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1987年5月至10月在黄岛养虾池对虾生长周期内对小型底栖动物数量逐月调查。指出:小型底栖动物总平均密度为1092.4inds·10cm-2,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是主要类群,其总平均密度分别为466.9和457.9inds·10cm-2。89.7%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沉积物表层2cm内。结果指明小型底栖动物被对虾捕食,并提出了捕食模式。  相似文献   

2.
3.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不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根据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3种生境类型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进行了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1种,其中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物种数分别为21种、18种、21种、26种和15种。光滩(沙滩)、互花米草和牡蛎石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优势功能群多样化,表明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这种特征是潮汐、生境、底质粒径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沉积物粒径的差异),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差异。互花米草、牡蛎石构成了多种小生境,有利于众多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还讨论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鉴定水平和功能群划分标准不同对功能群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PAM叶绿素荧光技术,于2013年5月在厦门大嶝岛潮间带,对不同底质类型(泥质、泥砂质和砂质)底栖微藻的光合作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底栖微藻的光合系统II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呈泥质(0.33)〉泥砂质(0.28)〉砂质(0.01);底栖微藻叶绿素a含量亦呈上述变化趋势.不同温度(15-35℃)和不同光照透射率(0-100%)的短期(0.5-2.0 h)培养实验表明,底栖微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27℃左右)接近于环境温度,体现了其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过高的温度(35℃及以上)会抑制光合作用活性,进而限制其生长;此外,光照实验表明底栖微藻可通过自身的运动和变化来适应光照强度的变化,不同底质类型可能存在不同的光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南麂列岛潮间带的微小型底栖藻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记录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的微小型底牺藻类。经初步鉴定南麂列岛潮间带共有微小型底栖藻类4门54属155种,以硅藻类占优势(41属125种)。其优势种在岩礁为附生性的海生斑条藻,沙滩为附生性的小形舟形藻和翼茧形藻,泥滩为底栖性的圆筛藻和斜纹藻。不同生境其种类组成差异显著,在各生境均出现的共有种仅6种。微小型底栖藻类年平均丰度:岩礁为7094.61个/g,沙滩为46821.63个/g,泥滩为456.5个/g,岩礁和沙滩以春季最高;泥滩以夏季最高;秋、冬季各生境的丰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6.
孟翔  袁秀堂  张安国  齐玥  吴楠  袁蕾  康婧  宋钢 《海洋科学》2023,47(7):111-121
2020年对辽河口潮间带7条断面46个站位开展了春、秋两季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并进行摄食功能群划分,研究了其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组成及特征。共发现46种大型底栖动物,以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肉食者功能群种类数最多,且主要为环节动物类群;浮游生物食者功能群则在丰度及生物量方面占优势地位,且主要为软体动物类群。大型底栖动物各摄食功能群丰度及生物量(除肉食者外)均表现出春季高于秋季,且在断面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浮游生物食者在靠近辽河入海口的断面(B和C断面)占据绝对优势。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摄食功能群的种类数、丰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变化上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辽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并为生物资源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澄迈角沙滩潮间带底栖动物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面积约32200平方公里。岛上沙质海岸占比例最大,另外泥滩、石砾、岩石海岸亦有所见。由于四面环海,所以海洋性气候较为显著。水温一般较高。与相邻的广东大陆沿岸相比,季节变化及年变化幅度均较小。基本上符合热带性气候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季节风的影响,以及浅水区域较宽和接近大陆,沿岸水温和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局部地区具有一些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海南岛的潮汐类型是混合潮,潮水幅度通常不超过3米。 1959年11月-1960年2月,作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物考查组到崖县的榆林、马岭,陵水县的新村,万宁县的港北港,乐东县的莺歌海,文昌县的抱虎角、铜鼓角以及海口市的盐灶、北港、苍头前等地进行了调查采集。为了使原有的材料得到更进一步的充实,1962年3-5月,又到崖县的榆林,陵水县的新村以及临高县的新盈,东方县的八所进行补充调查。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潮间带藻类进行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并结合各地区不同的潮汐类型、潮水幅度等环境条件的具体影响,进一步探索藻类分布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对烟台3种典型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了烟台典型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群落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等,采用MDS和CLUSTER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并用AMBI和m-AMBI对底栖群落和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1种,其中多毛类动物40种,甲壳动物37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1种,鱼类2种,其他动物2种(包括纽虫和腔肠动物各1种)。多毛类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据了群落总种数的36.04%和33.33%。从季节来看,3种类型潮间带物种数均为冬季最低,而秋季则普遍处于较高水平。物种丰度在3种类型潮间带的分布为泥沙质的渔人码头泥质的养马岛沙质的辛安河口,3种类型潮间带的丰度主要贡献者分别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动物。渔人码头和辛安河口的生物量均以秋季为最高,而养马岛在冬季达到最高,且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软体动物是3种不同类型潮间带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烟台3种类型潮间带出现的优势种多达15种,但多数优势种仅在某个潮间带的单个季节出现,优势种受季节和潮间带类型的影响明显;日本大螯蜚(优势度为0.29~0.82)是渔人码头全年的优势种,中型阿曼吉虫则是辛安河口的主要优势物种,养马岛的优势物种则为养殖逃逸的菲律宾蛤仔。与以往历史资料相比,烟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原有的潮间带经济种类已经严重退化或消失。  相似文献   

11.
厦门同安西柯对虾养殖池的细菌数量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对虾养成期间养殖池生态系中细菌的数量动态,探讨其变化规律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在水体、底质和虾体中的数量变化各异。在水体各菌数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中,除了总菌数与COD存在着正相关外,其它的不存在相关性。虾体的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的数量(以细胞计)可以用来预报虾病,三者的阅值分别为107个 /g(湿重)、105个/g(湿重)和104介/g(湿重)。通过对对虾的细菌学跟踪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厦门地区潮间带蟹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琳 《台湾海峡》1996,15(2):163-169
本文根据厦门地区三个岛屿潮间带调查所获的资料,研究了蟹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并应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蟹类的结构特征。经鉴定的蟹类有14种55属91种,其中软相57种,岩相44种。软相的蟹类组成与岩相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厦门港岩石岸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1982年2月至1983年2月在厦门港岩石岩潮间带采集的软体动物,论述了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活型及影响软件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厦门港岩石岸潮间带共发现软动物54种。其中,多板类6种,腹足类33种,双壳类15种,优势种有僧帽牡蛎,黑荞麦蛤,复瓦小蛇螺,粗糙滨螺等。与60年代初调查结果比较得出,厦门港岩石岸潮间带的软体动物群落是相对稳定的,潮汐是决定河口结果比较得出,厦门港岩石岩潮间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3个地点4口虾池周年跟踪调查,报道了综合养殖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养殖管理技术、各综合养殖系统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系统的效益评价。此外,还阐述了存在问题与展望,这些调查成果可为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7年2、5、8、11月调查资料,研究了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种类组成、种类与数量的垂直分布、季节变化,并与大亚湾多毛类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多毛类47种。平均栖息密度60个/m^2,平均生物量1.78g/m^2,潮汐作用影响多毛类的种数、密度、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多毛类数量的季节变化不甚明显,但冬季的栖息密度和春季的生物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资源与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1992年5月~1993年3月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四季调查结果。共鉴定大型海藻121种,隶属于66个属,其中红藻类82种,褐藻类25种,绿藻类12种,蓝藻类2种。海藻组成以暖温性与亚热带性种类占优势。海藻区系特征与台湾暖流和浙江沿岸流对本海域影响密切相关。该区域海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本文还分析了海藻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认为潮汐主导海藻的垂直分布,温度决定海藻分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7.
The ecological aspect of meiofaunal communities in Can Gio mangrove forest,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before. Th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biodiversity of meiofaunal communities were studied along an intertidal transect at the Khe Nhan mudflat. Each time, three replica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four stations along a transect following the water line from low tide level up to the mangrove forest edge. In total, 18 meiofaunal taxa were found with the dominant taxa belonging to Nematoda, Copepoda, Sarcomastigophora and Polychaeta. The densities of meiofauna ranged from 1156 inds/10 cm2 to 2082 inds/10 cm2. The increase in densities from the mangrove forest edge towards the low water line was significant. Along the mudflat transect, the biodiversity (expressed by different indices) was relatively high at different taxonomic levels but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along the mudflat except for taxa richness. Eighty nematode genera belonging to 24 families with Comesomatidae having the highest abundance 33.8 % were found.Theristus andNeochromadora decreased in densities from the lower water line towards the mangrove forest edge, whileParacomesoma andHopperia are typical and more abundant at the middle of the mudflat.Halalaimus increased from high on the mudflat to the low water line.  相似文献   

18.
厦门港湾潮间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释放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纲  陈金民 《台湾海峡》2011,30(3):310-315
所研究的沉积物样品采自福建省厦门市的港湾潮问带地区,选择了10μg/dm’的汞标准使用液对采集回来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预污染处理,利用预污染后的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汞释放动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汞的释放量较低,达到释放平衡时的释放量小于5μg/kg,释放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前8h为快速释放阶段,之后为慢速释放阶段,大约在24h达释放平衡.采用了Tessier五步提取法对未污染过的沉积物原样及进行过预污染处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汞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污染实验吸附到沉积物上的汞的各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为:HgS为主的惰性汞〉单质汞〉盐酸溶无机汞及甲基汞〉有机结合、螯合态汞〉水溶态、交换态等活性汞.  相似文献   

19.
A new species, Crustorhabditis chitwoodi, was discovered in nutrient agar plates inoculated with beach sand collected from an ocean beach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The three other known species of the genus have all been found as commensal inhabitants of ocypodid shore crab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and inoculum was seeded with dauer larvae of the nematode that had been dispersed by scavenging crabs. The new species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three previously described species by possessing a smaller number of differently arranged bursal papillae, eight rather than 10. The species is amphimictic, oviparous, and produces abundant dauer larvae in culture, which can be sustained indefinitely on sea water nutrient agar in which it feeds on associated bacte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