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2.
华北山地海拔1000m以上的山顶面不是一个连续的面,而是两个面,由不同时期的差别侵蚀形成。其中,海拔3000—2500m的山顶面是北台面,形成于古新世,代表中生代地文期的结束;海拔2200—1000m的山腰面是甸子梁面,形成于渐新世,代表早第三纪地文期的结束。  相似文献   

3.
再论华北山地甸子梁期夷平面及早第三纪地文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北山地海拔1000m以上的山顶面不是一个连续的面,而是两上面,由不同时期的差别侵蚀形成。其中,海拔3000-2500m的山顶顺是北台面,形成于古新世,代表中生代地文期的结束;海拔2200-1000m垢山腰是甸人面,形成于渐新世,代表早第三纪地文期的结束。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以传统地貌学理论戴维斯等的"地貌面"和"侵蚀旋回"理论为指导。研究表明,它基本适用于华北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同时也发现了传统地貌学理论的不足。该文用华北地貌形成演化的实际资料弥补了这个不足,并进一步探讨了地貌形成演化理论的某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华北山地的层状地貌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层状地貌是在较短的距离内,从海岸到山顶的坡面上多级分布的阶梯状地貌。一般来说,它反映了地壳的构造运动。但并不是所有的层状地貌都是这样。只有地壳活动时期的火山喷发、砾石扇和地壳稳定时期的风化壳、古河道发育的层状地貌才能表明地壳的一次大的构造运动。据此认为,中国华北山地的喜马拉雅运动起始于始新世,至渐新世结束了第一幕。中新世是喜一雅运动的较激烈期,至上新世结束了第二幕。自第四纪进入了第三幕的第一亚幕,  相似文献   

6.
大学时代 ,任美锷、杨怀仁老师教我们地貌学 ,学习了台维斯、彭克等大师的地貌学理论 ,核心就是夷平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原理。大学毕业后 ,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吴忱同志一起 ,师从罗来兴先生。我们共同在川西滇北地区作野外考察 ,对区域地貌中的夷平面涉猎较多。去年 ,一直在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的吴忱同志 ,送我一本他毕生研究的力著———《华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一书。喜读之下 ,学到了不少东西。现略作汇总评述。1 惊喜与感慨读了吴忱研究员等人的专著《华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一书 ,惊喜之…  相似文献   

7.
李平日 《地理学报》2005,60(2):351-351
我国风沙地貌学开拓者吴正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潜心调查、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广袤的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内陆风沙地貌和治沙工程,80年代又移师东南沿海研究海岸风沙地貌和“老红砂”的成因及其发育模式等。20年前(1984年)他已为南京大学师生讲课并编写《风成地貌概论》讲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