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岩石圈计划的新进展王军芝聂高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是当代固体地球科学规模最大的多学科国际合作计划。它自1981年开始实施,迄今已吸引6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我国是最早加入该计划的国家之一。经国际地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EUROPROBE计划中5个关键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和主要成果的介绍,简述了欧洲大陆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现状及进展。通过研究,人们已以轾芬诺斯堪的亚地盾古元古代、太古代岩石圈演化特征有明显不同;横跨欧洲的缝合带既是前寒武纪地壳显一宙重新活动的结果,也是加里东和华力西地体增生作用的结果,乌拉尔造山带是古生代微大陆碎块进一步裂解、崩解、增生到东欧在陆边缘的结果;侏罗纪到现代的非洲--阿拉伯板块及其间的  相似文献   

3.
杨建业  任德贻 《西北地质》1997,18(4):109-112
本文从5个方面叙述了煤相学研究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煤相学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岩溶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濯凝 《中国岩溶》1996,15(4):398-400
  相似文献   

5.
有关蛇绿岩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介绍有关蛇绿岩的形成环境、成因类型划分及有关上地幔岩变形特征方面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地幔对流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倾向于全地幔对流模型;地球化学研究则支持分层地幔对流。无论是简单的全地幔对流模型或分层地幔对流模型,都不能完全解释全部观测事实,为了协调二者的矛盾,人们提出了一些其它混合类模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最近的拉瓦灯(Lava lamp)模型,这类模型目前尚缺乏有力的直接观测支持,因此,还需要随着高精度观测资料的积累和综合分析的深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近年来高速电子计算机在地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岩石圈结构与性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岩石圈结构的变异、性质及其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文中讨论了:1.数值计算与反演理论的发展;2.大陆岩石圈研究中的地震反射成就;3.岩石圈的物理与力学性质;4.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8.
欧洲探测委员会(Europrobe)经过五年的酝酿和努力,于最近成立。委员会主席由瑞典Lund大学矿物岩石系教授戴维·基(Davib G.Cee)担任。它旨在研究从太古宙至今欧洲的大地构造演化,重点是最近35亿年时间内欧洲的形成和改造过程中具有全球意义的事件。它将在从乌拉尔山到大西洋的广阔范围内选择关键地区,对岩石圈的结构构造和物质成分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地评述了近期国外电阻率层析技术的一些新进展,其中包括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结果的质量监控,以及解析方法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并提出发展层析技术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板块构造假说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大地构造理论和其它地质领域的发展.但是,这一假说能否成为真正的大地构造学说仍需要验证.因此七十年代以来,国外集中了很大的力量验证这一假说,为此建立了国际地球动  相似文献   

11.
国外海洋气水合物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苏新 《地学前缘》2000,7(3):257-265
海洋水合物是未来的新型海洋天然气能源,文中简要介绍近年来国际大洋钻探项目在北美陆坡布莱克海岭和由德国Suess教授等人在东太平洋水合物海岭对海洋气水合物的勘察、取样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主要新进展和成果。1995年ODP164航次在北美陆坡的布莱克海岭的997站位通过钻探取到3块块状气水合物和一些气水合物小碎块。德国E.Suess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东太平洋的水合物海岭于1996年和199年在约800m水深下的海底浅表深积物取到了大量的层块状气水合物。他们的研究表明,布莱克海岭和东太平水合物海岭的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气体均来自细菌对CO2的分解结果,164航次995,997两上站位较明显的BSR均与其下浮沉积物来自细菌对CO2的分解结果。164航次995,997两个站位较明显的BSR均与其下伏沉积物中所饱  相似文献   

12.
郭立鹤 《岩矿测试》1990,9(2):131-133
本文就近年来矿物物理学的实验方法、仪器和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激发极化法找水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激发极化法找水在基础理论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软件以及仪器等方面的一些最新发展状况。尽管激电法是一种间接的找水方法,但多年的工作结果表明,与其它学科(如水文地质学)相配合,可显著提高寻找地下水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索伦山- 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 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 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单介绍了流变学的概念和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基于大陆岩石圈较大洋岩石圈有更为复杂的流变特征客观事实,指出研究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20.
华北古大陆克拉通解体、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对于建立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模型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而"华北克拉通破坏"也就成了当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为了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首先需要给出较准确的华北岩石圈结构,这必须依靠包括超宽频带高精度大地电磁深探测在内的现代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2001和2005年在华北地区东部布置了应县—商河(HB-MT01)、文水—日照(HB-MT02)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东部沿地壳-上地幔探测剖面可划分为4个电性区,区内发现有下地壳高导带和上地幔高导层存在。文中依据研究区壳-幔电性结构特征,推断华北地区东部地壳和上地幔之间发生过大规模构造运动,导致壳-幔之间存在解耦现象。研究结果还发现,华北东部确实存在岩石圈减薄区,其岩石圈厚度约50~80km厚。岩石圈明显减薄的区域包括北太行山隆起、华北裂谷带北部和鲁西断隆,其范围比原先认识到的要复杂,并非以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为界划分东、西两区,简单地认为东区即是减薄区。此外,在华北地区东部的现代高精度大地电磁探测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地球物理观测对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强调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之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