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元御是清代医学大家,少好医学,博览医籍,上溯岐黄,伏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诸书,而作《四圣心源》。本文通过研读《四圣心源》,以图文的形式总结阐述黄氏“圆运动”观,并对“圆运动”理论指导临床应用进行举例。此对于理解黄元御学术思想更加直观易懂,有助于引导初学者树立中医思维,理解中医“气”“阴阳”“五行”“整体观”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症状是疾病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在临床实践中,抓住疾病特有症状是辨证的关键,据此联系体质、环境等诸多因素,便可作出正确的诊疗。《金匮要略》作为一部实践性极强的杂病专著,在论述疾病症状鉴别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将《金匮要略》中的症状鉴别归纳为主症相似、兼症似主症和情志疾病的鉴别3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疗。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诊断治疗杂病的医学专著,书中所提“百合病”仅有9条,内容却涵盖了百合病的病因病机、主症、治则等诸多方面,为后世医家诊断和治疗情志内伤疾病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思路。本文对《金匮要略》所提百合病及该病治法进行简单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领悟张仲景辨证施治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4.
辛香通络法是叶天士基于《内经》《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在肠道病证中应用广泛。结肠炎癌转化是炎症性肠病长期持续演进为癌症的过程,中医以其独特视角,将结肠“炎症-不典型增生-癌症”与“脾虚-肝郁-络阻”相契合,认为香可扶正以缓脾虚,辛开肝郁以行气血,辛窜散结以通络阻的辛香通络法在延缓或阻断结肠炎癌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仲景温经汤为《金匮要略》中治疗崩漏、不孕、月经过多等妇人疾病经方。张仲景认为,妇人疾病多因“虚、积冷、结气”导致虚寒血瘀证,故集温、补、通治法于一体创立温经汤方,具有寒热共调、补中寓通、肝脾同治、气血兼顾的功效,掌握了张仲景温经汤证的诊疗思路和组方用方思想,并习以用之,可提高临床运用经方诊治疾病的能力,其验如响。  相似文献   

6.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阐明了阴阳离合运动的六种象态。本文通过阐述三阴三阳中阳明与太阴的关系,分析了阳明、太阴功能失常导致的疾病病机。麦门冬汤为《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笔者通过分析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认为其具有“降阳明、开太阴”的作用,并通过辨别阳明、太阴“欲解时”的时段症状,辅助诊治麦门冬汤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位于地中海中部的意大利海军,不仅力量雄厚,舰队结构独特,而且各种舰艇和舰载武器的出口量也很大。最近又有6种新型舰艇刚刚服役或正在建造中。现将6种舰艇分别介绍如下。改进型“萨鸟罗”级潜艇意大利海军共建造了4艘改进型“萨鸟罗”级潜水艇。1号和2号艇分别于1988及1989年服役,为改进型的前期型,简称改前期型。3号艇“普里英·隆戈巴尔多”和4号艇“贾佛朗哥·戈扎纳·普里亚罗吉亚”于1993年和1994年建成,为改进型的后期型,简称改后期型。由于改后期型是近2年建成的故变化较大。“萨鸟罗”级潜艇的基础型艇共4艘,于1980年至1982年竣工,全长63.9米,改前期型的艇长增加了0.5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医家对煎药溶液的选择非常严格,用“流水”煮药治疗疾病的方法最早出自《灵枢·邪客》,《医学源流论》亦记载“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金匮要略》中所载煎药用水种类繁多,且各有深意,某些方法沿用至今,如自然之水(泉水、井花水、东流水),加工之水(麻沸汤、甘澜水、浆水、泔水),酿制之水(酒、醋),动物之液(蜜、意便),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海军拥有“萨乌罗”级潜艇共8艘。其中基本型4艘,于1980年至1982年相继建成。改进型4艘,改进型又分为前期改进型和后期改进型各两艘。前期改进型的2艘艇分别于1988及1989年服役。后期改进型的2艘艇一艘于1993年竣工,被命名为“隆戈巴尔多”;另一艘于1994年刚刚建成,名为“Priaroggia”。该两艇的排水量、水上为1653吨,水下为1862吨,艇长65.9米,比基本型长了2米,艇宽没有变化。艇长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为提  相似文献   

10.
介绍吴官保教授运用“三九”思维论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验。概括并阐述吴教授“三条目、九方面”的“三九”思维,即“本为虚,外感邪,内致瘀”“肾为君,肝为相,脾为臣”“先用汤,中期活,后期术”。先用汤:疾病初期,单用中医药治疗;中期活:疾病中期,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后期术:疾病后期,结合手术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根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学临床基础,尤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学经典,做临床”成为无数中医学子的座右铭。然而,现代高校中医经典教学却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医学教学现状入手,讨论中医经典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整理《伤寒论》中关于“心悸”的论述,发现《伤寒论》中论治心悸的内容分散于“太阳”“少阳”“少阴”“厥阴”四篇中。病因各有不同,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先天亏虚为主,或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养;实以气机郁滞为主,气之升降出入失常,精血津液运行受阻,痰瘀由生,痹阻心脉。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密切相关。本病可分为气血亏虚、阳虚水停、阴虚阳亢、阳气郁滞、肝郁气滞5个证型,在治疗上应从把握病机出发,首辨虚实,对于虚实夹杂者,辨清主次,虚者益气、补血、温阳,配伍养血安神之品;实者理气、温通、化饮,配伍重镇安神药物,辅以心理疏导,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胃癌前病变(PLGC)是指有癌变倾向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是一个多步骤的、具有可逆性的病变过程。现代医学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中医通过辨证与辨病结合,对逆转、减缓病情进展具有一定优势。PLGC符合中医学“既病”范畴,积极采取措施实现病变的逆转、阻止疾病的进展与恶化当属中医学“防变”范畴,故可将中医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思想应用于PLGC的防治。根据PLGC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从既病防变的“早期诊断”“截断病邪”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三方面对PLGC的防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海温是影响长期天气过程的因子之一。也是“一个可能提高长期预报质量的物理因子”。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旱涝的海温场特征已有一些研究。有的分析得出该区的汛期雨量与黑潮海域冬季(表层)海温异常有关;有的得出与冬季黄海冷水团的水温异常有关。新近,陈烈庭等的分析则得出南海南部和东南部的前期海温变化,对后期长江中下游初夏(5月)降水也有影响。 南海是一个比较封闭的高温海区,通过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与黑潮海域及东海进行着强烈的水交换,冬季南海北部(指15°N以北海区)的海温异常与黑潮区存在着准同  相似文献   

15.
相传,古时候的厦门——四面环海的岛屿上,栖息着许多涉禽类的白鹭,因而取名“鹭屿”。这些白鹭朝出暮归,三五成群,或蹁跹于田野,或翱翔于海空。直至今日,人们仍爱用“鹭岛”、“鹭门”、“鹭津”等雅号称呼厦门。许多外商客户前来经商办厂、振兴事业,也都喜欢以“鹭”字为名。不久前又一个以“鹭”字取名的新事物“鹭江”轮——“海上乐园”诞生了。它出现在宁静而充满  相似文献   

16.
温经汤方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要略》部分,同期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本文从《神农本草经》角度解读张仲景对温经汤组成药物的运用,分析和总结该方的组方规律,并对温经汤方证进行探析,得出温经汤方证中有风寒湿外邪、虚热、瘀血、水饮等四种病理机制,全方“辛苦甘”合用,意在用甘味药填补血脉,用辛味药佐以苦味药使气血流通,且药力缓和持久,共奏温经除痹、益气养阴、活血消癥、化饮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 WRF (V2.2)对0518号台风“达维”(Damrey)经过海南岛过程进行了模拟.模式较好地再现了“达维”经过岛屿过程的移动路径、强度变化、环流结构以及降水分布.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台风内核区的动、热力场演变特征,结果如下:1)经过岛屿期间,台风内核区高、低层切向风速变化不大,贴地层与中间层切向风速在登陆过程及岛上移动前期减小,岛上移动后期到离岛入海期间增大.2)台风内核区高、低层分别存在主体出流及回流入流、主体入流及回流出流.登陆过程及岛上移动前期,主体入流速度变化不大,主体出流明显减弱.岛上移动后期到离岛入海期间,主体出流与回流出流明显加大并出现合并趋势.3)经过岛屿期间,台风环流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没有像大多数热带气旋登陆一样出现增大的趋势,反而减小.切变下风方向先顺转后逆转,切变下风方向左侧与降水区有较好对应.4)登陆过程及岛上移动前期,台风高、低层的垂直速度及凝结加热均显著减小;岛上移动后期,高层垂直运动及凝结潜热释放继续减小,低层则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8.
浅析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牡蛎的应用,列举了牡蛎在百合病误汗后、中风历节病中、虚劳失精中、惊悸中的应用。以期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能结合现代技术,让牡蛎更好地发挥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1月及2017年2月,在南黄海废黄河口近岸海域投放海底三脚架进行全潮座底观测,获得了大、中、小潮期间的水位、近底部流速和悬沙浓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域潮流显著地受沿岸地形影响,流向与岸线大致平行,落潮流流向以NNW向为主,涨潮流流向以SSE向为主,具有往复流性质;落潮历时长于涨潮历时。研究区是南黄海近岸海域的高悬沙浓度中心之一,底部悬沙浓度通常都维持在500mg/L以上,高悬沙浓度出现的时刻略滞后于涨、落急时刻;大风浪可以导致悬沙浓度急剧升高,对悬沙浓度的影响在短时间尺度内可显著超过潮汐作用。研究发现,该海域的悬沙浓度变化可以通过将一个完整潮周期划分为4个时段:涨潮前期(加速)、后期(减速)和落潮前期(加速)、后期(减速)来讨论。在中潮落潮期间、小潮涨潮后期及落潮前期,悬沙浓度与潮流流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此阶段悬沙浓度的变化主要受再悬浮作用控制;其他阶段,悬沙浓度与流速的正相关性不显著,悬沙浓度的变化可能与平流输运作用有关。悬沙在大潮期间向东净输运,在中潮期间向西南净输运,在小潮期间向东南净输运。总体上看,废黄河口海域沉积物以向南输运为主,表明这里是江苏中部海岸的重要物源。  相似文献   

20.
介绍王萍教授运用补肾化痰与调周之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肥胖型PCOS的病机以痰湿阻滞为主,兼有肾虚、血瘀,治法以补肾化痰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法。自拟化痰调经方,并根据月经周期变化灵活加减运用。月经期,因势利导,加红花、路路通等活血调经;经后期,以补肾阴为主,加桑椹、女贞子等;经间期,以补肾活血为主,加丹参、红花等;经前期,宜补肾之阴阳,加淫羊藿、女贞子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