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伊盟地区(4─8月)候旬降水的时间分布李茂斌,石翠荣,邱东平(伊盟气象处)1资料及加工处理1.1伊盟地区共有8个旗县站(中心站),我们选用这8个站1970─1991年4─8月共22年的候、旬降水资料。1.2分月确定多雨、少雨时段的标准多雨、少雨时段标...  相似文献   

2.
炎热多雨的夏季1994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孙兴池(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1概述今年夏季我省天气的基本特点是:气温明显偏高,天气闷热,雨水较多,降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初夏干旱少雨,6月24日进入雨季后,降水明显增多。夏季总降水量分...  相似文献   

3.
2002年7~8月天气2002年7~8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7月基本承袭入夏以来低温多雨的气候特点,8月则高温少雨。两月全疆大部地区光照适宜,但受7月下旬的连续降水影响,造成北疆沿天山一带的部分地区及伊犁河谷地区遭受暴雨、洪水袭击,给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1月平均环流及旬平均环流形势特征分析1.1100hPa月平均环流形势7月份,北半球100hPa月平均环流图上,高纬度呈1+2波型分布,极涡主体位于阿拉斯加北部极区。中纬度地区呈5波型分布,太平洋北部为超长波槽,美洲西部为超长波脊、东部为超…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国大陆均匀分布的80个测站1951—1994年历年5—6月月总降水量标准化距平资料,利用EOF和REOF方法对春末夏初降水量异常的空间结构及时间演变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春末夏初降水异常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南北相反变化的差异(LV)。旋转载荷向量场(RLV)反映出11个主要降水异常类型区。旋转主分量(RPC)揭示了44年来春末夏初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江淮和江南地区降水量减少,东北和南疆地区降水量增多;河套东部、华南、北疆、华北地区呈多雨—少雨—多雨的抛物线型,而河套西部、西南地区呈少雨—多雨—少雨的反抛物线型。  相似文献   

5.
选用易于获取的六、盘、水三站资料,对1986年至199o年的低温(凌冻)实况及预报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即试报检验,检验情况如下。l预报时段从当年10月第五候起至次年4月中旬止,其中候、旬为中期预报时段,月、年为长期预报时段。2预报及检验方式按当年资料预报当年(以下简称)“当一当”),当年资料预报次年(以下简称“当~次”)两种方式,分别对上述时段的候、旬、月。年作出低温(凌冻)天气趋势预报,结论为偏多(正距平),正常(零距平),偏少(负距平)三类。按统计出的上述各时段平均日数,将试报年的实况也作这三种分类,预报…  相似文献   

6.
1降水实况与预报服务1998年8月5日,我省继前几次暴雨天气之后,又出现了一次特大范围的暴雨天气。8月4日20时至8月5日20时,全省(50个站)日平均雨量38.7mm(4日20时之前已经下雨,雨量极小),其中12个站暴雨,23个站大雨,其它各站均下...  相似文献   

7.
张飒 《山东气象》1997,17(3):50-52,60
1天气概述1997年夏季(6—8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高温酷热,8月19日以前降雨特少,干旱极其严重,8月19—20日受9711号台风影响,全省降暴雨和大暴雨,干旱解除。全省季平均气温为27.0°C,较常年偏高1.8°C。降水较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6、7月份降水甚少,降水量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降水分布由东部往西部递减(图1),全省季平均降水量为276mm,比常年同期少170.3mm(偏少38%)。鲁东南、鲁南、半岛三地区部分县市在400—590mm,即墨最多,为594mm;西部地区在20…  相似文献   

8.
1引言本研究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抗灾的需要及对长期天气预报的改革而立题的。防灾、抗灾迫切期望提供降水集中时段的预报。事实上,辽宁夏季降水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区域和时间上都存在分布不均的特点,即具有其一定的自然天气阶段属性,降雨的集中与分散是交替出现的。这种特点用以月或季时间单位的长期趋势预报是难以反映出来的,故打破月的界限,采用以旬或2~3个旬为预报时段,进行多雨、少雨时段预报,也是对降水的两个极端状况预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并且有实际意义。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夏季多雨与少雨时…  相似文献   

9.
1994.8.6暴雨分析孙田文,李社宏(铜川市气象局铜川·727000)1降水概况1994年8月5日晚至6日凌晨.渭北及陕北市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突发性强对流暴雨。降水主要集中在0时至4时,铜川地区各站日最大雨量为73.0mm,1h最大雨量47.0m...  相似文献   

10.
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马慧  王谦谦  陈桢华 《高原气象》2006,25(2):325-329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951—2000年中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选出华南地区16个代表站。重点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前汛期,而且降水偏多现象易发生在华南东部地区,降水偏少现象易发生在华南北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前期、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为相对多雨期,而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及1980年代前期到90年代初为相对少雨期,90年代为波动期,但华南前汛期近50年的降水变化的总趋势不明显。华南前汛期降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年际变化的主周期有三个:3,5和7年,年代际变化的主周期为14年。华南前汛期多雨年同期,淮河及黄河下游等地区少雨;而华南前汛期少雨年同期,大致相反。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我区月平均气温持续异常偏高,降水量北疆偏多,南疆1月降水偏多、2月基本无降水。其中,1、2月北疆八站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4.3℃,1月偏高幅度居历史同期第二位,南疆两月均比常年偏高2.7℃;且旬平均气温变化大,部分地区旬平均气温偏高、偏低幅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两月全疆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气象条件对冬麦和牲畜越冬有利;但受1月14日~18日天气过程影响,克州、喀什、和田地区1月中、下旬气温异常偏低,对上述地区牧业生产及无积雪冬麦越冬造成一定的影响。1500hPa月平均环流形势特征从…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0.8m地温异常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青藏高原5个站从1956 ̄1986年共31年的0.8m地温距平,计算了秋季(9 ̄11月)的地温异常,同时考虑了我国汛期(4 ̄9月)及夏季(6 ̄8月)的降水相关,发现两者相关很好。不同部位的高原地温异常对我国降水关系的区域是不相同的。本文为中国汛期降水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安自然降水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1~1994年西安各年、月、旬降水资料,对历年及历年各月、旬降水特征和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西安自然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于夏半年;年降水量持续偏多或偏少;经常出现连续数月多雨或少雨;一般洪涝月份较少或年降水量偏少时,干旱月份越多;人工增雨是增加水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湖北省32个台站1960-2007年梅雨期逐候降水资料,分析湖北省梅雨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同时对多雨年和少雨年的集中度和集中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一性,降水集中度平均为0.389,最大值为0.642,最小值为0.216;集中期平均为5.600候,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8.450候和3.053候.梅雨期降水集中度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呈减小趋势,80年代至21世纪前7年呈增大趋势;降水集中度的EOF分析显示,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全省一致型,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鄂东南与鄂西北地区的反相,第三特征向量表现为鄂中平原地区和湖北东西部山区的降水集中度反相.多雨年的降水集中度比少雨年的偏小;多雨年的降水集中期比较集中,少雨年的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RF2.0 1983—2013年回报和2016—2017年预测的降水资料以及宁夏19个评分站降水实测资料,采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常用的检验方法,对DERF2.0预测的宁夏未来1~50d月、候尺度降水及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DERF2.0对月降水趋势异常预测综合评分(Ps)平均为53.2%,超前1~10d预测效果相差不大;Ps超过60%的仅有4月和11月,且年际间波动较大,最差年与最好年相差近30%。DERF2.0对月异常少雨预测Ps高于异常多雨,春、秋季Ps较高,夏季相对较低;对多雨年份降水预测Ps高于少雨年份。DERF2.0超前30d之内预测的候降水和实况以正相关为主,第1候相关最好,9月至次年3月相关系数相对较大;超前30d之内预测的候降水较实况偏大30%左右;对未来1~6候降水趋势预测正确率为40.8%,偏多趋势正确率达79.5%,明显高于偏少趋势;1月趋势预测正确率最小,8月最大;候降水偏多趋势预测正确率冬季高于夏季,偏少趋势则相反;随着超前时间的增长,趋势预测正确率下降;趋势预测正确率自北向南增大。DERF2.0对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预测的正确率为60.3%,超前时段为4~14d,对全区性过程预测效果较好,同一次过程南部预测效果好于北部,预测的降水量小于实况降水量。  相似文献   

16.
使用1971—2000年西安市7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西安大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地区的大降水有阶段性,1971—1977年是多雨时段,1978—1980年是少雨时段,1981—1986年是多雨时段,1987年以后处于少雨时段,从1995年开始年大降水日数呈回升趋势;受秦岭山地的影响全区大降水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大降水2—11月都有发生,主要出现在7—8月;大降水大部分在1 d内结束,连续发生的较少。  相似文献   

17.
乌山槽脊与内蒙古农区夏季旱涝的关系吕发泰(锡盟气象处)本文从500hPa环流形势出发,先分析了锡盟盛夏(7、8月)典型多雨和少雨各6年的前期环流变化特点,发现前1年9、11、12月乌山附近地区槽脊变化显著异常,由此引起亚洲纬向环流指数,70°E的西风...  相似文献   

18.
江淮梅雨期降水不同尺度异常与SST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9-2000年江淮地区80站的月降水量资料,研究江淮梅雨期(6_7月)不同尺度降水量异常的时间演变规律,分析江淮梅雨不同尺度降水异常与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42a来,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存在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尺度变化信号。2)对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进行时间尺度分离,不同尺度的降水异常序列多(少)雨年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在少雨背景上,年代际变化序列出现多雨期。在多雨背景上,年际变化序列出现明显的少雨年份。3)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序列与SSTA的关系,发现对应的显著相关区域有很大不同,这意味着海温异常对江淮梅雨存在多时空尺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乌山槽脊与内蒙古农区夏季旱涝的关系吕发泰(锡盟气象处)本文从500hPa环流形势出发,先分析了锡盟盛夏(7、8月)典型多雨和少雨各6年的前期环流变化特点,发现前1年9、11、12月乌山附近地区槽脊变化显著异常,由此引起亚洲纬向环流指数,70°E的西风...  相似文献   

20.
孙军 《气象》1997,23(11):58-61
北方局地继续高温少雨登陆台风多9711号影响大@孙军¥中央气象台北方局地继续高温少雨登陆台风多9711号影响大-1997年8月-孙军(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8月,我国除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外,其它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月内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