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水压与钻孔联合爆破的特点,给出了设计方法及参数,实践表明,在坚固筒体内构筑物拆除中应用该技术可取得安全,快速解体破碎和定向倾倒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仲超 《探矿工程》2015,42(7):81-84
广东省郁南县华新选矿厂拟爆破拆除的楼房,除倾倒方向外其余3个方向近距离均有保护设施或试验性保留的建筑,周围环境十分复杂。设计采取了单向倾倒∠形爆破切口,合理的爆破参数设计,可靠的爆破网路,严密的防护结构,恰当的切口支承柱切筋技术处理等一系列爆破与安全技术措施,精细化施工管理,确保了楼房向设定的方向精确爆破倒塌,而且基本不发生后坐,将建筑物的爆破塌散范围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严格控制好爆破振动、爆破飞石、空气冲击波等有害效应,实现了楼房爆破拆除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爆破技术是一种新型爆破技术,其爆破孔的设计对整个爆破效果及爆破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爆破孔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爆炸荷载作用下掏槽孔孔壁压力及其破碎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时畸变能的变化自始至终都基本呈椭圆形,孔径越小,积累的能量越大,对岩体破坏越大;孔深长度越短,能量积聚空间越小,爆破对岩体造成的破坏越大;孔深长度的改变对下部岩体影响较小,对中部岩体影响较大。此外由于爆炸实验多为破坏性实验,很难进行原型试验,因此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爆破孔的结构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实际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彭泽波  吴毅 《探矿工程》2006,33(3):57-61
从路基施工规范出发,以满足铁路、公路路堑边坡施工质量要求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用光面爆破法所增的工程量,针对一般路基施工条件给出了边坡开挖的实用爆破方法和技术参数,并从技术、施工等方面分析了采用实用光面和实用预裂爆破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胥传辉 《江苏地质》2001,25(3):170-173
立足于长期从事大型开山爆破工程的实际,客观总结了十年来山体爆破实践的成功经验,试图推荐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共同拓展爆破技术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Summary Three sets of different formulae expressed as functions of dynamic elastic constants of rock and some design parameters involved in a buried explosion are derived explicitly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ak particle velocity (PPV) and peak air pressure (PAP). Separate equations are derived to estimate PPV and PAP for inside, outside, and at the boundary of the crater zone. The equations incorporate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i)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ii) shear wave velocity, (iii) density of rock, (iv)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of air, (v) detonation pressure of explosive, (vi) depth of hole, (vii) radius of hole, (viii) distance of the measuring transducer. Suggested equations are tested for a few hard and medium-hard rock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nd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7.
孙宗席 《探矿工程》2017,44(12):91-94
在分析探槽爆破施工中电爆网路外来电流的成因、类型及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探槽爆破施工中电爆网路外来电流预防技术及研究成果。获得的成果可为露天爆破施工电爆网路外来电流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亮  卢文波 《岩土力学》2006,27(Z2):791-794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裂纹长度与类型、不同的装药量对裂纹尖端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以及预裂与光面爆破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比较分析,计算得出:预裂爆破预裂缝的产生主要是从炮孔处产生的开口裂纹在冲击波以及爆生气体的作用下扩展形成的;随着药径与孔径比的增大,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也逐渐增大,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曲线形态不变;由于自由面的存在,光面爆破裂纹应力强度动态因子后续峰值较预裂爆破的大。  相似文献   

9.
邓志勇  张翠兵  杨岸英 《岩土力学》2004,25(10):1677-1682
介绍了一种能应用于深厚层淤泥软基的挤淤法--爆炸定向滑移法 (Bosm)。该法是通过在抛石堤头前方淤泥中一定位置处埋置群药包,利用爆炸产生的强冲击波和震动扰动淤泥并降低淤泥强度,使抛石堤下方及周围淤泥的结构破坏,瞬间丧失强度,短期内难以恢复,形成定向滑移条件,抛石堤下沉实现泥石置换。同时,结合深港西部通道海堤挤淤工程,详细介绍了爆炸定向滑移法的施工参数和工序流程,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措施。通过钻孔、物探及沉降观测等技术手段对竣工后大堤进行的检查表明, 大堤是稳定的,采用爆炸定向滑移法修筑海堤是成功的。值得在深厚层淤泥的海堤挤淤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础切割拆除爆破的实践和经验。同时成功地应用了非电毫秒导爆管雷管孔外多级接力扩大雷管起爆段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