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杨倩教授治疗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经验。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及营养状况,但常见胸骨后疼痛、异物感及呕吐等术后并发症。杨教授认为本病属于“噎膈”范畴,治疗宜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应用启膈散加减化裁,并佐以滋阴润燥药物,以达润燥解郁、化痰降逆之效,可进一步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促进免疫调节,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浊阻塞证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国内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浊阻塞证的文献,统计分析临床治疗冠心病痰浊阻塞证的处方、药物组成及功效。结果:共纳入106篇文献,出现54种处方名称,组成中药共计100味,总频次1117次;根据中药的功效及分类,使用频次较多的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涉及药物种类数较多的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次前2位的化痰止咳平喘药为半夏、瓜蒌,活血化瘀药为丹参、川芎,补虚药为甘草、白术,理气药为陈皮、薤白。结论: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痰浊阻塞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庞鹤教授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辨本病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血瘀、气郁,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行气解郁为法。其认为治疗本病时应综合认识“痹证”及“脱疽”的病因病机特点,“顾实”不“忘虚”,整体辨证,随症加减,内服外用结合,辨证选用经方进行治疗,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介绍沈宗国教授论治类梅核气经验。沈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发现部分患者症状类似梅核气,然究其病源,可责之饮食失节、烟酒刺激、胃酸反流、粉尘刺激、发声过度等,不唯七情不遂、痰气交阻而作,沈教授将其称为“类梅核气”。治疗此病,沈教授推崇在清热化痰、解毒利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基础上配合疏肝理气法,若有虚火上炎,则选用“导龙入海”之法治疗,常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疗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不离“痰”的本质,痰浊-痰凝-痰瘀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痰浊为起始阶段,痰凝为中间环节,痰瘀为终末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痰”的不同状态制定治则治法,痰浊初起当健脾化痰,痰浊凝滞当化痰散结,痰瘀互结当兼活血化瘀,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介绍王萍教授运用补肾化痰与调周之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肥胖型PCOS的病机以痰湿阻滞为主,兼有肾虚、血瘀,治法以补肾化痰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法。自拟化痰调经方,并根据月经周期变化灵活加减运用。月经期,因势利导,加红花、路路通等活血调经;经后期,以补肾阴为主,加桑椹、女贞子等;经间期,以补肾活血为主,加丹参、红花等;经前期,宜补肾之阴阳,加淫羊藿、女贞子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介绍孙增涛教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经验。孙教授认为UACS的病因多为外邪侵袭与脏腑内伤;其病位在肺,与脾肾相关;早期病性多实,后期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病机为邪犯肺络,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临床将本病辨证分为风盛挛急、热壅肺窍、痰气交阻、气虚痰阻、肺阴亏耗五型,分别治以疏风通窍、清热化痰、降逆化痰、健脾化痰、养阴清热诸法,并兼顾利咽通窍,同时辅以针刺疗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刮痧、拔罐、砭石疗法等治疗手段,并嘱患者注意预防和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刘恩顺教授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经验。分别论述从气虚论治和从痰瘀论治的理论基础和临证用药,对肺脾气虚和肺肾气虚患者,常以补气理气滋阴药同用;对痰瘀阻肺型患者,常以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行气药同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朱晔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朱教授认为本病临床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多责之于“风热”“热毒”,治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缓解期以“脾气亏虚”为主,治以益气健脾、摄血养血;“瘀血阻络”贯穿疾病始终,全期均佐以活血化瘀药,同时注重调护,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呼永河教授从“痰”立论辨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呼教授认为痰邪内凝于颈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提出理气化痰法、活血化痰法、健脾化痰法、养阴化痰法、温阳化痰法治疗,以期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11.
介绍谢静主任医师运用角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经验。谢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易迁延反复,病位在肺脾二脏,与痰湿关系密切。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痰的成因不同,分为寒痰、湿痰、热痰、食积痰,临床上多选用小青龙汤、麻杏二陈汤、清金化痰汤及保和丸等方剂,及“麻黄、半夏、五味子”“干姜、细辛、五味子”“陈皮、法半夏、茯苓”“紫菀、百部、款冬花”四组角药加减化裁治疗,多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田仲成副教授从风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经验。田师认为本病属于“风咳”范畴,因风痰伏肺、肺失宣肃而发,急性期治疗当以祛风化痰、肃肺止咳为主,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介绍柏正平教授从风痰论治哮病发作期的临证经验。柏教授认为,哮病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总属本虚标实,以风、痰为本。柏教授还指出,哮病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增加、喉中痰鸣,体现了痰为本病的重要发病因素,而气道痉挛亦符合中医风性主动的特点。治疗方面,柏教授采用自拟舒喘汤以祛风解痉、降气化痰、纳气平喘,并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临床效果显著,为哮病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名老中医张丽蓉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张老分析归纳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为肾虚、血瘀、痰湿。治疗以补肾、祛瘀、化痰之法及中药人工周期调治。对于无明显月经失调及无器质性疾病的不孕患者创“调助汤”加减治疗;对虚实寒热夹杂而无明确证型可循的盆腔炎患者拟“盆器炎汤”治疗;对输卵管不通患者拟“消通汤”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介绍柏正平教授分期论治哮病经验。柏教授认为哮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其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关系密切,而病机则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病理因素责之于风、痰、虚三端,故柏教授辨证论治哮病多从“风、痰、虚”三端和“肺、脾、肾”三脏入手,将临床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责之于风痰,治宜祛风解痉、化痰平喘,常以舒喘汤加减治之;缓解期责之于肺、脾、肾虚,治宜健脾化痰、补益肺肾,常以补肺益肾膏化裁治之;且将活血化痰之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蔡美教授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蔡教授认为本病主要病因为“正虚”“痰饮”“瘀血”“火毒”,主要病机为正虚毒结,饮停痰凝瘀阻,提出健脾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利水(血水同治),兼以益气养阴的治疗原则,并创经验方“健脾益肺饮”,临床随症加减,屡获佳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徐曼曼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临床用药经验及其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徐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病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证型、药物等相关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其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用药经验。结果:共纳入168首处方,中药148味,其中使用频次≥20次的有32味,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炒苦杏仁、生石膏、陈皮、姜半夏、茯苓;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组合有19个,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生石膏-炒苦杏仁、黄芩-炒苦杏仁、蜜麻黄-炒苦杏仁、桔梗-炒苦杏仁、桑白皮-炒苦杏仁;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算法发现30个关联系数>0.02的药对、12个核心药物组合及6个新处方组合。结论:徐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以“祛痰”为基础,以“肺脾同治”为原则,分期论治,以化痰止咳类药物为核心,寒温并用、用药轻灵,辨证加入祛风、健脾、行气、补益、温化、润燥之药味,统计分析结果与专家临床辨证论治心得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起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汤剂,筛选其中的处方资料,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频数、关联、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处方125首,包含中药151味,主归肝、脾、心、肺经,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丹参、川芎、当归、黄芪等;使用较多的关联组合有:当归-川芎、川芎-丹参、川芎-黄芪、当归-丹参、黄芪-丹参。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补气、补血、化痰。本研究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总结李秀军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白血病以热毒、痰凝、血瘀、正虚互为因果,最终形成虚实错杂之证,不同疾病时期表现的虚实情况也不尽相同,治疗不外乎扶正祛邪,祛邪包括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则为益气养阴、补气养血。其将中医辨证论治与化疗相结合,针对化疗的用药时间、剂量及毒副作用,合理地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耿刚教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耿教授认为癌因性疲乏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要病机,痰、瘀、毒邪互结导致的“本虚标实”之候,故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大法,兼顾化痰、活血、解毒,重视症状控制,常以四君子汤及归脾汤为主方加减,重用蒙古黄芪和党参,提倡针药并用,关注日常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