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厦门同安西柯对虾养殖池的细菌数量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对虾养成期间养殖池生态系中细菌的数量动态,探讨其变化规律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在水体、底质和虾体中的数量变化各异。在水体各菌数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中,除了总菌数与COD存在着正相关外,其它的不存在相关性。虾体的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的数量(以细胞计)可以用来预报虾病,三者的阅值分别为107个 /g(湿重)、105个/g(湿重)和104介/g(湿重)。通过对对虾的细菌学跟踪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虾养殖池水域环境细菌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于1990年6月下旬-10月初期间,每隔7-10d在大连市金州区董家沟镇养虾场突池定点采样一次,3h内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研究对虾养殖池水域环境中细菌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水中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化与水温的变化趋势相同;6—7月末,细菌增长比较缓慢;8月初开始,细菌数量增长较快,8月中旬达到全年的最高值,异养菌为3.4×105cell/ml,弧菌为1.9×105cell/ml;而后随着水温的下降,水中细菌逐渐减少。底记泥浆中,细菌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不受水温的影响;异养菌最高达6×107cell/ml,弧菌达1.5×106cell/ml。 相似文献
3.
4.
对虾养殖池生态环境生物监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在山东半岛南部五垒岛湾地区,对浮游植物和纤毛虫原生动物等与对虾生长关系密切的生物进行监测与控制,使虾池形成和保持适宜的生物构成;对日本刺沙蚕[Neantnes japonica(Izuka)]幼虫密度进行监测,适时抽水采集沙蚕幼虫入池,使虾池沙蚕幼体密度达到5000~10000个/m2。从而为对虾生长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1条件与方法1.1试验池及条件试验地选在山东半岛南部五垒岛湾的烟台警备区养虾场,位于高潮区以上,通过河道进排水,每半月大潮汛期间,只能抽水6~7d,半月…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虾养殖业不断发展,海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致使虾池水中轮虫密度剧增导致对虾浮头死亡,损失极大。例如1984年乳山县,在8月中旬虾池内轮虫密度达50个/ml,全县由于轮虫造成浮头死亡的虾池3740亩,其中全部死亡的虾池740亩,部分死亡的虾池3000亩,其余的20000余亩的虾池正在大批浮头。 为了解决轮虫对养虾的危害,利用硫酸铜,杀死虾池中的轮虫和原生动物,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池环境修复作用菌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将对虾养殖池环境修复作用菌Lt 7511投放到虾池底部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不造成二次污染。以沸石作为固定化载体,研究了影响固定化的因素、固定化菌降解有机物的性质及保藏方法。结果表明,沸石在500℃灼烧2h可除去绝大部分吸附水分,增大表面积;固定化过程中沸石粒度、菌液的浓度及体积对沸石吸附作用菌的能力都有影响,每kg 60目沸石可吸附0.46g菌体(干质量);沸石固定化菌对饵料浸出液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非固定化菌;真空保藏的固定化菌的存活情况明显优于保藏在空气中的固定化菌。 相似文献
7.
对虾肝胰腺坏死性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坏死性肝胰腺炎(Necrotizing Hepatopancreatitis,NHP)对世界对虾养殖业危害很大.NHP是由1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肝胰腺坏死性细菌(Necrotizing Hepatopancreatitis Bacterium,NHPB)引起的.NHPB则是1种类立克次氏体的α蛋白菌.目前在美洲中部和南部的几个国家蔓延,感染虾塘死亡率可达95%.目前已被国际兽疫局(OIE)列入高危病原列表.本文综述了NHPB研究的进展情况,对NHPB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检测方法和防治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对光合细菌在斑节对虾育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有效地促进对虾幼体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并可改善育苗水质,起到预防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光合细菌净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养殖水体中大量氨氮,硫化物的产生以及溶解氮的降低严重影响了对虾的正常生长。本文报道了光合细菌在实验室环境中净化水质的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参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H2S含量,并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虾池底质不断老化,水质越来越容易败坏,诱发的虾病很难控制,严重地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1992年结合省水产科技包县工作,我们首次在无棣县对虾养殖中大面积推广使用光合细菌,经一年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13.
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细菌的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细菌生物量(以C计,下同)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细菌总生物量波动在0.09~0.83mg/dm3之间,平均0.37±0.21mg/dm3,占水层颗粒有机碳含量的11.94%;附着细菌生物量在(0.14~3.69)x10-2mg/dm3)之间,平均(0.77±0.58)x10-2mg/dm3,占浮游细菌总生物量的2.08%±1.95%。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浮游细菌总生物量、附着细菌生物量均有所上升。底泥细菌生物量为(44~132)x(10-6m/m),平均(86±23)x(10-6m/m),占底泥有机碳含量的1.55%。 相似文献
14.
研究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不但可以了解资源的状况和变动趋势,为渔业生产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对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一般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而且通常是在已经衰退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进行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就不能不了解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变动趋势和衰退的原因。此外,对于已经衰退的渔业资源在进行人工增殖之后,尚需对其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细菌数量变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位池细菌数量变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虾池水层细菌总数变化在2.31×106~87.2×106cfu/mL之间,平均为29.72×106cfu/mL。异氧菌数变化在0.48×104~61.2×104cfu/mL之间,平均为12.18×104cfu/mL。水层中细菌的水平和水层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十分显著,水层中细菌数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水层细菌数量与水温、COD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适合于虾池细菌生长的pH值(9.2)偏碱性。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对防治斑节对虾病害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了光全细菌对预防和治疗斑节对虾Penaeus mondon病害的地比试验结果,光合细菌能净化水质,恶化病原体繁衍条件,改善斑节对虾营养,增强虾体抗病力,可有效地预防斑节对虾病害,并对早期轻病以堤衣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株光合细菌应用于对虾饲料及其养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作为一类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各种低分子有机物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菌体内所含的丰富营养,已引起环保、水产及其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为了进一步探讨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我们在1987~1989年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在中国对虾饲料和脊尾白虾、中国对虾育苗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离了球形红假单胞菌R.sphaeroides和荚膜红假单胞菌R.capsuc… 相似文献
18.
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细菌并发症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报道了发病对虾肝胰腺分离菌物敏感性,采用防台细菌人工感染方法进行药物饲料的筛选,在实验室及养殖池中进行药物饲料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对虾病毒流行期间,采用药物饲料可有效防止对虾爆发性大量死亡,提高对虾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20.
从对虾育苗池中任意收集活的虾苗,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体表有大量附生细菌和污着生物,优势菌为弧菌属。这些细菌可分解几丁质,损害甲壳表导并影响蜕皮,为其它生物附着创造了机会。当有病毒感染或其它因素使其抗病力下降时,此类细菌可能乘机进入虾苗繁殖,引发弧菌病,故可称之为条件致病菌。有体表细菌附生的虾苗,肝胰腺内也常发现细小病毒和大量细菌感染,造成肝组织坏死。这是虾苗停止变态、蜕皮和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