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令营日记     
七月二十八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夏令营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是怀着极其好奇和兴奋的心情参加的。这次活动会搞得怎样呢?会不会引起我的兴趣和使我懂得更多的东西呢?这些使我迷惑的问题占据着我的脑子。 隆重的开营仪式使我得到一个预想,那就是这次活动将是丰富多彩的、极有意义的。但事实会怎样呢?好奇的心又被悬起来了。当五彩斑烂的气球飞上深兰色的天空时,我想,如果这次活动能象这多彩的气球一样,那该多好啊! 下午我们参观了海洋气象台,并大概地了解了气象台的设备及其作用。其实这些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物理中我们早就有所接触,但工作人员不说不示范,我又用不上这些知识去解释。真是好笑,看来学了知识,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在杂志上看见一道脑筋急转弯智力测试题,题目是:“两个两父子,一共几个人?”也许你会说:“二二得四,四个人.”不对!正确的答案是三个人,我们换换脑筋,就会发现其中一人既做儿子,又兼当父亲,这是一家祖孙三代,四个人实则只有三个人.  相似文献   

3.
和弦     
记得吗?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相识的那一天你询问了我的职业我把头一昂,说: “看天的”你微微一‘笑,说: “伟大”此刻,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你说:我太幸运有白云蓝天月亮星空为伴我说:可也有狂风暴雨 电闪雷鸣你说: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这些看天的人。我说:我要用诗来描绘我的天地你说:我的天地本来就是一首优美 迷人的诗我还能说什么呢?人能拥有事业这就够了还能拥有理解和尊重,这已经很 幸福从此,我觉得丘比特的神箭已把我心扉射透要挣脱你而远去似乎已经很难很难……和弦@张梅$河池地区气象局  相似文献   

4.
1978年6月24日,我用02时的干球温度20.5和相对湿度50反查时,分别得到绝对湿度11.9和饱和差12.2,经师傅校对后认为是错误的,应分别为12.0和12.1。师傅的帮助使记录达到了准确无误,这反映出自己的业务水平太差,知识浮浅,工作粗心。我反问自己?为什么会有两个相同的相对湿度与两个不同的湿球温度相对应呢?即一个相对湿度于两个不同的湿球温度相对应。我就以相对湿度50和干球温度  相似文献   

5.
深秋的一天,气象站小李和小王来到附近的人防工地进行气象服务调查。他们走下地道,用通风干湿表在几个代表性点测了温、湿度以后,忽然发现地道顶壁的水泥拱上凝结有一些水珠,而且愈靠近地道口处水珠愈多。小李对小王说:“地道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到100%,为什么会有水珠形成呢?又为什么地道口处比里面的水珠还多呢?”小王和小李讨论了一下就弄  相似文献   

6.
父爱无言     
"安心上班吧,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电话那端传来父亲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交待.放下电话,我又一次泪流满面. 窗外,节日的鞭炮声热闹非凡,一声声揪着我思家的心.节日值班,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我更加想念家的温暖.电话打过去,爸大概从电话里听出我的心情,忙安慰我:"上班就要安心,把公家的事干好,不要忧家里……"在父亲眼里,我这个吃公家饭的女儿是全家的骄傲.平时,总以工作忙为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妈有时念叼几句,爸就会白她两眼:"干公家事哪能常有时间回来看你,工作要紧,她这一行哪一天都不能没人值班."我知道在父亲朴素的观念里,女儿的工作是天大的事.有一次我回家看望父母,刚到家手机就响了,父亲说:"是不是单位有事?那你快走,别耽误正事."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出差,偶尔谈起天气,一个朋友说:“现在的天气预报还真准,给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听到这话,我嘴上虽然谦虚了一番,  相似文献   

8.
五道梁气候漫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祯 《气象》1983,9(2):27-27
五道梁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脉之间的可可西里山区(35°13′N、93°05′E)。地处四季不分明、常冬无夏的高山寒漠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5.8℃,是四千里青藏公路沿线气候最恶劣的地方之一。 这里是青藏公路上格尔木以南第一处海拔在4600米以上的宿营地,大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含氧量的60%左右,所以初来乍到的宾客会感到头晕、噁心、气闷,吃不好饭,睡不着觉。但是几天过后,这种感觉便会自行消除。 这里虽然四季不是那么分明,但一年之中却有较明显的雨旱两季。人们常说五道梁是风窝雪巢,去那里工作的人,如不善于和风雪打交道,就别想呆下去。这话虽不假,但实际情况也不是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9.
云霞     
同志,你打问高云霞?那可是干胡基地里泼水润(问)到向上了。我是云霞她哥。你也要到俺公社去,正好咱们一路走,一路片。俺妹子眼下是公社气象哨的头头,大伙叫她“公社里的管天人”。哎,不是我当哥的夸妹妹,俺公社谁不说高云霞有两下子,说风就是风,报雨雨就到。就连俺公社王书记也常问:“明格儿啥天气?”“多会儿有雨?”说云霞是公社的“气象参谋”哩。  相似文献   

10.
物质世界的联系方式是力.人类社会的联系方式是什么呢?是信息.而文件,则是信息的记录、载体和传播工具.实践证明,没有文件,就没有社会的普遍联系,也就没有人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1.
<正>刚入行时,师傅说,有一种爱它是风、它是雨、它是天边浮动的云,我不理解。每当风吹过,它们尽情地在空中变化着舞姿。可是,我看不懂。师傅说,当仰望天空时,它们会告诉你天上的密秘。有吗?我还是听不懂?师傅说,这需要时间,要我耐心等待……  相似文献   

12.
武圣同志把会上两天的讨论情况给我说了说,同志们在讨论发言中都说:会议传达了中央气象局有关业务会议精神,并总结交流了以往预报工作经验,会开的很必要,明确了今后任务,解决了业务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增添了干劲,增强了做好预报工作的信心,并表示一定要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那就对了,达到了会议的预期目的。我是来局不久的一个外行,你们都知道了吧?外行说不了内行的话,对吗?不  相似文献   

13.
初涉网络     
早晨 ,我打开电脑中的电子信箱 ,一封带有精美花边的题为“祝您生日快乐”的信件呈现在荧屏上 :“欣闻今天是您的生日 ,我们网站全体员工祝您生日快乐 ,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先是感觉奇怪 :今天并不是我的生日呵 ,是网站弄错了邮址了吧 ?后细想一番才搞清楚———并非网站的错 ,而是我的小心眼儿 ,浪费了人家的一片好心。早在几个月前 ,我的电脑刚刚上网 ,对网络充满好奇的我就向上述的这家网站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既是申请 ,当然要先输入一些个人资料 ,什么学历、姓名、年龄之类 ,我都如实输入。但输到“单位名称”和“出生日期…  相似文献   

14.
夏季到了,天气一天天地热起来.什么时候最热呢?我国多数地方是在夏至以后的7月,有些地方是在8月,也就是从夏至起,经过小暑、大暑、立秋,到处暑为止的一段时间.如果这段时间晴天较多,日照特别强,就会感到格外炎热.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地方,如武汉市就是因为这时期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较多,天气特别炎热.  相似文献   

15.
蒋延龙 《气象》1980,6(10):16-16
在作预报时,选预报因子和确定预报对象究竟哪一个重要呢?有的同志认为,当然是预报因子重要,只要有几个历史概括率很高的权威因子,就能作准预报。我认为这种说法还不够全面。预报因子固然重要,但预报对象定得是否合理,则更重要。如果预报对象定得不合理,就不能选到揭示天气规律性的预报因子,也就影响到预报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逆光     
肖以 《气象知识》2010,(4):64-64
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暴风雨。心,一下就凉了。捧在手里的手机,依然在不停地振动,但我没有兴致再去看朋友们发来鼓励的短信。天气差了,跑道上再怎么用劲,都跑不快吧……就好比摄影的人选取了最美的风景,却逆光拍摄,效果将大打折扣。明天体育考试。我在跑道上,和别人相比从来没有任何的胜算,分数也总是少得可怜。何况,明天会有暴风雨的“眷顾”,湿湿的跑道只会给我更多的压力吧。随意翻看祝福的短信,本来心中还有一丝浅浅的温暖,可该死的天气预报将一切都搅乱了。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牵挂     
似乎已经很久了,我在写作时不怎么使用"祖国"这个字眼.为什么呢?难道是担心渺小的自我不配和这个伟大的词汇相提并论吗?难道是祖国虚无得让我无法亲近吗?又难道是我过于偏爱对风花雪月的浅唱低吟而对祖国无话可说吗?无论理由有多么充分,我都不能原谅自己的忽略与健忘啊.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77,3(8):22-22
我们托托河气象站,位于唐古拉山区,海拔4,533米,周围只有一个不到百户人家的牧业公社,三个生产队,牛羊都分布在1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1个牧场。在这样地广人稀、牛羊分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如何做好气象为牧业生产服务工作呢?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开  相似文献   

19.
业余学习,这是人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既是为了满足业余爱好,也是满足社会需要,所以它是整个社会必要劳动的一个组成部份。现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中、青年,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正在进行着广泛的业余学习活动。业余学习能够出成果、出人才吗?怎么样进行业余学习才能出成果、出人才呢?搞好业余学习需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呢?这一讲就谈谈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温标     
我们通常说物体温度的高低是指物体的热冷程度。可是,为什么要提出“温度”这个热力学变量?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测量温度的标准又是什么?现假设有二个相同的物体 A 和 B,用手感觉 A 冷 B 热,如果使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A 和 B 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