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何永恒教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经验。何教授认为慢传输型便秘属于中医学“虚秘”范畴,主要是气阴不足所致,治疗采取益气养阴、行气运下为法,自拟经验方白术七物颗粒辨证加减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附典型案例1则,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陈瑞超教授运用增液八珍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经验。陈教授认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多属气阴两虚,气虚则传送无力,阴虚则濡润不足,日久发为便秘,即因虚致秘。临床诊疗中陈教授谨守病机,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宗“增水行舟”“塞因塞用”之要旨,运用增液八珍汤滋阴增液、润肠通便、补益气血,临床中据证加减,每获良效。现附验案1 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介绍韩雪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枳术姜汤治疗小儿便秘经验。韩教授认为,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病机的关键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停,大便排出困难,与脾、胃关系密切,以虚秘常见。脾胃虚弱,营卫失和,气血阴阳亏虚,肠失温润推动而致秘结;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职而秘结。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枳术姜汤以益气健脾、调营卫、和阴阳、消积导滞,补虚泻实,标本兼顾,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顽固性便秘的经验。慢性顽固性便秘虚实夹杂,病情复杂,单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湿阻络瘀,在临床诊治本病时,主张以通为要、随证治之,并重视舌诊、详辨虚实,颐养后天、顾护正气。用药方面巧用蜣螂,逐瘀通降,临床效果显著。另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何永恒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何教授门诊诊治的FC患者病案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对使用药物进行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医案174则,患者174 例。辨证分型频次以气滞秘、热积秘、阴虚秘为主;共涉及中药82味,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者依次为白术、火麻仁、枳壳;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多归脾、胃、大肠经;药物功效频次排名前5位者为补虚、理气、清热、泻下、利水渗湿。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白术、白芍、火麻仁、苦杏仁、枳壳、厚朴、决明子”为核心药物的组方。聚类分析发现5组药物核心组合。结论:何教授治疗FC强调行气导滞、清热利湿为核心治则,确定了“白术、白芍、火麻仁、苦杏仁、枳壳、厚朴、决明子”的核心组方,为临床治疗FC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的经验。刘教授灵活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中的湿热证,如运用青蒿配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运用青蒿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运用青蒿加黄芩治疗便秘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刮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实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功能性便秘(实秘)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治法治疗,均隔日1次,疗程为4周。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次症(腹胀、厌食、口臭、口干、烦躁不安、手足心热、尿黄)进行评分,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对照组次症中“口干”评分外,其余症状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主症、次症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本推拿手法加刮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实秘)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狂证与热秘关系密切,火热之邪侵袭为狂证与热秘的共同病因,故均以清热泻火为主要治法。从热秘的认识方面入手,阐明了热秘是狂证发生的重要原因,狂证会加重热秘程度。并从肠-脑轴角度和通腑醒神方面探讨狂证与热秘的作用和治疗机制,为完善狂证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芪蓉排毒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9例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芪蓉排毒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增液通胶囊治疗。观察2组粪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时间延长等临床症状评分以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蓉排毒汤可明显改善老年人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的多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朱莹教授运用补、润、通三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朱教授认为,老年性便秘多因气血阴阳亏虚,肠道传导无力、失于濡养所致,治疗时应以虚为本,以燥为标。其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常以补中益气汤、润肠丸、增液汤、济川煎等为主方补益气血阴阳,合用麻子仁丸、五仁丸或其他质润多脂之品润肠通便,标本兼顾;虚实夹杂者,可根据兼夹气血、寒热、湿食之不同,伍以理气活血、散寒清热、化湿消食之方药,补虚泻实,辅以通法,三法并进,并重视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的疾病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指导,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薛莎教授采用“塞因塞用”之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经验。薛教授认为,老年人因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减退而易发功能性便秘,其中气阴两虚是其发病的关键,因此主张以“塞因塞用”之益气养阴法治疗。临证治疗中,薛教授通过合参药理,巧用经方,固本为基,兼以通导,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贾小强教授运用内调外导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贾教授认为老年性便秘与脏腑功能虚损密切相关,且主要责之脾、肾二脏,其基本病机为肾虚不足,中阳虚陷,并常因病久而致机体气滞血瘀,造成本虚标实之象。治疗上遵循补肾滋阴、活血祛瘀的法则,应用自拟经验方畅舟通便方辨证施治,并联合以升清降浊理论及导引、服气法为依据自创的西贝助便操对便秘症状进行内外同调,临床上获益者颇多。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陆金根教授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的经验。归纳了历代文献对血瘀便秘病因病机论述,阐述了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的理论基础。陆教授认为在治疗习惯性便秘运用各种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从瘀血入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药,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痹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肠痹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腹胀程度、肛门下坠感及粪便性状)、生活质量(PAC-QOL)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PALC-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肠痹汤可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介绍胡陵静教授运用治血四法论治膀胱癌血尿的经验。胡教授认为膀胱癌血尿主要病机可概括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不摄血、血溢脉外,湿、热、瘀、虚是其病理因素,临证借鉴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中治血四法的学术思想,临床主张辨因止血,急则治其标;消瘀止血,血止不留瘀;宁血调气,从脏腑论治;培补脾肾,邪祛后扶正。临床创制经验方滋阴止血汤,随证加减,屡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总结邓中甲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便秘的经验。邓教授认为,“提壶揭盖法”治疗便秘的原理可从“肺和大肠相表里”及“三焦”理论两方面来阐释。“提壶揭盖”法治疗便秘针对的病机主要有二:一是上焦肺气闭塞,气机不畅,则肠腑不通,大便秘结;二是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津液无法到达肠道,大肠失去濡养,水津不足而便秘。  相似文献   

18.
介绍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大泻肝汤治疗便秘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便秘主要是因气机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应调和肝脾,舒畅气血,临床化裁使用敦煌大泻肝汤,其效甚验,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总结王柏枝教授辨证论治泌尿系感染的经验。根据病机和发病特点,王教授将本病分为急性感染期和慢性迁延期。急性感染期临床症状明显,不单是湿热,还兼有湿毒,王教授重用清热解毒之药直达要害,迅速缓解症状。慢性迁延期病程缠绵难愈,当责之患者体虚,正不胜邪,临证有脾虚湿热、肾虚湿热、脾肾阳虚湿热、肾阴虚湿热及气淋虚证的不同,此时治疗重点以补肾、健脾、疏肝为主,兼清热利湿,扶正以祛邪,遣方用药上注重温补和清利结合、温肾与滋阴结合、先天与后天结合,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气阴两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予芪术增液汤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排便评分(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中医证候(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口干少津、头晕耳鸣)积分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32/35),对照组为71.43%(2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各项指标评分、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50%(4/32),对照组为36.00%(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