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向明  魏杉 《四川气象》1997,17(2):44-48
1概述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了满足多方面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要,我们研制了四川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用户通过微机(台式机或笔记本)作为气象信息终端,通过电话拨号入网方式与气象局气象信息网络相连,调用网络上有关气象信息资料,通过系统的应用软件显示和打印气  相似文献   

2.
电视天气预报是以图文并茂、音像一体的独特形式向人们展示经过高科技包装的全新的气象信息。气象影视工作就是制作、营造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气象信息的窗口,编导工作就是将每日的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深加工后,由制作人员包装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通过主持人的解说,并通过这一窗口传递到千家万户。编导就是这个窗口的创造者和营造者。如何使节目贴近群众?怎样使枯燥乏味的天气预报变成形式活泼、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节目?被越来越多的观众锁定……通过影响视编导的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省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与准确性,满足政府决策及社会广大专业用户的各类需求,改建和扩充了省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系统包括 “12121”声讯子系统、手机短信业务子系统、公众气象信息服务分布式大型数据库、公众气象信息产品制作子系统和媒体气象信息业务子系统。分别从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总体结构、各子系统功能及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取得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1引言 为了适应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产品的需求,吉林省专业气象台(现吉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于2004年10月建立了气象短信息平台,为广大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提供通信增值业务,即气象短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的拓宽和大众传媒工具的增加,专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及服务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专业气象服务信息稿件,其内容字编辑和表述方式是否适用于媒体要求,直接影响到气象信息的服务效果。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和“12121”气象声讯语音信箱播发的气象信息稿件,更需要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也就是都需用到广播语言。这里,对如何使用广播语言编写气象服务信息稿件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这个主题体现了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与气象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气象信息与传播的紧密联系。我们广播电视是最重要的社会传播媒介,我们认为省气象局牵头举办的这个专题报告会很适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软实力的重要价值,以及具有的超强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说明了新世纪新形势下气象工作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所限,目前气象服务与社会经济生活、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存在的巨大差距,加强气象软实力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特别对气象服务理念、气象文化、凝聚力、运行机制、管理水平和社会信任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因素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引用一些具体事例说明加强气象软实力建设,对于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效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贾维学 《贵州气象》1999,23(4):43-44
气象科技如何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发展,是新时期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城乡的逐步普及,给气象信息的传输创造了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气象科技不仅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而且还要为群众日常生活生产服务。在计划经济时代,气象部门长期处于封闭式工作之中,不少至今仍没有多大改善,这样的工作形态已与社会发展需求远远不相适应了。如果气象工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还停留在过去的基点上,那么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窄,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内陆山区县,气象事业的发展将更为缓慢…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生产方式都要求社会传播为之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社会传播机制的变革。传播媒介发展史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气象灾害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和保障人类的安全幸福,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作用重大。为使气象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减灾决策和有关部门安排指挥生产以及各种公众活动,首当其冲是有效传播这些信息。计算机数据通信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而学习掌握和应用数据通信技术既必要又十分迫切。本文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0)的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通信体系结构为基本出发点,论述计算机通信中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网际互连技术。用层次分析的观点来认识网桥、路由器、中断器和网关的作用和互连机制。在公用数据通信网方面,结合OSI模型,对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中国数字数据网(CHI-NADDN)、帧中继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CHINANET)的基本性质、特点、功能和业务开通状况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析。这将对广大业务科研人员学习掌握现代通信技术,高效传播气象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有所研益。  相似文献   

10.
气象信息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本文论述了气象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减灾,防灾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如何利用公关策划来拓展气象信息服务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2004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上午。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信息产业厅、省广播电视局、省通信管理局在南昌联合举办了〈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信息时代的江西气象科学技术)专题报告会。省人大副主任朱英培、省政府副秘书长赵泽华出席了报告会,各举办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大报纸、广播电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民政、烟草、铁路、水利、保险、电力、城建、钢铁、公路、农业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畅所欲言,就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信息时代的江西气象科学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形成了共识。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气象信息提出了更多、更高、曼广的需求,气象与信息传媒需要加强合作.气象与气象信息用户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系,要通过加强合作,加强联系,使气象信息能够更快捷、曼及时、曼准确、曼经济地传递给社会各行各业,使气象信息能够更多、曼广泛、曼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现将部分领导、专家的讲话全文或摘要刊出,以飧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杨武  陈静  李晓娜  俞宙  罗燕 《广东气象》2012,34(3):53-56
针对3G时代的通信科技发展趋势和广东省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现状,分析了手机气象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3G时代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3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手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先进快捷的手段,但免费提供天气信息供应商的不断涌现和服务形式的多元化,也给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导致传统的手机气象短信用户量增长明显放缓,甚至下滑.在3G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应结合当前通信科技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从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天气客户端软件、尝试在手机气象信息服务过程中投放广告、建立手机Wap气象网站、开通官方气象微博以及大力发展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等方面着手,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全方位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以确保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气象服务事业随时面临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本结合海北牧业气象服务近几年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专业气象服务与时俱进的几点思考,仅供有关领导和广大的气象服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苗森 《气象软科学》2007,(1):204-204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事业发展与信息研究室(以下简称信息室)的职责是为中国气象局党组及有关职能机构提出包括科技政策、专项计划、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为行业相关部门提供相关的科技咨询与信息服务;收集国内外气象及其相关领域有关信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重要决策建议:负责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开展气象软科学及相关科学项目的研究;组织编辑出版《气象软科学》;负责气象行业标准化研究工作,具体负责气象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研究、标准编制、审查、咨询以及档案管理等任务。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发挥信息室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气象工作者研究、交流和探讨气象事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平台,事业发展与信息研究室网站(http://edu.cma.gov.cn/info_unit/)在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远程教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5年5月正式开通。该网站在第一时间提供信息室主持编辑的出版物《气象软科学》和《咨询报告》电子版,还结合信息室职能开辟了“研究动态”、“事业发展、”“海外气象”、“信息研究”、“专题特写”、“讲座”、“气象标准化”和“资料库”等栏目(表1),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网络化服务系统李一平,李素华(内蒙古气象科研所)引言我们正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吸取新信息,充实和丰富自己。内蒙古气象科研所图书、期刊、情报管理查询服务系统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查询、测览...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在气象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进入到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根本原因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构筑和广泛应用。在信息社会中只有综合利用、获取、传输、传播、处理等信息技术,才能形成产业的加速器。气象行业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论文中表格的规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大力提高气象信息产品的质量,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能力水平是气象事业的崇高责任。本文通过分析气象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影响气象信息传播利用的主要因素等,提出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即不断拓宽气象信息服务领域;开发气象信息资源,增加气象信息产品;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质量,改善气象信息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8.
陈华 《贵州气象》2000,24(6):3-7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信息产业化 ,产业信息化 ,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2 1世纪 ,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气象工作能否成为一种产业———气象信息产业 ,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1 气象工作有望成为气象信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成员  气象工作按其行业特点 ,应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范畴。而气象服务主要是技术和信息服务 ,理应定位于信息产业 ,不论是第三产业 ,还是第四产业 ,气象工作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如何…  相似文献   

19.
1气象图书馆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与经济领域直接相关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给国家机关、决策部门予以参考,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气象事业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气象信息情报及其与之相关信息的传递渠道单一,信息价值的体现不是通过市场,而是社会服务。故在市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与气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值也在成倍增长。各行各业、各族人民为了趋利避害、减灾降损、方便生活,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视传播具有广泛、及时、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通过电视来传播气象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气象信息节目的收视率高和电视媒体传播的特点,使气象信息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在价值,许多地区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自治区的电视气象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