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在分析变质作用中成分和体积变化时,需考虑岩石比重的影响,岩石比重除直接测定法外,介绍了利用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计算比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矿物与灰分的关系 煤中无机物可以从两个角度、采用两种方法表示:煤质化验用灰分(Ag=灰重/煤重)表示;煤岩鉴定用矿物总数(K=矿物积体/煤体积)表示。前者是重量比,后者是体积比,设二者存在的数学关系为K=f·Ag,f值如何求,下面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3.
测定细小矿物颗粒比重的许多方法,都是以它们在粘性溶液中的沉降速度为依据的.但这些方法的准确程度都很低,只有0.5g/cm~3左右.作者建议改用三溴甲烷测矿物比重,因为它比重较大,无色透明,粘性不大,毒性较小,应用广泛.从固体在液态介质中的降落理论得知:固体的降落最初是加速的,以后就转为等速即最后速度.均匀降落之前物体所走过的路程可用下式确定  相似文献   

4.
4.松軟土的物理性質及其指标的测定所謂土的物理性質是指土的重量、体积和它的物理状态的性質。而指标是反映这些性質的数量上的标志。下面分别叙述土的各种物理性質。 (1) 比重(⊿),是表示土的固体骨架(即矿物顆粒)部分单位体积重量。在数量上等于土的固体  相似文献   

5.
矿物中的气液包裹体虽然大量存在,但单个包裹体的重量和体积甚微.在气液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均采用原子吸收的常规方法来进行.因此,需要挑选纯度为98%以上的单矿物几十克,才能达到对样品重量的最低要求.要挑选几十克单矿物,用一般采样方法是困难的,对某些矿物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在选矿设备不太完善的单位更是如此.这就大大限制了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的推广和应用.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即:①  相似文献   

6.
重液变温法除了可以分选与提纯单矿物外,还可以精确测定矿物颗粒比重。精度可达0.001左右。高精度的比重值对于鉴定未知矿物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如此,实践证明,精确地鉴定矿物种(如区别各种碳酸盐矿物、各种长石类矿物、斜长石的类质同象端元成分、橄榄石族与斜方辉石族等)和精确地测定矿物中特征成分(如绿柱石中的碱金属含量、钙霞石中CO_2及SO_3含量、黄玉中(OH)及F含量、蛋白石中H_2O的含量、红柱石中Fe的含量等)以及细小矿物颗粒体积膨胀系数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最重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比重是矿物的一个重要物理常数。迄今为止,测量比重已有多种经典方法。但对于测量微小矿物比重及扩大比重测量范围,已有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笔者利用六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磁流体新技术,利用对于仅在垂直方向上有梯度变化的磁场中,顺磁性液体具有“按比重分层的现象”这一原理、实现了测定微小矿物比重和磁化系数。该方法可对粒度在170—30目、磁化系数小于100×10~(-6)emu矿物的比重和磁化系数进行测量,范围可达21g/cm~3。通过对一些纯金属及矿物的实测、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金矿物统计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当前的金矿物统计工作大多局限于颗粒数百分比计算,而且常常把粒比简单地等同于重量比,这在理论上的实践上均是错误的。金矿物配分的本质是重量上的配分。根据物质的三维尺度特性,在光片中可以用面积比代替重量比;而在重砂分析中应尽量直接测定金矿物的质量,否则只能用体积比代重量比。  相似文献   

9.
我所研制的应用顺磁液体测量微小矿物比重和磁化系数仪于1933年10月通过鉴定。现已投入小批量生产。欢迎用户订购。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对比重在10以下矿物测定,其测量误差大都在0.05以下。比重值愈小,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比重(specificweight)与密度(density)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物质每单位体积的重量,后者是指物质每单位体积的质量。重量随所处重力场位置的不同和大气压大小的变化,其大小和方向都相应产生变化,是一个矢量。对于在真空条件下和非真空条...  相似文献   

11.
《水文测验试行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用柔索悬吊铅鱼测深、当偏角大于10°时,应进行偏角改正。湿绳长度改正值可根据悬索、铅鱼所受的冲力分配比重参数β值查《水文测验手册》附录I-2表得之。β值按下式计算:β=0.144 G/d(1)式中:G——铅鱼重量(公斤);d——悬索直径(毫米)。(1)式是文献[1]按照铅鱼、悬索冲力系数之比确定的,即  相似文献   

12.
贝蒙  孙鼐 《地质论评》1941,6(Z3):427-429
矿物之比重,为其基本性质之一,尤其自应用X光研究晶体方法产生后,此种性质更属重要。虽然如此,但此种性质之未能广为应用者,乃因:1.在一种矿物种属中,其化学成分常有差异,2.前有之矿物比重记录,不甚可靠。3.其可靠价值,仅  相似文献   

13.
比重是矿物的一个重要物理常数,已有许多比较完善和精确的测定方法。由于矿物研究工作的深入,常常遇到一些细小、微量矿物,有时只有一、二粒,它们的比重无法用一些常规方法来测定,因而测定矿物比重的重液悬浮法日益受到了重视。重液的种类很多,比较理想的是克列里奇液,能够测出比重小于4.2的各种矿物的比重。方法操作简便、迅速,测定精度较高。本文就是阐述用克列里奇液测定细小微量矿物比重的方法和经验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区的氟碳铈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氟碳铈矿产于四川牦牛坪大型稀土矿床中,呈六方自形—半自形板状、柱状、他形粒状,粒度0.1—10mm。矿物为淡黄色,实测比重4.909—5.051。薄片中呈无色、淡黄色,一轴晶(+),N_0=1.719 0—1.738,矿物主要成分(W(B)/%):MREO74.40—77.66,CO_214.90—16.40,F 5.90—6.90.矿物稀土配分属富MCe的强选择配分型,MCe_2O_3占稀土总量的99%以上。对矿物进行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其晶胞参数a,b 0.711 49—0.713 99nm,c O.976 20—0.978 29nm,c/a 1.369 8—1.371 4,V 0.427 95—0.431 89 nm~3.  相似文献   

15.
铝土矿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较低。国内外介绍测定铝土矿中二氧化碳的方法甚少,通常是引用其他矿物原料测定二氧化碳的气体体积法,容量法或重量法,其灵敏度或准确度难以达到本标准的要求。如重量法虽有较好的准确度,但测定下限满足不了要求,且繁琐费时。在已见到的同类标准法中,只有苏联列有分析方法(气体体积法)。  相似文献   

16.
比重是矿物的一个重要物理常数,已有许多比较完善和精确的测定方法。由于矿物研究工作的深入,常常遇到一些细小、微量矿物,有时只有一、二粒,它们的比重无法用一些常规方法来测定,因而测定矿物比重的重液悬浮法日益受到了重视。重液的种类很多,比较理想的是克列里奇液,能够测出比重小于4.2的各种矿物的比重。方法操作简便、迅速,测定精度较高。本文就是阐述用克列里奇液测定细小微量矿物比重的方法和经验的。  相似文献   

17.
云母族矿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约占地壳重量3.8%,几乎在所有类型的岩石中出现,包括变质岩、喷出岩、沉积岩、伟晶岩等,且其本身常常是造岩矿物.云母类矿物重要的地质—矿物意义不仅是由于它们是有用矿产以及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而且云母矿物适应于各种物理化学及热动力学条件,并在其结构上记录下地质环境的变化,云母类矿物形成条件与晶体化学特点之间关系的确定,也具有很大的成因意义.此外,云母还作为在地壳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层状硅酸盐的结构模式.因此,人们不得不详细地研究云母类矿物的结构和晶体  相似文献   

18.
一般矿样中贵金属的含量都很低,金的品位在0.x~xx克/吨,铂、钯在0.x~x克/吨,饿、钌、铑、铱在0.0x~0.x克/吨之间.这些贵金属几乎都是以比重大的独立矿物存在,从而决定了贵金属在样品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在贵金属分析时,为了保证所取的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和样品中所含贵金属的量在测定方法的范围内,要取大量样品,一般称取200目(至少180目)的样品20~40克,化验室内部还要抽查、复验,所以要求地质部门送贵金属分析的样品重量应在150克以上.一个样品如果分析多项史金属,送样重量还要酌情增加.矿样中存在的贵金属矿物的颗粒粗细不一,如果矿物颗粒较细,则贵金属在样品中的分布就相对均匀些.有的样品中所含的贵金属的颗粒较粗,则能用人工方法将样品  相似文献   

19.
1.红色绿柱石——罕见的宝石级矿物在美国Utah Wah Wah山南部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宝石级矿物——红色绿柱石。这种宝石级矿物赋存在含有少量方锰铁矿(bixbyite)的火山流纹岩中,其化学特征是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分散元素,诸如Mn、Ti、Zn、Sn、Li、Nb、Sc、Zr、Ga、Cs、Rb、B、Pb等,而这些元素在正常绿柱石中是不存在的。红色绿柱石的光学常数为:折光率1.564—1.574,比重2.66—2.70,晶胞参数a_0=9.222,c_0=9.186,这些常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常量元素在弯曲滑动褶皱作用、弯曲流动褶皱作用、被动褶皱作用以及轴面折劈理和轴面流劈理形成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并将其与中—大型褶皱形成过程中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对比.笔者认为,褶皱形成过程中常量元素的活动性序列与岩石的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变形的温度、压力环境、交形机制以及孔隙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密切相关,任何试图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元素活动性序列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最后,本文论证了岩石组分含量初始分析值进行体积校正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估算褶皱形成过程中岩石体积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