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部和中部美国山脉及加勒比海和南美安第斯山脉间目前已发现了至少70个构造地层地体。这些地体的构造演化和在时空上的成因已引起了争论(例Howell等,1985;Debiche等,1987;Wilson等,即出版)。这个争论是在用古地磁和古生物地层资料企图来确定这些地体的构造演化时的产生。区域地体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地体的演化史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而且都是根据亲自实践的各种准确资料。在解译“交通塞”构造时就产生了一些争议,其中一些地体肯定在运动方向上产生过间歇性的反转,在同一板块上,其它的地体也跟着反转。其中一些资料明显可见是不可靠的,但我们解决这些争论必须依据一些必不可少的可靠资料。我们已形成了一个体  相似文献   

2.
我确信地体概念的某些方面已经造成客观的构造分析及进行准确交流的问题。就表面上看,最显然的问题是对“地体”这一术语使用上的混乱(构造地层地体或岩石构造地体的简称),而且这些地体都赋以“增生”及“外来”的含义。但问题远非语义上的错误,它们源于对地体基本术语的不恰当定义及基本地体观念上的谬误,加上地体术语的过分使用及过分扩展,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有关地体概念本身的一些疑问。 1 “地体”的描述性含义与成因含义关于地本的最基本问题即为它们是描述性的还是具成因含义。一方面,现行美国地质研究院(AGI)地质辞典(Butes及Jackson,1987),根据Jones等(1983)的定义,把“地体”与“增生地体”作为同义语。与此相应,在北美科迪勒拉岩石构造地体  相似文献   

3.
赵家湾—欧阳山地区位于阳新岩体的西南缘,目前已发现两个矽卡岩型铜矿床,主要产于阳新岩体主接触带或围岩旁侧的大理岩捕掳体内,控矿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区内NW向断裂和褶皱构造分别控制着阳新岩体的边界和地层的展布,主接触带构造、捕掳体构造和大理岩层间破碎带进一步控制着矿体的具体产出部位和形态。文章在总结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作用,分析了阳新岩体深部岩浆岩演化和浅部侵入成矿过程,讨论了岩浆侵位与矿体组合类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带”找“体”或以“体”找“带”的缺位找矿思路,并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铠元 《矿产与地质》1992,6(6):425-430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通称西南三江,位居青藏高原东部,地质极复杂。现从本区断裂构造总格局探讨地体构造。确定地体构造的基本原则:(1)两个地体之间以断裂为边界;(2)两个相邻地体在发展演化上有本质差异;(3)两个相邻或全区的地体群可以是“远源的”、“近源的”或“准原地的”,甚至是“原地的”;(4)地体本身或相互之间的构成较为复杂。按上述原则,三江地区可划分6个较大的,8个中小规模的地体。即较大地体为腾冲-波密地体、唐古拉-昌都地体、杂多-吉塘地体、保山-掸邦地体、玉树-稻城地体和兰坪-江城地体;中小地体为石鼓-苍山-哀牢山、嘉玉桥-高黎贡、崇山-临沧、察隅-槟榔江、巴塘-义敦、宁蒗-宾川、柯街-耿马和扬子西缘等。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南坡蕲春等地榴辉岩的发现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杰  刘小汉 《地质通报》2003,22(10):798-802
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一些研究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情况,将大别山腹地的大别杂岩出露区划分为“北大别地体”、“UHP地体”和“宿松地体”3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其中“北大别地体”和“宿松地体”2个地体被视为不含榴辉岩的构造单元。然而,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北大别地体”中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榴辉岩露头。近期笔者在“宿松地体”中也首次发现了榴辉岩露头。上述事实表明前人仅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将大别杂岩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的认识是不妥的,大别杂岩应该为一个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的构造-岩石单元,属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6.
学术动态     
地体构造是8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地体构造已引起了地球科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1981、1983、1985年曾先后三次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召开了国际环太平洋地体构造学术讨论会,各国学者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东准噶尔造带类型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组合形式 ,划分出构造 -地层体类、构造 -岩层体类、构造 -混杂体类的非史密斯地层。按照所划分类型的各自特征 ,能够满足造山带 1∶ 2 5万填图精度的要求 ,对全部无序或局部无序的地 (岩 )层建立“岩群、岩组、岩段、岩层”等级体制 ;对那些总体有序、局部无序或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地层 ,能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原始层序 ,服从史密斯地层层序律的 ,按“群、组、段、层”建立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8.
林畅松  潘元林 《地球科学》2000,25(3):260-266
构造坡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渤海湾等盆地的研究表明, 断陷湖盆中存在的构造坡折带制约着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变化, 对层序的发育、沉积体系域及砂体的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半地堑盆地中可划分出凸起-缓坡边缘、缓坡-洼陷边缘、陡坡-洼陷边缘、凸起-陡坡边缘等断裂坡折带, 识别了“梳状构造”、“帚状构造”、“叉型构造”等同沉积的构造(断裂) 坡折带样式, 它们控制着特定的沉积相域和砂体的展布形式.构造坡折带是油气藏形成的极有利地带.洼陷边缘断裂坡折带, 如“梳状构造”等构成盆地深部预测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应变测量与剪切热场分析计算结果,论证了闽东南沿海漳浦—东山—带的基本构造特征,指出:漳浦—东山构造带是一条大型“平移剪切缝合带”,附贴于其东侧的“杜浔—古雷地体”,为一“剪切平移地体”。  相似文献   

10.
李兴唐 《地质科学》1981,(3):212-222
地质体是在地壳演化中形成的,它是建造和构造形变的综合体。断裂化的地质体在较晚期构造力或工程载荷作用下沿已存在的断裂发生形变和位移的现象被称为迭加断裂,其形成过程即是迭加断裂作用。 本文以莫尔-库仑理论为基楚,探讨断裂发育与迭加断裂作用、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并对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断裂继承”,“断裂复活”进行定量的探讨。研究过程中承谷德振老师指导和鼓励,于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黔中隆起”,因袭罗绳武原用名称;“黔南坳陷”,系笔者等1958年所创。本文试将“黔中隆起”、“黔南坳陷”调整改组,从新划分构造单元格局,即以“黔中深断裂”为界,其北为“川南黔北构造地层地体”;其南为“黔南构造地层地体”。“黔中隆起”南以“黔中深断裂”为界,北以华蓥山深断裂为界,西以垭都、紫云深断裂为界;东边,贵州境内以白露断裂及北东向断裂组西南端消失线为界;四川境内以南川、涪陵、丰都为界。 笔者对“火烘型”泥盆系沉积构造控制因素、生物礁成生环境……等作了反思与补充修正。同时对贵州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强调以断裂为主,沉积古地理次之,岩浆活动、热液浸染、风化淋滤……等又次之,相互融合渗透。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山南缘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和斜向俯冲作用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东昆仑地体和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之间的会聚边界是一条位于东昆仑南缘的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研究表明该带的东段(阿尼玛卿段)和西段(东-西大滩段)构造特征不同,阿尼玛卿段的构造以印支期具往南西造山极性的逆冲叠覆岩片和新生代脆性左行走滑构造为特征,东-西大滩段是由220Ma形成的EW向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两则伴生的挤压褶皱断裂带组成,韧性变形持续至20Ma,之后表现为脆性左行走滑构造再活动。因此,东昆仑南缘大型会聚带是一条由东段的“收缩挤压”为主向西段的“转换挤压”逐渐过度的特殊复杂的构造带,它的形成与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往NE方向斜向俯冲于东昆仑地体之下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格架及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位于扬子板块南缘江南造山带东段,经历了晋宁早期俯冲和晚期碰撞两个造山阶段,自北而南可划分为九岭褶皱变形区、鄣公山构造混杂岩带、江山-绍兴对接带,其间均以区域性构造带相隔,变形强度依次增强,中元古代变质地层分属于史密斯、有限史密斯、非史密斯地层范畴,难以建立总体地层层序而区别于传统的“史密斯”地层;同时,该套地层又形成于元古代扬子、华夏两板块的张开-闭合过程中的统一大地构造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而有别于“地体构造”、“构造混杂岩”;依据地层组成结合岩石化学研究,在“构造混杂岩”基础上建立了“双列岛弧”的“沟弧盆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陕西勉略宁地区致矿地质异常场结构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构造块体呈楔状夹持在秦岭微板块,扬子陆块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之间,目前已探讨明多种矿产,成矿作用 了自新太古代以来不同构造体抽下的多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和变质变形的复杂的地质作用,使致矿地质异常场结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纬向构造带产生的特定纬度带,是其构造“发生床”,在这些带上产生的构造形体(包括阶段性的全部建造和改造)是其构造“成生体”。纬向构造带有长期活动、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其不同阶段促成不同的构造成生体。阿祁昆地区弯转多姿的构造带是秦昆系的古老成生体迁移扭变的结果,扭变的主因是青藏地块的右旋转动。  相似文献   

16.
西藏仲巴地体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蛇绿岩带之间的重要地质单元。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构造分析方法确定仲巴地体北缘构造变形特征,并对其俯冲构造演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仲巴地体北缘主体变形层次为中—浅构造层次,主导变形作用是压扁作用,代表性构造是相似褶皱、顶厚褶皱与高角度逆断层,反映出仲巴地体在向北拼合过程中以强烈的向北俯冲作用为特征,形成了与之相关的逆冲型构造组合;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亚带及仲巴地体南缘的构造变形对比分析,从构造变形的角度证明了仲巴地体的构造属性与喜马拉雅地块更具亲缘性。初步建立了北亚带特提斯洋盆在俯冲消减阶段的构造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谈到南方找煤问题时,曾强调指出要“根据构造的规律去寻找煤田和个别煤层分布的规律”;他认为:“煤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和构造体系有关系”。近年来,南方各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找煤勘探的实践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论断的份量和意义。一些煤田地质队运用以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为中心环节的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普查找煤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的基础上,从改造和建造的结合来说明煤田地质规律,指导普查找煤工作。本文就几种构造型式与煤田分布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侯威  肖勇  陈翻身 《地质科学》2007,42(3):483-495
在详细介绍了海南石碌韧性剪切带宏观和显微构造特征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构造控制成岩成矿”新理论,对石碌铁矿成因进行了全面剖析。通过多年的调查及研究,提出石碌矿床控矿构造是韧性剪切带及其“构造透镜体(箭鞘褶皱)”。石碌富铁矿床主要成因是:原始沉积的贫铁矿在构造透镜体形成过程中经过塑性流动富集、压溶去硅等构造—成岩成矿作用,使贫铁变富铁,形成厚大的“北一”式矿体。总结了“北一”式铁矿的主要特征,根据厘定的石碌韧性剪切带及其构造透镜体的构造控矿及成岩成矿机制圈定了“北一”式矿体的找矿靶区,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基底变质岩系中和深部的找矿问题。  相似文献   

19.
崔学军 《江西地质》1998,12(3):213-217
本文从岩石学、几何学、运动学、矿物学等不同方面描述了赣东北地区“网结状”韧性变形带阵列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形成时代和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印支初期怀玉地体与九岭—鄣公地体碰撞拼贴造山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准噶尔盆地由准噶尔地体演化而来。准噶尔地体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至少形成于800Ma前。准噶尔盆地基底具有“双层结构”,局部存在强烈减薄现象,整个下古生界,准噶尔地体一直存在稳定的地体演化机制,它经历了地体与板块并存、前缘推覆-洋壳消减和地体与板块拼贴的三个阶段后演化为盆地。根据准噶尔盆地构造分层,并结合盆地地质研究的进展,将准噶尔盆地形成及演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1)地体形成阶段;(2)地体发展演化阶段;(3)地体、板块拼贴、准噶尔盆地雏形形成阶段;(4)前陆盆地阶段;(5)陆内坳陷阶段;(6)再生前陆盆地阶段。后三阶段与油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