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筒锹钻     
简锹钻是一种简便、经济的地表地质工作辅助工具.在普查找矿工作中,因地制宜使用筒锹钻,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它由钻头和钻杆两部组成(见图).钻头似喇叭形,可用废钢铁锻成.钻杆长4~7米,可选用质量较好的竹竿或杉木削光烫直,(亦可用铁管),与钻头接好后,在钻秆上标出深度.筒锹钻靠人力冲击钻  相似文献   

2.
周志彰  但高梧 《探矿工程》1985,(2):36-38,46
套管超前护壁、管内取样,抽筒是一常用的取样工具。虽然方法简单,所选用抽筒的尺寸或操作不当时,往往出现超样、采样不足以及采不上样等情况,因此,对抽筒与套管的配合尺寸、结构等提出探讨意见。一、抽筒取样的基本原理抽筒借助于自重冲击,插入砂砾样一定深度后,快速提升抽筒,瓣阀关闭,使抽筒底部形成抽吸,并使瓣阀下部到抽筒管脚的砂砾样,随着抽吸而形成抛射、上升。抽吸所产生的负压,促使抽筒与套管的环  相似文献   

3.
我队于1955年10月间,接受为某厂勘探铸型砂——石英砂的任务。由于对松散的石英砂缺乏勘探经验,在钻探工作上,开始时走了一段弯路。准备用3ИB-150型钻机和国产50公尺手搖钻钻进,在钻探开工前,由于考虑到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决定暂时不使用钻机,只用套管、岩心管和改制的泵球钻头等,用人力拉绳冲击钻进。这种方法在地下水面以上进尺效率很高,一、二分钟就可进尺一公尺;但在水  相似文献   

4.
内蒙是砂金矿较多的地区。自1975年以来,我队在内蒙中、西部进行砂矿勘探。到目前为止,总计完成钻探工作量20,000米。最初,我们用北京型岩心钻机作为钻探设备,使用中发现该设备较重,搬迁不便,也不适应砂钻工艺特点。后又采用龙江型钻机,使用效果仍不佳。1977年经研究实验,我们选择了北京探矿厂的DPP—100型工程钻机。经改装采用外管超前、内管落后取样的双管钻进工艺。并将北京型岩心钻加压器改装使用,采用机械加压。施工效果良好,而且搬迁方便,工艺、操作简单,深受工人欢迎。去年,  相似文献   

5.
用水平钻探进行普查找矿、指示坑道开拓方向,是一种速度快、效果好的勘探手段。特别对陡倾斜而厚薄不均的细矿脉效果尤佳,并能控制断层构造。目前,我们在6级以内的岩层(如大理岩、白云岩及其变质岩等)中采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现将施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砂矿勘探长期处于设备落后状况,劳动量大,效率低,并且多用人力进行普查勘探。近年来国内研究过几种类型的砂矿钻机。冶金部北京冶金地质机械厂受黄金指挥部的委托,在原黄金Ⅰ型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提出的问题,82年重新设计,并于83年第一季度试生产了20台HJ—IA型砂钻。经几个月来的生产使用,各种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砂金矿勘探的特点是地层松散、孔浅、进尺快,搬迁频繁,并多在河床、阶地、水田、沼泽、丛林地带工作。因此,砂钻应结构简单,具有自行能力,操作方便,拆装简便,机械化程度较高,取样工具齐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为加速我国黄金普查工作,急需研制一种适用于新疆地区地层特点的性能较好的砂矿钻机,为此于1985年末,我队成立砂钻技术攻关小组,随后提出了SZC-180型砂钻的第一轮设计方案,经局10月砂钻会议初步审定,决定在我队先试制两台样机(见附图)。经生产试验,深受现场操作者欢迎。该机现已通过局级鉴定。  相似文献   

8.
钉管钻进是砂矿钻探施工的方法之一.它用卷扬机提升吊锤至一定高度获得势能,让其自由下落打击套管,使套管钉入地层而获得套管进尺.根据使用的取样工具和方式的不同,钉管钻进又分三种形式:(1)套管钉入地层后,以板式或球式抽筒(泵筒)吸取砂样来实现进尺;(2)将套管钉入地层底板一定深度,最终拔出套管后,再分段取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采用普通合金钻头料锯齿形钻头,钻进砾石含量较高的河床砂砾层,一个钻头最多只能打完一个浅孔.1982年,我们根据82.95米的钻进试验结果,在冲洪积层中钻进深孔时采用40C r钢(高频淬火HRC  相似文献   

10.
振动机械早已为各个工业部门采用着,而利用振动法钻孔则仅是最近十年以内才开始的,苏联利用振动法钻进的工程地质及勘探钻孔总进尺目前已超过10万公尺,证明以振动钻代替手动钻钻进效率可提高3—4倍,单位成本则降低1/8—1/10。  相似文献   

11.
冻土区砂钻施工用冲击取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永久冻土区利用砂钻进行砂金地质普查或勘探,施工过程中,由于矿砂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且多数属于难融冻土,常呈条带状互层结构,块状构造。其强度相当于中等稳固或稳固性较差的岩石强度。采用传统砂钻工艺,钻进效率很低,平均台班效率仅为2—3m,且常因套管所受阻力过大起拔困难,造成套  相似文献   

12.
我部于1980年在汨罗江下游江面上进行砂钻施工,截至1982年9月竣工钻孔353个,累计进尺3117.43米,平均孔深8.58米,最深孔20.60米,平均台月效率650米,最高达900米。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我队四分队从1975年开始砂金矿勘探。先后开动小砂钻(SH—30型钻机)五台,大砂钻(SZC—325  相似文献   

14.
李树海 《黄金地质》2002,8(2):58-61
为提高砂矿勘查的施工效果,将取样内管立在套管钻头的内台肩上,冲击钻进1个回次后,将内管提升至地面采集样品。套管及内管分别采用φ152和127mm的地质钢管。钻头用35CrM钢锻造,内径大于110mm。吊锤重量300kg。一般孔内故障用抽筒、吊锤和劈刀即可排除。采集的样品基本保持原生结构。只要严格按照规程施工,钻孔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砂钻作为黄金地质找矿的主要手段,这几年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水平仍然较低,在一些地区,有的钻孔打下去了,却打少或打丢了矿:有的钻孔打不下去,或打不到底,结果有矿也找不到。砂钻技术的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砂金找矿的速度、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使砂金地质工作难以向广度和深部发展。这与当前国家要求黄金产量翻番的形势是很不适应的。为此,本文想就发展砂钻技术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液动螺杆钻及其钻井方法是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钻具和新技术。一九五五年美国史密斯国际公司的子公司史密斯工具公司根据单螺杆泵原理开始研究螺杆钻,经过九年取得成功,定名为“戴纳钻”。1964年小批量生产(生产一种规格的钻具六台),同时成立“戴纳钻井公司”,专门从事研究和生产戴纳钻、有关附属工具及钻井工艺。至今产品已系列化,并生产了各种规格的戴纳钻一千余台,目前有400~500台在西欧、中近东、东南亚、印尼、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拉丁美州等地应用,累计钻井超过300万米,最大钻井深度6900米。  相似文献   

17.
筒状钻杆矢锥是我队创造的一种处理钻桿折断的工具.经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矢锥的样式及制作方法,见图所示.它是用取粉管接头加工改制(用原料加工亦可)而成的.其內径加工呈圆锥筒形,井车出三种不同直径的矢锥丝扣(即42、50、60公厘),然后加热进行淬火即成.由于这种矢锥內径呈圆锥筒形(从φ65到φ40的  相似文献   

18.
锥塞密封式半合管钻具——刘子如 (一) 抽筒取样的缺点用抽筒提出砂矿样品的工艺方法,目前已被广泛采用。其原理是借助于抽筒的自重,在套管里向下冲击(筒底阀门打开),使砂样冲入筒内;当抽筒在机械力作用下迅速上提时(阀门关闭),抽筒在套管中产生类似于活塞的抽吸作用,使其下部的砂矿样被吸起一定高度(如图1a所示),之后,又重复向下冲击动运,这时被抛起的砂矿样(带水)涌入抽筒阀门(如图1b所示),达到样取目的。但是,由于砂矿中各种矿物的比重不同,如石英砂一般在2.7左右,重砂矿物的比重多在3  相似文献   

19.
我队自1977年以来,在四川境内开展砂金普查找矿工作,迄今已投入砂钻工程二万余米,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砂钻施工的特点在于: 1.根据砂金矿的赋存条件,施工钻孔普遍较浅.加之目前受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施工孔深很少超过30米.由于孔浅,砂钻施工周期短,搬迁频繁; 2.砂钻施工中,所取出的砂样为松散物(冻土层施工例外),因此要求施工的全过程保持外套管超前钻进并护壁,然后在套管内取样.钻进与取样成为两个独立进行的工序,且取样所耗费的时间往往大于外管钻进的时间; 3.在松散砂砾层中,外管钻进除遇有大砾石须冲击(回转)破碎外,一般不存在破碎岩石的过程; 4.砂金粒度一般都非常小,为了保证取出样品的准确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充许使用冲  相似文献   

20.
以往用煤田钻探常用的套铣筒处理一起普通的埋钻事故耗时费力,又容易滋生次生事故。在使用特长套铣筒处理钻孔中的埋钻事故,可以大大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长套铣筒采用石油专用的带丝扣套管,每根套管长度12m左右,套管之间用管箍连接,总长度一般在80~100m,套铣筒的下端接套铣筒钻头。套铣筒的规格根据孔内事故钻具的最大外径确定,通常比事故钻具最大外径大两个级差,而又比孔径小两个级差。套铣筒钻头的规格应该比事故钻头的规格小一级或等于事故钻头的外径,钻头合金宜采用孕镶粉未合金或其它抗耐磨合金。山西某煤矿送料孔钻探到497m时埋钻,用普通方法处理上部272m钻具用时24d,改用特长套铣筒处理剩余225m钻具仅用时10d,体现了高效率的特点,为大孔径勘探孔埋钻事故的处理,找到了一条比较快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