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 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流速值(Vs)、平均流速值(Vm)及搏动指数(PI)],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全血高切黏度、FIB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FMA评分、Vs、V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川芎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的方法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再将其分为衰老模型组及川芎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药物干预50 d后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单胺氧化酶(MA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脑组织中SOD、GSH-Px含量降低,MDA、MAO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川芎低、中、高剂量组SOD、GSH-Px含量增加,MDA、MAO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可增加脑组织中SOD、GSH-Px含量,降低MDA、MAO含量,具有良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通窍健步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V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通窍健步汤组,每组各12只。采用改良2-VO法制备VD模型,治疗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及血清SOD、MDA水平,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尼莫地平组、通窍健步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窍健步汤能改善VD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雌激素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症状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PM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雌激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予以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Kupperman评分、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4 %(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 %(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Kupperman评分、性激素及氧化应激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雌激素片对PMS患者有较好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窍化痰活血方治疗早期迟发型放射性脑损伤(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迟发型放射性脑损伤(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化痰活血方治疗。结果: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损伤分级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通窍化痰活血方治疗早期迟发型放射性脑损伤(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刮痧治疗颈性眩晕(CV)瘀阻脉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CV瘀阻脉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刮痧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血液动力学指标[基底动脉血流速度(Vm)、基底动脉脉动指数(PI)]、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眩晕症状评分、Vm、PI、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V瘀阻脉络证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刮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单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疗法联合半天定眩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患者7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籽疗法联合半天定眩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相关症状(耳鸣、眩晕、呕吐及眼球震颤)持续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35/38),高于对照组的68.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Vm、PI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耳鸣、眩晕、呕吐以及眼球震颤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疗法联合半天定眩汤可有效促进眩晕患者症状改善,并对血流变学异常等进行有效调节,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胞饮合桃红四物汤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40 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胞饮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2组月经量评分和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PI和RI均降低,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饱饮合桃红四物汤可改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桑菊饮加减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桑菊饮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菊饮加减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朱氏头皮针长留针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朱氏头皮针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连续干预2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记录患者的简式 Fugl-Meryer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各个时间节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FMA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头皮针长留针法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寿胎丸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性激素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及妊娠结局。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3%(41/46),对照组为69.57%(32/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流血色质、下腹部疼痛或坠胀、腰膝酸软等中医证候积分,RI、PI、β-hCG、P、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率治疗组为95.65%(44/46),对照组为80.43%(37/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效果确切,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和性激素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痹颗粒治疗气血亏虚、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 例气血亏虚、痰瘀互结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痹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学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0.00%(1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ESR、CRP、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痹颗粒可改善气血亏虚、痰瘀互结型RA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并能调节氧化应激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内分泌及抗氧化的作用。方法:选取PCOS不孕患者9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30 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维生素D辅助干预治疗,中药组仅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西药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将3个月经周期定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性激素[包括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和25-羟维生素D(25OHD)、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及中药组均可有效提高E22及25OHD水平,降低T及MDA水平,对FSH、LH有调节性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妊娠率,且在调节内分泌方面中西医结合组较中药组、西药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维生素D辅助治疗PCOS不孕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内分泌代谢及氧化应激状态,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疗效及对子宫恢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产后胎盘残留患者186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 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生化汤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胎盘残留面积、子宫内膜厚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阴道流血时间、子宫体积、盆腔感染情况以及机体应激反应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TA)、活性氧簇(ROS)]。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7%(90/93),高于对照组的89.25%(83/9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胎盘残留面积、子宫内膜厚度、β-hCG水平、子宫体积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盆腔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SOD、CTA高于对照组,RO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味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缩小残留胎盘面积、促进子宫恢复及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明目汤对脾肾两虚型大鼠眼视网膜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NO(一氧化氮)及ET(内皮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21~32个月龄)随机分为3组:蒸馏水组、对照组(石斛夜光丸)、治疗组(益气养阴明目汤),每组20只制备成脾肾两虚型模型,灌胃治疗30d。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CAT、MDA、NO表达水平及眼眶血中ET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SOD、CAT含量明显高于蒸馏水组,MDA含量明显低于蒸馏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O含量明显高于蒸馏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与蒸馏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ET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明目汤可提高脾肾两虚型大鼠眼视网膜组织中SOD、CAT及NO的含量,降低MDA含量,可调节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物质,从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8%,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恢复脑部供血,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血聪耳方联合西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 例(14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 例。对照组予抗感染及抗过敏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聪耳方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耳鸣、耳痛、耳闭、听力下降、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积分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2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1%(67/70),对照组为85.71%(60/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耳鸣、耳痛、耳闭、听力下降、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积分、炎性因子(CRP、PCT、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聪耳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配合通窍健步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健步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配合通窍健步汤治疗CSDH,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2组均治疗30d。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补肾活血汤防治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169 例行PLIF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根据服用补肾活血方的情况分为治疗组(86 例)和对照组(8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方,分析.2组DVT风险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表达情况及DVT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组患者D-D、FIB、PLT表达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仅PLT术后第14天较术前下降(P<0.05),其中术后第7、14天治疗组的D-D、FIB、PLT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治疗组为4.7%(4/86),对照组为13.3%(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调控D-D、FIB及PLT的表达水平而达到减少PLIF术后DVT出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