1994年7月至1995年4月间4个航次调查资料而得。结果表明,九龙江口ATP的含量平均值为278.4μg/m^3,变化范围在32.4 ̄857.6μg/m^3之间。ATP与叶绿素a和PO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Chl-a/ATP的高值区出现在盐度为25 ̄30间。POC(B)/POC的高温区出现在盐度为15 ̄25间。该区域颗粒碳含有最大比例的活体的有机碳约占60%。  相似文献   

19.
太湖五里湖沉降通量及其有机质分解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进一步探索重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形成机理,1996年7月19日-9月2日,在太湖北端湖湾重富营养化水体--五里湖中层水体进行了试验。通过对微分方程的积分与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了该湖区该时段平均沉降通量为405gd^-1m^-2,其中有机质沉降通量是无机沉降通量的3倍,有机质初始分解率为0.01251h^-1,长期分解率为0.00662h^-1,1个月的时间就有80%的有机质分解掉。这种作用造成许多重  相似文献   

20.
南方鲇成鱼的静止代谢率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1年9月-1992年7月,运用连续流水呼吸仪测定由嘉陵江捕获的南方鲇成鱼的静止代谢率,在10.0,16.0,21.8,22.2和27.4℃条件下,雌鱼的测定值是8.699,21.980,25.412,30.563,34.463和32.483O2mg/(kg.h);雄鱼的是8.14,19.568,26,830,29。426,32,156和32.098O2mg/(kg.h)。采用统计模型,将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