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d3+ :GSAG是性能优良的942 nm激光晶体.用提拉法成功生长Nd3+ :GSAG单晶,研究其室温透射光谱,辨认位置高达29967 cm-1的68个Nd3+晶场能级.对这些能级拟合了自由离子及晶场Hamilton参量,拟合标准偏差为16.7 cm-1,表明实验与计算能级符合很好.获得的Hamilton参量可用于计算Nd3+ :GSAG中Nd3+的  相似文献   

2.
潘金平  胡晓君  陆利平  印迟 《海洋学报》2010,32(10):7410-7416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B掺杂纳米金刚石薄膜,并对薄膜进行真空退火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B掺杂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升高到800 ℃后,薄膜的Raman谱图中由未退火时在1157,1346,1470,1555 cm-1处的4个峰转变为只有D峰和G峰,说明晶界上的氢大量解吸附量减少;并且D峰和G峰的积分强度比ID/IG值变为最小,即sp2相团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个不同60Co-γ辐照剂量(4 kGy、6 kGy、8 kGy)对三七药材进行灭菌处理,通过检测辐照前后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含量,辐照前后三七指纹图谱比较、薄层鉴别等,考察不同剂量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外观、含量、指纹图谱、薄层鉴别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三七药材灭菌方式可选择60Co-γ辐照进行灭菌。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内选用不进行营养盐加富的流水系统模拟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对海水营养盐的吸收,测定了浒苔体内不同形态的碳、氮、磷的含量变化,探讨了浒苔对海水中碳、氮、磷3种生源要素的转化作用。结果显示,流动海水的实验体系是一个能给藻体创造稳定环境的模拟装置,可以不断地给藻体更新海水和补充营养盐。浒苔对海水中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有机氮(DON)、溶解无机磷(DIP)和溶解有机磷(DOP)都有吸收作用,其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10.87 μmol·g-1·d-1、2.41 μmol·g-1·d-1、0.183 μmol·g-1·d-1和0.023 μmol·g-1·d-1。光照时段的DTN和DTP的平均吸收速率与无光照时段的平均吸收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浒苔对海水中无机形态的营养盐的吸收量高于对该元素的有机形态的吸收量;而浒苔的体内有机形态的成分均远高于无机形态的成分。浒苔对无机形态的氮、磷和碳转化为自身有机形态的转化效率分别为:97.33%,99.99%和96.84%。以上结果表明,浒苔能快速吸收无机形态的生源要素并转化为有机形态,能够加快生源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红花生药粉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2种辐照灭菌技术应用于中药生药粉的适宜范围及其优缺点,以期为后期红花生药粉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不同辐照剂量(0、2、4、6、8、10 kGy)的60Co-γ辐照和电子束辐照对其性状、微生物限度、指标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的影响。根据不同辐照剂量,优化红花生药粉的2种辐照灭菌加工工艺。结果:对比不同辐射源、剂量下红花原生药粉的性状、含菌量、药典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在10 kGy剂量内,在60Co-γ辐照灭菌和电子束辐照灭菌后,红花的性状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2 kGy)辐照条件下即能达到国家药品卫生标准细菌总数,贮藏3个月后发现,辐照剂量越大检出微生物总数越少,说明辐照剂量的增加有利于红花原生药粉的贮藏,且相同剂量条件下60Co-γ辐照灭菌效果较电子束辐照灭菌效果好。红花生药粉经2、6、8、10 kGy 60Co-γ辐照和电子束辐照后,在10 kGy剂量下红花电子束辐照在10 kGy内变化差异不显著,红花经10 kGy 60Co-γ辐照后其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建议红花60Co-γ辐照剂量应控制在0~8kGy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ECOPD机械通气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4例)。对照1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采用热水袋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封包治疗。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4+、CD3+、CD8+、CD4+/CD8+),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补体4(C4)、补体3(C3)、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CD4+、CD3+、CD8+及IgA、IgE、C3、IL-6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可调节免疫力,控制炎症反应,有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7.
基于器件模拟仿真,设计了一种1.5 μm波长InGaAsP-InP晶体管激光器材料外延结构. 其多量子阱有源区置于基区非对称波导中. 仿真结果显示该外延结构能够获得较好的光场限制和侧向电流限制. 对该材料MOCVD生长研究表明,基极重掺杂接触层中Zn2+扩散将导致量子阱严重退化. 通过对其扩散过程的模拟仿真,采用平均掺杂浓度为1×1018 cm-3的梯度掺杂,有效地抑制了Zn2+向量子阱区的扩散. 所获得的外延材料在  相似文献   

8.
于1990年6月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一水池中采到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根据实验结果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它的生长和种群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性成熟时间与水温的关系为,雌性(10-30°C):h=8072t-1.313r=0.985, P<0.01);雄性(5-25°C):h=1074t-0.855r=0.9844,P<0.01)。在20±1°C条件下,其体长增长模型为:lt=3.334-2.7345e-0.1117t。龄期(x)与年龄(t,d)的关系为:雌体:t=0.07169x2+1.3808x-1.7361;雄体:t=0.8425x2+2.534x-1.8600。内禀增长率(rm)为0.4076。种群增长呈“logistic”型,其方程式为:y=3625/[1+e(3.848-0.164t)]。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黄芪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乙腈-甲醇(90∶10),流动相B: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54 nm。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及17批样品的测定,建立了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3个产地17批黄芪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在0.92以上,各产地黄芪药材有一定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2.0%,说明这3个主成分包含了被分析样本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按产地将17批黄芪药材聚为3类。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评价和控制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三价钛还原法将标准样品、海水、湖水和雨水中硝酸根转化为N2O测试其氮氧同位素值,并优化实验条件(NO-3浓度、试剂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结果表明:4 cm3硝酸根水样(浓度约为20 μmol/dm3),加入100 mm3TiCl3溶液(浓度为150 g/dm3),25 ℃反应24 h,NO-3还原为N2O的平均转化率为86.3%(n=5)。5种丰度硝酸根氮氧同位素标样校准曲线斜率分别为0.947和0.617,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和0.994;方法检出限的NO-3浓度为2.5 μmol/dm3,其δ15N的标准偏差小于0.7‰(n=5),δ18OVSMOW值的标准偏差小于2.5‰(n=5);20 μmol/dm3硝酸根样品δ15N的标准偏差小于0.5‰(n=5),δ18OVSMOW值的标准偏差小于1.0‰(n=5)。该方法测定3种不同类型水样δ15N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3‰、0.6‰和0.5‰;δ18OVSMOW的标准偏差分别为2.1‰、2.0‰和1.6‰。三价钛还原法分析水体中硝酸根氮氧同位素操作步骤简单,测试效率高,但氧同位素结果需要系统校正。  相似文献   

11.
为节约成本和样品,一些学者同时分析海洋沉积物中的碳、氮及其同位素(TOC、TN、δ13C和δ15N)。分析沉积物中的δ13C,需要对样品进行酸化去除无机碳,但是这一酸化过程会使TN和δ15N的分析结果产生偏差,且偏差范围与沉积物中无机碳含量(CaCO3)有关。本研究选取了低CaCO3含量(1-16%)和高CaCO3含量(20-40%)的海洋沉积物样品,比较了酸化过程对TN和δ15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化过程对海洋沉积物中TN和δ15N的分析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对于低CaCO3含量的样品,酸化导致样品中TN流失了约0-40%,δ15N偏移了约0-2‰;而对于高CaCO3含量的样品,酸化导致样品中TN流失了约10-60%,δ15N偏移了约1-14‰。表明酸化对TN和δ15N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仪器的误差范围0.002%(TN)和0.08‰(δ15N),将影响TN和δ15N的环境指示意义。因此,即使海洋沉积物样品中CaCO3含量很低,也必须用原样分析TN和δ15N以避免酸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虎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 例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五虎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临床症状或体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喘、湿啰音)消失时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22%(55/59),对照组为77.19%(44/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CD4+/CD8+、IL-5、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8+、血清IL-10、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47%(5/59),对照组为17.54%(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虎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痰热壅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及体征,降低肺部炎症反应,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而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深圳海域2008年4月、9月的水体弧菌数量、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探讨了弧菌总数及各优势类群的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弧菌总数分布具有季节性,东部海域春季(4月)的弧菌数量高于秋季(9月)的,其均值分别为1.50×104 ,8.89×102 CFU/cm3;在西部海域秋季的略高于春季的,其均值分别为5.09×102,2.66×102 CFU/cm3;弧菌数量最高值出现在大亚湾(4.40×104 CFU/cm3)。弧菌的优势类群具有季节性分布特征:春季特有的优势类群有Vibrio gigantis类似种和V. splendidus类似种,秋季特有的优势类群有V. natriegens类似种;V. alginolyticus类似种是两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类群,其数量春季高于秋季的。弧菌种类、数量与海水温度、盐度及细菌总数、Chl-a等环境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盐度为弧菌种类及数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deposition rate of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 onto a manganese crust in a search for supernova debris, we 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10Be, 230Th, 231Pa, and 239,240Pu in a sample of manganese crust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On the basis of the depth profile of 10Be, the growth rate of the manganese crust was determined to be 2.3 mm Myr−1. The uptake rates of 10Be, 230Th, and 231Pa onto the manganese crust were estimated to be 0.22–0.44%, 0.11–0.73%, and 1.4–4.5%,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to the deposition rates onto the deep-sea sediments near the sampling station, while that for 239,240Pu was 0.14% as compared to the total inventory of seawater and sediment column. Assuming that sinking particles represent 0.11–4.5% of the uptake rates, the deposition rate of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 onto the manganese crust was estimated to be 2–800 μg cm−2Myr−1 according to the uptake of 10Be onto the manganese crust. Further, our estimate is similar to the value of 9–90 μg cm− 2Myr−1 obtained using the integrated global production rate of 10Be and the deposition rate of 10Be onto the manganese crust.  相似文献   

15.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s)在海洋中分布广泛,其沉降被认为是海洋中生物碳沉降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于2011年春季和夏季调查了长江口邻近海域TEPs的浓度和沉降速率,并且估算了其碳沉降通量。研究发现,TEPs浓度春季介于40.00~1040.00 μg Xeq L-1,平均值为209.70±240.93 μg Xeq L-1;夏季介于56.67~1423.33 μg Xeq L-1,平均值为433.33±393.02 μg Xeq L-1。两个季节,TEPs在水华站位的浓度明显高于非水华站位。相关性分析表明,TEPs与水体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表明在调查区浮游植物是TEPs的主要生产者。TEPs沉降速率在春季介于0.08~0.57 m d-1,平均值为0.28±0.14 m d-1;夏季介于0.10~1.08 m d-1,平均值为0.34±0.31 m d-1。经估算,TEPs碳沉降通量春季介于4.95~29.40 mg C m-2 d-1,平均值为14.66±8.83 mg C m-2 d-1;夏季介于6.80~30.45 mg C m-2 d-1,平均值为15.71±8.73 mg C m-2 d-1。TEPs的碳沉降通量可以占到浮游植物碳沉降通量的17.81%~138.27%。水华站位TEPs的碳沉降通量明显高于非水华站位,这是由于水华站位较高的TEPs浓度及沉降速率所致。本研究表明,TEPs的沉降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是碳沉降的有效途径,在相应的碳沉降相关研究中应该被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乌药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乌药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及筛选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6个批次乌药药材并制备成乌药生品、盐炙品和麸炒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 μm,4.6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5 μl;并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对乌药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中共有峰进行解析,并采用SPSS 26.0,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建立了不同批次乌药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区分了乌药生品、盐炙品和麸炒品,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乌药炮制前后质量差异标志物,进而对其中2个质量标志物(3号峰,去甲异波尔定和5号峰,异乌药内酯)以及6号峰乌药醚内酯进行含量测定。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不同批次的乌药生品、盐炙品和麸炒品HPLC指纹图谱稳定、简便、快速,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可用于探索乌药不同炮制品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ROS)物质因具有绿色高效的特点,在废水处理、杀菌消毒等领域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利用电催化生成H2O2是一种实时提供活性氧物质的有用方法。然而,目前报道的大多数高性能催化材料都是粉体形式,不便于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因此,制备可直接应用的电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喷涂-热解的制备方法,制备了高活性氧催化活性的氧化炭黑(O−CB)/多孔碳毡电极,通过聚四氟乙烯(PTFE)的修饰优化电极表面的氧气传质,成功制备氧掺杂碳气体扩散电极。研究结果表明,O−CB/PTFE-5 wt%电极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其合成H2O2的速率达27.19 mg·L-1(mg catalyst)-1·cm-1·h-1。海洋典型污损微生物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的抗菌实验表明,该电极电催化作用60 min产生的活性氧对Pseudomonas sp.的杀菌率可达到97.69%,作用120 min的杀菌率可达到99.99%。  相似文献   

18.
以多形拟绿球藻(Pseudochlorococcum polymorphum UTEX 1791)和模式拟绿球藻(Pseudochlorococcum typicum UTEX 1792)为材料,采用BG-11培养基,研究其在0.3、0.5、1.0和1.5g·L-1等4个硝酸钠浓度条件下的生长和总脂含量。结果表明:适宜多形拟绿球藻生长的硝酸钠浓度范围为0.3—1.0g·L-1,其最终生物质干重在3.7g·L-1左右;模式拟绿球藻在1.0g·L-1的硝酸钠浓度条件下生长最好,可获得4.35g·L-1的生物质干重。在培养过程中两株绿藻的叶绿素a含量与总脂的含量关系密切,在培养初期各实验组叶绿素a含量增加,藻体的总脂含量增长不明显,而在培养中期藻细胞叶绿素a的含量增长平缓,总脂含量增长较明显,其中在0.3g·L-1的硝酸钠浓度实验组总脂增长最为显著,多形拟绿球藻增长了11.65%,模式拟绿球藻增长了24.99%。两株绿藻在0.3g·L-1的低氮实验组总脂含量最高,多形拟绿球藻和模式拟绿球藻总脂分别为细胞干重的44.35%和26.28%,在此条件下两株藻的最大总脂收获量分别为0.98g·L-1和1.61g·L-1。  相似文献   

19.
刘建军 《海洋学报》2010,32(9):6466-647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掺Ga对纤锌矿ZnO电子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从晶体配位场理论分析了掺Ga前后ZnO的成键情况及态密度的变化.计算得到掺Ga后电子浓度为2.42×1021 cm-3,ZnO的载流子浓度提高了104倍.比较分析掺Ga前后ZnO的介电函数、复折射率、吸收光谱和反射光谱可得,ZnO光吸收边向高能端移动,光学带隙增大.在可见光区,ZnO光吸收系数与反射率减小,光透过率显著提高,使ZnO:Ga成为  相似文献   

20.
藻类生长的光照生态辐是指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藻类能生长和繁殖的水平范围,由藻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光照强度适宜生长范围和光照强度耐受限度构成。为了定量获取藻类生长的光照生态幅,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分别研究了三个温度(18、22、25℃)条件下六个不同光照强度[28.32、55.15、75.06、96.59、111.66和135.75μmol/(m2·s)]对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细胞数和最大比生长率的影响,依据Shelford耐受性定律建立了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的光照耐受性模型,并得到了藻类生长的最适光强、光强适宜生长范围和光强耐受限度的定量表达。结果表明:无论是米氏凯伦藻还是东海原甲藻,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在实验设定的光照强度水平范围内,均分别存在一个适宜藻类生长的最适光强Iopt,且当光强IIopt时,藻类细胞密度和比生长率均随着光强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而当IIopt时,藻类细胞密度和比生长率随着光强的升高而显著减小。此外,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藻类细胞密度和比生长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建立的藻类生长光照耐受性模型与Shelford耐受定律较为吻合,并定量得到了米氏凯伦藻在18、22、25℃下的最适生长光强分别为81.48、80.15、79.27μmol/(m2·s);光强适宜生长范围分别为33.11-162.96、32.57-160.3、32.03-158.54μmol/(m2·s);东海原甲藻在18、22、25℃下的最适生长光强分别为79.39、78.19、76.69μmol/(m2·s);光强适宜生长范围分别为31.89-158.78、31.77-156.38、31.18-153.38μmol/(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