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江苏自古中医流派众多,皆推崇张仲景学说。本文简要概述江苏中医流派(虞山医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金陵医派、龙砂医派)的学术特点:刊刻《仲景全书》、秉承寒温一体发展温病学说及促进经典教育等,并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人才培养、发展经方等角度探析苏派中医对张仲景学说的古今传承,在此基础上围绕医派学术思想的临床验证、影像记录及媒体传播等多方面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明代医家兰茂是云南著名的医药学家,其著作《滇南本草》《医门擥要》对研究云南地区的本草学及中医药临床有重要价值,兰茂对中医诊断尤其是脉诊有深入研究,阐述全面细致,极具特色,诊脉时强调医患在“静”的状态,脉象以血气为本,因人而异,并以阴阳统分脉象,重视尺脉与脾肾之疾的辨证,示人以规矩。在脉象主病方面,以左手寸关尺分别主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别主肺脾命门,并阐述了各部浮、沉、迟、数的脉象(主要是复合相兼脉象)所主病症,提出相应治则治法及方药,对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桶形基础平台负压沉贯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组成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该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是为保证海上桶形基础平台现场施工能顺利沉贯到位而研制,可对海上平台现场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沉贯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并根据桶形基础平台状态对负压沉贯过程进行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桶形基础平台负压沉贯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组成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该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是为保证海上桶形基础平台现场施工能顺利沉贯到位而研制,可对海上平台现场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沉贯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并根据桶形基础平台状态对负压沉贯过程进行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6.
介绍孔文霞主任医师运用“窠囊学说”防治早期胃癌的经验。“窠囊学说”为朱丹溪集各医家之所长,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所得,在《局方发挥》《丹溪心法》等著作中均有体现。“窠囊学说”以痰、瘀为基础,对于后世治疗癌瘤类疾病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早期胃癌病因病机复杂,孔教授从“窠囊学说”出发,认为本病不离“虚”“滞”二字,脾虚为病之本,痰湿、瘀血为病之标。其遵循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基本原则,以培补脾土、燥湿化痰、行瘀消滞为治法,自创经验方四君四逆合郁方,屡获佳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探头锥尖角度和探头直径对微型贯入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微型贯入试验结果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探头锥尖角度和直径对贯入曲线性状没有影响,即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线性增加,达到某一贯入深度时贯入曲线出现拐点,之后贯入阻力趋于稳定,定义此时的比贯入阻力为贯入强度。探头锥尖角度越大,达到贯入曲线拐点前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增长越快;贯入强度随探头锥尖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锥尖角度为60°时贯入强度最小,锥尖角度为30°、90°和180°时的贯入强度与锥尖角度为60°时贯入强度的关系呈线性关系;探头直径对比贯入曲线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随着探头直径的增大,贯入强度呈线性减小趋势,探头直径3.4 mm的贯入强度比7.0 mm的贯入强度增大2.5%,比10.0 mm的贯入强度增大5.0%;可用贯入曲线拐点前直线段斜率换算无侧限抗压强度,也可利用贯入强度换算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土强度的形成条件对贯入曲线拐点前直线段斜率及贯入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桂枝汤的加减方,主要应用于治疗喘证,近现代医家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将其应用于心系疾病、汗证、痞证的治疗,且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了药理研究,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9.
自由下落式CPT测试技术(FF-CPT)是新兴的海上沉积物强度测试方法。本文构建了海上FF-CPT原型样机,并以海洋干砂质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FF-CPT的贯入特征、速度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装置触底速度与最终贯入沉积物的深度受装置释放高度影响,释放高度越大,则触底速度与贯入沉积物深度越大。贯入过程的阻力分布规律是影响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FF-CPT初始贯入阶段,沉积物贯入阻力随深度线性增加,但增幅不明显,这导致贯入速度变化不大,几乎可视作匀速,该段行程超过总贯入深度的2/3。后段行程贯入阻力骤增,导致贯入速度迅速降低至0。对于干砂质沉积物,FF-CPT贯入阻力与贯入速度不存在正相关关系。FF-CPT贯入阻力的速度相关性与装置质量、沉积物密实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韩氏医通》系明代四川名医韩懋所著,共二卷,包含医论、医案及处方用药,为综合性医书。韩氏精通易理,擅长以易释医;临证三因制宜,辨证施治,遵古而不泥古;重视辨证及记录诊疗信息,创新中医病案规格;药有专攻,注重炮制,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组方精当,剂型丰富,创制交泰丸、三子养亲汤等名方。此外,该书蕴含鲜明的医学人文精神,体现韩氏的独到见解。《韩氏医通》理论精湛,求真务实,其学术思想值得后世研究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自落式贯入仪(Free-Falling Penetrometer, FFP)是一种新型海底沉积物原位测量设备,用于海底沉积物工程性质原位调查。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FFP设备在黄海海域开展现场贯入试验,分析探头尺寸对判断沉积物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沉积物中探头尺寸对贯入深度、贯入阻力和沉积物类型判断有不同影响。在细粒沉积物中探头尺寸对贯入深度、贯入阻力影响较小;在根据贯入阻力变化划定分层时,小直径探头能反应贯入阻力更为细小的变化。在粗粒沉积物中探头尺寸影响更明显,大尺寸探头使贯入阻力变大,贯入深度减小。根据标准化深度和硬度因子可区分粗粒沉积物和细粒沉积物,在粗粒沉积物中探头尺寸增大,硬度因子减小,有利于细化沉积物类型。  相似文献   

12.
高濂所撰《遵生八笺》为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养生学著述,书中尤其重视五脏养生,在继承《黄帝内经》学说的同时又有颇多发挥。高氏结合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来阐述五脏养生的理论与实践,重视五行生克对于保养五脏精气的意义,倡导合五行养五脏,运用五脏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防病祛疾,并详述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安养五脏之神、保养五脏之精的方法,以强调顺应四时月令的变化来养护脏腑对于养生的重要性。高氏所述养生之法多重视心脾两脏,他倡导节饮食以顾护脾胃,认为善于养生之人,应该顾护脾胃之气以充肌养身,节制饮食以安养五脏;并注重燕闲清赏、安神养心,认为清闲是调摄情志的重要前提。此外,高氏特撰《灵秘丹药笺》,集奇方秘药,多在灵药入脏祛疾方面有所阐发。  相似文献   

13.
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压力压贯与负压沉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模型桶)压力压贯和负压沉贯的试验概况,对比分析了两者贯入力的巨大差异和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模型桶压力压贯中贯入深度与压力的关系,负压没贯负压与贯入深度,抽吸泵流量,基土渗流量,桶内土塞隆起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负压沉贯可以大大降低以砂质粉土为基土的土抗力,为在胜利油田类似基土海域海上平台应用桶形基础提供了试验依据,为海上现场导管架桶形基础平台的安装就位施工和控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了两种计算船舶抛锚贯入深度的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对于不同土参数的敏感性。以海洋20 m水深和25 m水深为例,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计算不同海底土参数状况下抛锚的贯入深度。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分别分析了能量法与微分方程法计算抛锚贯入深度时的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基于能量方法计算得到的贯入深度大于微分法计算得到的贯入深度,且能量法对于内摩擦角最敏感,而微分法对于土的有效重度最敏感。  相似文献   

15.
黄元御是清代医学大家,少好医学,博览医籍,上溯岐黄,伏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诸书,而作《四圣心源》。本文通过研读《四圣心源》,以图文的形式总结阐述黄氏“圆运动”观,并对“圆运动”理论指导临床应用进行举例。此对于理解黄元御学术思想更加直观易懂,有助于引导初学者树立中医思维,理解中医“气”“阴阳”“五行”“整体观”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阐述了《内经》“运气七篇”中关于天干记运的若干问题,包括“天干配五行”和“天干化五运”之分、“五气经天化运说”的“五气经天化运图”排布特点、戊己分及天门地户之说以及五天五色之气辨,提出研究运气学说应遵循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背景、历史的演变过程,才能更好地把握运气学说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重力活塞取样器是一种重要的海底连续沉积物采集仪器,贯入深度和样品质量对海洋地质研究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重力活塞取样器贯入过程建立能量守恒方程,得出贯入深度控制方程。已知取样器参数和土质类型条件,可计算取样管贯入深度,深度受取样器重量、体积、形状、取样管直径和沉积物类型等因素共同影响。已知取样器参数和贯入深度,可推测海底沉积物类型。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最近,我们拜读了一位热衷于探讨地球与海洋奥秘,对地球表面和海底形成的种种地质现象,诸如大陆山脉、海底山、海沟、海脊、火山、地震等,从海洋动力学的观点,提出海洋动力对它们的影响。 高云策同志是一名非地球科学工作者,然而他通过阅读大量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地质科学和海洋科学的书籍,以及对前人各种学说的思考,撰写了《新思维——引起的新技术革命》(打印稿)。这篇《新思维》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对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与海洋动力学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同时对这些学说的某些论点提出质疑。第二部分:发展,对海洋动力学与大陆山脉、海沟和海脊形成的原因;海洋动力学与欧亚非大陆分裂、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展望,作者认为海洋动力学是一个多元复合力,如果把这个力作为各种地学动力理论的主要原动力之一加以考虑,那么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和由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桶形基础负压沉贯的室内试验、中间试验和现场沉贯.对负压沉贯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CB20B桶形基础计量平台的现场测试数据,研究了负压对桶形基础沉贯阻力的影响及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同时对负压、沉贯深度、沉贯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沉贯阻力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由物质试验方法初步选择的一种可操作的单只桶基安全负压沉贯操作程序,它可作为试验室内多桶基导管架物模试验以及海上(近)原型尺度桶基试验实施负压沉贯操作方法的试验依据,通过对这些试验及其操作程序的修正和完善,可为实际桶基实施海上沉贯作业出一种可靠,安全的操作程序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